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开店只活2个月,零食加盟一时爽,钱包掉进火葬场

诗翠的手记 2024-09-28 13:14:45

我们不生产零食,我们只是零食的搬运工。靠着这种经营逻辑,不少人跟风进场。有人说,这些开店的老板赚的盆满钵满,每月净利润大几万;也有人说,加盟者都是大韭菜,几十万投资纯属打水飘。这些休闲零食集合店的崛起,究竟是新产业的蓬勃,还是加盟商搞出的圈钱新花样?

从2021年开始,这种集合店就成为了万众瞩目般的存在。消费者说它便宜,年轻人说它潮流;就连资本大佬们都纷纷慷慨解囊,动辄豪掷几个亿,只愿为它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其中譬如赵一鸣、零食很忙这样的头部品牌,在2023年更是拿钱拿到手软。线下门店天天排队,消费者们争着给它送业绩;投资者们更是闻风而动,一年送上了14个亿。

眼瞅着这么热闹,自然有人耐不住性子想要进场加盟。以赵一鸣为例,仅2023年一年就开放了陕西、甘肃、新疆等7个省份的加盟区,每个月的新开店数量就超过200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门店数量就实现翻番,这种扩张速度,就连蜜雪冰城、华莱士这样的招商王者都得甘拜下风。

如此说来,零食集合店确实是黄金赛道,从投资者、加盟者,再到无数的消费者,实属合作三赢。但是对于各位跟风进场的开店老板来说没,这笔钱真的是躺着就赚了吗?

可能有人会说,零食集合店的门槛很低。毕竟它就是一个大号的小卖部,又不像餐饮奶茶店一样需要设备投资。但是一笔笔账算下来,大家就会惊讶的发现,普通人还真是干不了这一行。

先不谈品牌割韭菜的费用,这种店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定要开在人多的地方。啥地方人多?商圈,学校和高密度住宅区,这里的共同点就是房租特别贵。即便是不到一百平的面积,月租金也要轻松上万。

这样看来,光是前期的房租和装修,动辄10万以上。再加上人工和水电,每天一开门,就得有几百块钱打水飘。而且熟悉快消行业的小伙伴都知道,零食是一个需要“存货”的行业,前期进货和铺货的费用,更是数以万计。

更夸张的是,在电商蓬勃发展的现在,零食和饮料类的利润尤为透明,想要赚取高差价基本没戏。因此零食集合店的毛利润,不会超过30%。即便是每天小店里都人满为患,看着乌泱泱的都是顾客,实际能赚到手的钱并不太多。

恐怕已经有敏感的消费者发现了问题,围绕着商圈开起来的零食集合店并不少,一条街上三四家都是常事。说起来,这些店铺都装修精美,客流量大。但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大多数门口都贴上了转让的告示。生的辉煌,死的沉默,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常态。

花四五十万强势入场,最终却都为他人做嫁衣。如今的零食集合店,就像是一片灿烂的烟花,远看很美,近看全是危机。既如此说,为何那些资本还要不断注资,势必要帮零食店走上品牌化扩张的道路呢?

因为屏幕前的你们,都是中国零食行业的中坚力量。如今咱们国家,每年休闲食品销售额都能达到8000亿以上。此外每年更是以10%以上的增长率迅速扩张。当消费者都在用真金白银支持零食行业的发展时,自然有人想要出手,在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

而且作为中流砥柱的年轻消费者们,他们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方便、快捷、

时尚。正因如此,这些品种多样,一站式购物的零食集合店们,才有了发展的机会。

而且这些品牌也确实深谙经营之道,仅凭1个小细节,就能把消费者拿捏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什么品牌的零食店,他们都像是一个陈列师带出来的徒弟,商品的摆放方式全都如出一辙。

进门第一个货架,必然是瓶装饮料,而且价格更是诱人。两块钱的矿泉水它卖一块八,三块钱的可口可乐他卖两块六;就连盒装牛奶,都能比外面的超市便宜两毛。由于这些商品的价格太过于透明,因此消费者们一进店,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家店的价格低,性价比高。很快就敢甩开膀子,大大咧咧的购物一番。

但是到了结账的时候就会发现,明明都是单价几块钱的商品,加起来却有大几十甚至上百。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手段,就能拿捏住大家的钱包。

