一针见血—毛选是一座富矿,足够你挖掘深入

长江有大中 2024-04-18 08:09:36

读毛选吧,毛选是一座富矿,足够你挖掘了。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此话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了中国革命最关键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出自1925年12月教员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文简称《分析》),是《毛泽东选集》的首篇文章。

在毛选注释中,也讲明了这篇文章“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

教员在文中以鲜明的阶级立场,细致的走访调查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详细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前途和性质等问题,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迷茫的革命者指明了行动方向。

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将《分析》一文吃透,掌握教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底层逻辑,不说改变命运,起码能让生活有方向,有了规划人自然就会从容许多,不会如此慌张。

知道很多道理,并不代表就能过好这一生,但不知道一些基本的道理,的确会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糟。

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分析》是经过多次删改提炼过后的作品。

1951年8月,中央编辑的《毛泽东选集》要收入这篇文章,教员逐字推敲,再三斟酌,对《分析》中一些用词做了适当修改,比如将“流动资金”改为“资金”,将“主力”改为“领导力量”,此外,教员还调整了段落,以及语序,使文章阅读起来更加顺畅。

1952年7月,中央第二次印刷《毛泽东选集》,教员精益求精又对《分析》进行了修改。

教员对《分析》一文很重视,“作了多次精心的修改和补充,印过几次修改稿”,这篇文章对于教员的确很重要,算是毛泽东思想的启蒙文章。

在我党内部,教员不是最早开始研究农民问题的,最早的是彭湃,但教员却是研究农民问题最深刻的那个人,而这篇文章就是教员研究农民问题的总结性文章。(彭湃烈士牺牲很早,他的精神却一直传承了下来,他的儿子彭士禄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四位总设计师之一,另三位分别为赵仁恺、黄纬禄、黄旭华,他们都是“中国核潜艇之父”。父亲为国家为民族为党捐躯,儿子也将一生奉献给国防事业,满门功勋,让人钦佩。)

要想吃透《分析》的内核,还得先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开始挖掘。

上个世纪初,中华有志儿女们通过各种渠道,从全世界寻找可以兴盛国家解救民族的方法和道路。

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政治团体,大家的目标大同小异,都是为了改造中国,兴盛中国,但在达成目标的方法上却有很大分歧。

其中,当属孙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做的最好,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也有长期的奋斗目标,通过辛亥革命,国民党在中国建立了很强大的威信,有比较强的号召力,后来还在广东建立了根据地,取得了较大成果。

可在民国建立的那几年里,几经波折的孙先生感到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得做出改变,招揽更多人才,多壮大充实革命的力量。此时,苏联方面与孙先生取得联系,两方达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后来苏联还专门以孙先生的名字,成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招收中国学生,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

1922年8月底,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召开西湖会议,专门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此时的教员还是一个中层干部,还没当上中央领导。但他已经开始思考中国革命前途的问题。

最早一批接触共产主义的党员,基本都是按照俄国的模式来指导中国革命。俄国革命主要是通过工人运动而实现的,而张国焘等当时的主要领导人,也就将工人运动视作工作的核心。

直到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共才通过残酷的实践明白了,仅靠工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革命胜利的。

1923年2月,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高举反帝反封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使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达到了顶点。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二七大罢工开始前,张国焘以及党内的主要领导们都对此充满了希望,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胜利在望。结果二七罢工的势头,被军阀打压下去了,死了很多人。

到了这时,中共内部才开始真正将工作重心调整到寻找革命力量上。

1923年前后,中国的反动势力太大了,革命力量太过薄弱。

正如教员在1923年4月10日发表在《新时代》上的文章《外力、军阀与革命》中写的那样,外力和军阀勾结为恶,共产党和一些“非革命的民主派”都将同“革命的民主派”国民党合作,以“成功一个大的民主派”。

与《分析》一脉相承的是《外力、军阀与革命》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中国的统一到底能实现吗?除开张绍会等一般盲人谁都晓得在最近时期内是不能的。”

当时,年轻的教员将国内势力化为三派:第一类是革命的民主派,这一派中当属国民党的力量最强大,而新兴的共产党也在快速成长;第二类是非革命的民主派,比如黄炎培等知识分子还有以前的进步党都是这一派;第三类是反革命派,这一派的力量最为强大,主要是直奉皖等军阀势力。

文章分别论述了革命派的力量是如何的弱,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用同样的方法,教员也论述了反革命是如何的强大。

最后教员得出结论,国共合作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必经之路,缺乏力量的共产党,应当与更为强大的国民党团结合作。

这反应出了教员的思维是很灵活的,与张国焘等人不同,遇到困难后,教员更愿意从实际出发寻找符合实际的破局点,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同时,大家请注意,教员在与人沟通和写论述性文章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先说结论,再用有理有据的分析进一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这里插个眼,后面我会就这一问题做详细论述,这是一个超级厉害的思维工具)

言归正传,这一阶段的中共很弱小,在国内寻找可依靠的革命同盟,当向工人寻找力量受挫后,教员等人将目光锁定在了国民党身上。

教员不是从主观经验出发得出工人力量不足这一结果的,教员是一个实干家,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曾踏实干了几年工人运动工作。1921年冬,安源路矿一些工人写信给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请求派一个能力足够的人来指导帮助,书记部就将教员派去了。有一副著名的油画,就叫《毛主席去安源》。

教员接到任务后,曾多次去安源指导工人运动相关工作,1921年底,教员第二次去安源时,派李立三到安源开辟工作,随后又将刘少奇、蒋先云、黄静源、毛泽民等一批骨干派到安源工作。(刘少奇就是在这里与教员产生了交集,互相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安源可以说是教员成长道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练级点。

在这里,经过两年工人运动的锻炼,教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斗争中,教员学会了如何依靠组织和群众,掌握了培养骨干的基本方法,领袖魅力初现端倪。

并且由于工作需要,他还学会了如何利用矛盾,争取舆论同情,宣传能力进步明显。

实践出真知,越是艰苦的环境,越锻炼人。先实践,等积累了一定经验,总结出了经验教训,再回归实践,然后循环往复,定能取得一定成就。

教员在湖南工作期间,展露出极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从而得到了陈独秀的赏识。

1923年1月,陈独秀决定将教员调到上海中央工作,让其参加中共三大。工作的调动,让教员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这也为《分析》的问世,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教员正好30岁。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