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26首诗僧禅意古诗词,豁达了然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09-01 09:27:47

【0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 唐·神秀《偈一》

人的身体就像一棵菩提树,人的心灵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要时时刻刻不断地擦拭这面镜子,不要让它沾上灰尘。

形象地将人体比作修行的圣树,心灵喻为能映照万物而又需常保清净的明镜。在那个禅宗思想盛行的时代,诗人提醒我们,修行在于日常的精进不懈,正如“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强调了持续自省与净化心灵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醒,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迷惑。是一种通过内在修养达到精神纯净的追求,在于将抽象的修心过程具体化为可感知的动作,既贴近生活,又富含哲理。

【02】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唐·布袋和尚《插秧偈》

诗人以农夫插秧这一朴素画面,出修行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当低头插秧瞬间所见的水中倒映的天空,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心地清净之镜。暗示着人们在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时,也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又或许是在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局限。在“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中,布袋和尚巧妙地借退步插秧的动作,寓言人生进退之道,只有当内心平静,才能领悟到真正的道理,要学会退让和妥协,以退为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此诗背后,折射出唐朝社会对内在修为与超脱世俗价值的追求,鼓励人们在纷扰世界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

【03】

无眠动归心,寒灯坐将灭。

长恐浮云生,夺我西窗月。

—— 宋·释简长《夜感》

因无法入眠而心生归家之念,只能在寒夜中独坐,看着灯火渐渐熄灭。它担心浮云会升起,遮住西窗外的明月。

一幅夜深人静时心灵独白的画卷。诗人在孤灯下,面对漫漫长夜,心中涌动的是对归宿的渴望与对未来的不安。说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浮云蔽月喻指外界干扰对内心清明的威胁,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纯净的守护与对世俗纷扰的忧虑,及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其实浮云本就是虚幻之物,在于“心外无物”,又怎会遮住真实存在的月亮呢?这正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被一些琐事所困扰,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若能放下执念,回归本心,或许就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04】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宋·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其》

春天有百花盛开,秋天有明月高悬,夏天有凉风徐徐,冬天有雪花飘落。如果没有烦心的事情挂在心头,那么这就是人间最美好的时光。

四季轮回,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诗人借四时之美,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哲学。如果我们没有琐碎烦恼缠绕心间,每一刻都能成为生命中的“好时节”。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困扰,很难做到心无挂碍。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放下,学会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教会我们在繁忙俗世中找寻内心的平和,以一种恬淡寡欲的态度,感受生活的每一份赠予。这种感悟,既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对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寻求心灵寄托的反映,读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体会那份“人间好时节”。

【05】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唐·惠能《菩提偈》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神秀认为,人需要通过不断地修行来保持内心的清净,而惠能则认为,人的本心本来就是清净的,不需要刻意去修行。在那个佛教禅宗思想盛行的年代,大师提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直接挑战传统形式,强调修心的本质在于空性与自然。世间万物皆为空幻,既然原本无物,何来尘埃可沾?诗人用最直接的语言,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智慧,即心无挂碍,便能超脱一切烦恼。这样的观点,不仅颠覆了当时许多人的修行观念,也启示后人,真正的清净不在于外在形式,而是内心的觉悟与释放。

【06】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 唐.德诚《船子和尚偈》

这首诗的意境真的很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夜晚,江水如镜,渔舟飘荡。

一幅渔舟唱晚的宁静画面,诗意中透露出禅机。在静谧的夜晚,渔人垂钓,水面微波荡漾,却未得鱼儿上钩,最终唯有满船月光相伴而归。这不仅是对渔人生活的写照,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的“空载月明归”,寓意深远,暗示着在人生的航行中,即使物质收获无多,但拥有一颗清澈如水、明亮如月的心灵,便是最大的富有。它引导我们思考,真正的人生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获得,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平静。

【07】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 宋·释本如《呈法智大师》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每一个念头都能通达故乡。本来现成的事情,何必再去思考。

该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归乡之悟。在那个禅宗思想兴盛的时代,诗人以“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勾勒出悟道者的心境,意指心灵的觉醒无处不在,每一步都可通往精神的家园。此诗强调,真理与自我本性原是当下呈现,无需刻意追寻或思索,反映了宋代禅宗追求直观体验、反对繁琐思辨的思想特点。诗中的情感,既有豁然开朗的喜悦,也有对世人常陷思维迷雾而不自知的深切关怀,读来让人感到一股温暖而直接的力量,鼓励着每个人去发现内心深处那份不假外求的宁静与自在。

【08】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著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 宋.释守端《蝇子透窗偈》