加盟者欲哭无泪,消费者冲动买单。如今的零食集合店们已经开启了萝卜两头砍的收割计划。作为年销量8000多亿的零食消费大国,大家花出去的真金白银,到底都落在了谁的手里?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一个卖零食的二道贩子,居然做出了估值15亿的黄金招牌。不仅在全国开了7500家门店,吸引了6亿中国人进店消费,更是实现了年营收超过200亿。

最牛的是,当他干到了行业第一之后,居然能一口气吃掉“老二”,完成了零食行业的资源整合。这些光环,都是围绕着同一个名字展开,他就是零食集合店中的龙头老大--赵一鸣。

近两年,“平替”一词成为了大家的消费热词,就连零食行业都难以幸免。当众多品牌都在靠着低价竞争市场时,一家零食集合店悄然出现。和以往的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不一样,这家店从来不搞什么“独家”。但凡是好吃的品类,都会被他摆在货架上,而且价格更低,单品包装更小。

至于品牌的创始人赵定,绝对是创业圈里最冷静的选手之一。他在创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几条铁律。首先,就是所有的直营店必须实现月销售额40万以上,他们才会开放加盟的通道。

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众多加盟商蜂拥而至。毕竟人家用自己的财力物力给你当了垫脚石,用数据证明了这一行有利可图。大家只需要埋头跟随就好,完全不用担心被当成“小白鼠”。

就是一定要创新。说实话,这一条对于零售行业来说,几乎是很难做到。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商品的生产者,仅靠选品和陈列就要推陈出新,着实有点难为自己。不过他和团队还是做到了这一点,甚至成为了所有同行的学习目标。

光是一个小小的标签,他们就打样了十几次。不仅要显眼,吸睛,更不能抢了商品本身的风头。还有门店里的背景音乐,得吸引人,还不能让消费者听烦。靠着细节出圈的赵一鸣,也顺利的成为了圈内最拿得出手的零食老板,没有之一。

2023年的上半年,赵一鸣零食实现了28亿营收,净利润更是达到了7600万以上。而这6个月的数据,,就已经是把2022年全年的成绩实现了翻倍,更是让投资者们刮目相看。在获得了1.5亿A轮投资之后,赵一鸣更是坐上了特快列车,每个月新开店数量都能突破100家,几乎在零食行业内一骑绝尘。

不过,在疯狂扩张的背后,赵一鸣的发展模式也让不少同行感到“揪心”。先是它宣布和零食很忙品牌合二为一,至此彻底拿到了行业内的话语权。再者就是他一贯坚持的低价策略。毕竟赵定曾经公开表示,自己的目标就要做零食行业的拼多多。

这句话,足以让消费者们欢呼雀跃,用更低的价格买更多的商品,谁听了不开心?但是在各大友商的眼里,这句话就是另一层含义了。为了保持低价,他们会不断压榨小品牌和经销商的利润,甚至将这些油水补贴到知名大牌的身上。

举个现实的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薯片中的龙头老大是乐事。人家不但背靠大厂,而且多年来给各地的商超供货,价格稳定。赵一鸣想要低价拿货,几乎不太现实。为了保持低价的品牌“人设”,店铺甚至有可能亏本销售。四块钱进到货,3块8就敢卖。

至于这两毛钱的差价,自然要找其他的冤大头来买单。譬如像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或者是新品牌,为了打开销量,就需要在赵一鸣的店铺中谋求一席之地。但是他们又没有话语权,于是只能将供货价一降再降,用来补贴其他大牌的售价。

这件事也会引发进一步连锁反应,这些亏本的小品牌要么赔本赚吆喝;要么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不管走哪条路,最终都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至于加盟商们,也要为所谓的“低价”人设付出代价。从2022年开始,各地的加盟店屡次爆出售卖过期、不合格食品的丑闻。甚至有多家店铺被查封,关停。在一味追求价格战的前提下,经销商和加盟商都会成为炮灰,用自己的利润去塑造赵一鸣三个字的金字招牌。

如今的零食集合店,已经成为了最火热的竞争赛道。从资本到品牌,都在不断圈地,争抢市场。但是这背后的水着实太深,想要加盟的普通人还是要冷静冷静再冷静。挣钱不易,创业更难,在资本博弈的浑水中,大家还是静观其变的好。大家同意小编的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1 阅读:1559
评论列表
  • 2024-10-03 09:05

    说的有道理,值得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