苍蝇为了寻找光明,不断地在纸上钻来钻去,却不知道有多少困难在等着它。直到它突然撞到了来时的路,才发现自己一直被眼睛所欺骗。

通过一只苍蝇试图穿透纸窗的比喻,巧妙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诗人身处一个重视内心探索与自我超越的社会环境,用“为爱寻光纸上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追求真理时的执着与迷茫,那无数次尝试却不得其门的“不能透处几多般”,正是修行者共有的经历。然而,“忽然撞著来时路”,瞬间的领悟让诗人意识到,长久以来被表面现象蒙蔽,未能直接洞察生命的本质。这种顿悟,既是个体的觉醒,也是对读者的警醒,提醒我们放下执着,回归初心,方能识破生活表象,见到真实的世界。

【09】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

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 宋·觉海法因庵主《偈》

岩石上的桃花盛开了,可这花是从哪里来的呢?当你(或者说修行者)用智慧之眼“一见”桃花便开悟了,回头在三个平台上跳舞,也可以解释为回头就去讲经弘法了。

以岩上桃花为引,开启了一场关于存在与觉知的探讨。桃花盛开,看似寻常,却引出“花从何处来”的哲学追问,暗示着对生命起源与本质的好奇。诗中“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描绘了在心灵触动的一刹那,仿佛所有的疑惑与追寻都得到了解答,心灵得到了释放与升华。“三台”在此或象征着精神世界的高境界,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对美的赞叹,更是对内在悟性的赞美。整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笔触,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中小小奇迹的感悟,以及对内在世界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充满了对生命奥秘的敬畏与惊喜。

【10】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唐·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摆脱尘劳事非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于尘世纷扰中透出超脱的智慧。当时社会,禅宗兴起,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诗人以“尘劳迥脱事非常”直指超凡入圣非同寻常,需要勇猛精进。"紧把绳头做一场",比喻牢牢把握修行的契机,全力以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则以梅花傲霜绽放之美,喻示真正的成就需经受严酷考验,道出了修行路上坚持与磨砺的真谛。诗中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同时传递出历经苦难后终将迎来美好收获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激励。

【11】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五十一》

我的心如同秋天的月亮,碧绿的潭水清澈皎洁。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教我如何开口言说。

该诗句清新脱俗,如同其名。在唐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寒山此诗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风尚。"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以秋夜明月映照下的清澈潭水比喻心灵的纯净与高远,意境空灵。"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境界难以用具体事物比拟,言语在此显得苍白无力,蕴含着深深的哲理与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诗中洋溢着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无限向往和对超脱物欲的淡泊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12】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 唐·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人到年老时心情闲适,没有其他事情要做,即使坐在简陋的麻衣草座上也能感到舒适自在。人们相逢时都说辞官归隐好,可是在山林下何曾见到一个真正辞官归隐的人呢?

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林下的生活态度。在当时官场风气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以"年老心闲无外事"表达晚年生活的悠然自得,"麻衣草座亦容身"则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这两句颇为玩味,道出了社会上许多人虽口头上羡慕隐逸生活,实际上真正付诸行动者寥寥无几的现实,诗中不仅有对隐居生活的赞许,也含蓄对当时官场的虚伪和腐败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也批判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言行不一现象,流露出诗人对真诚与实践的重视,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13】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八十一》

碧绿的山涧中泉水清澈,寒冷的山上月光皎洁。默默领悟就能使心神自然明朗,观察虚空的境界内心更加寂静。

以自然之景抒发心性之悟。当时,禅宗风靡盛,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凉的山间夜景,泉水与月光,一动一静,互映成趣。"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言内心之静,于寂静中自省,明悟真我,反映禅宗注重内在觉察与自然合一的修行观念。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既宁静致远,又富含哲理,展现了寒山诗作的特有风格,让人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静谧中感受到超脱与领悟。

【14】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 唐·本寂《焰里寒冰结》

火焰里结出了寒冰,杨花在九月里飞舞。泥牛在水面上吼叫,木马在风中嘶鸣。

以奇绝的意象,展现了超乎常理的禅宗哲思。在唐代,禅宗诗人常以悖论表现真理,诗中“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即如此,火中寒冰、月季花飞,挑战常识,寓言矛盾中见真谛。"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继续以不可能之事,象征精神淡泊俗世束缚,追求自由。全诗看似荒诞,实则深邃,借由悖论引领读者跳出常规思维,体验禅宗的超越与自由,别具一格。

【15】

月落庵前梦未回,松间无限鸟声催。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

—— 宋·饶节《晚起》

则以日常生活入诗,展现了一种闲适的自然之趣。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雅致生活,诗中“月落庵前梦未回,松间无限鸟声催”描绘了一幅月落鸡鸣鸟叫、晨起的乡村早晨景象,自然与人的生活节奏和谐一体。"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借春花自开蝶舞,传达即使无人欣赏,春色自美不减,万物皆有其时,各安其位,自然之美无需人定赏,自有其韵。诗中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16】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 近代·弘一《咏菊》

一枝菊花高高地挺立着,标志着晚秋的节气。为什么会有殷红的颜色呢?大概是因为它要为了道义而流血吧。

以孤傲挺立的菊花为喻,反映了身处变革时代,仍坚守节操的高尚情操。"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言菊花独立秋末,其姿容高洁,象征着持守晚节、不随波逐流的坚韧。"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以菊之红比作殉道者的热血,暗含了为理想不惜牺牲的悲壮情怀。此诗寓言深远,既是对个人品格的赞颂,也是对那个动荡时代中坚守信念之士的深刻写照。

【17】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

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 五代·居遁《偈颂并序 其四十三》

吃的是素食,穿的是草衣,心却像明月一样纯净,一生没有杂念,也没有尽头。如果有人问我住在哪里,那绿水青山就是我的家。

则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心境。以简约生活方式和心灵如满月般明净,表达了淡泊名利、心无挂碍的生活哲学。"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借自然之美寓指归隐之地,传达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天地为家的豁达与自在。此诗透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人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安宁,不被外界的物质所诱惑,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人生境界。

【18】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宋·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一切有为法,都如梦幻泡影一般,如露水亦如闪电,应该这样去看待。

引自《金刚经》核心教义,揭示了佛教关于世界本质的见解。指出世间万物皆属缘起性空,如同梦境、泡沫、幻影,瞬息即逝。"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进一步以露珠易干、电光一闪而过来比喻,教导人们应以这样无常的观点去看待世间万象。此诗虽简短,却富含哲理,引导人们认识到世间无常,从而培养出不执著的心态,达到心灵的解脱与宁静。

【19】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

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

—— 宋·释保暹《书杭州西湖涉公堂》

孤舟、孤鹤和孤云,在湖上深居的人自然与众不同。高卧之地或许可以容下一榻,青山西岸姑且与人平分。

描绘了西湖畔的隐逸士之境,孤舟与孤云相伴,远离尘嚣,展现了宋时文人墨客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湖上深居自不群",反映了诗人选择隐逸生活,与世无争的决绝尘之心。"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简朴之居,与自然融为一体,透露出对自然之爱慕与超脱俗的追求。全诗意境幽远,透出一种淡泊名利、归真的生活哲学。

【20】

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欣骨节和。

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

—— 宋·释有规《临终诗》

读书时已经感觉到眉棱沉重,靠着枕头才觉得骨节舒畅。睡醒后不知道天是早是晚,西窗外的残阳已经没有多少了

通过读书与睡眠的日常,展现了文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读书累而眠,身心放松,体现文人对知识的追求与生活平衡。"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多",忘时的安逸态,映射出宋代文士对时间的淡然,以及对日常悠然自得的享受,也暗示着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诗中流露的是一种淡泊与宁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悠长与内心的宁静致远。

【21】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以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景致,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古木、短篷小船,杖藜杖,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的和谐,反映出宋代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旅途的热爱。杏花雨沾衣,杨柳风轻拂面,春意盎然,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旅途的惬意。他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干扰,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好。这种心境正是禅者所追求的“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烦恼所困扰,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也是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

【22】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唐·龙牙禅师《供花献佛》

早上看花开满树都是红色的,晚上看花落了树又变得空荡荡的。如果把花比作人间的事情,花和人间的事情是一样的。

晨观花开艳丽,暮赏花落枝空,借花开花落之自然规律,寓言人生繁华与落寞的无常。置于唐朝繁荣又渐趋衰落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以花喻世,指出无论是世间繁华还是个人荣辱,都如花期短暂,终归于寂。此诗以花与人间事的相似之处,道出了世事无常和万物皆空的佛家哲理。

【23】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 宋·济公《辞世颂》

我这六十年过得乱七八糟,从东墙打到西墙。如今我要收拾行李回家了,依旧是水连天碧的美好景色。

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回顾自己一生的洒脱不羁,生动描绘了他放浪形骸的生活状态,映射了宋代士人追求个性自由的社会风气。"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晚年心境归于宁静,象征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展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后仍能笑看人生的豁达境界。

【24】

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

—— 宋·释德聪《自题月轩》

轩前的辘轳转动着冰盘,轩里的诗人作诗时感到彻骨的寒冷。有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道却被明月看见了。

一幅以月光下宁静而清冷的月夜图,一个冷寂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轩前冰盘(即水井)转动,与室内彻骨的寒冷,不仅描绘了冬夜的清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清醒。"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反转了观察者的角色,从人们赏月的传统视角跳脱,提出月也在审视人间的哲思,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观察的独特角度,及对自然与人心相互映照的深刻理解。全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25】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 唐·乌窠《无题》

人来时没有踪迹,去时也没有踪影,来去之事相同。何必再问浮生之事,人生本来就像是一场梦。

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如梦,来去无常,不必过于执着。人们在盛世之下亦寻求心灵的寄托,诗中所表达的“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不仅是对人生如梦幻泡影的哲学沉思,也是对现实世界超脱的一种生活态度,强调人们要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26】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唐·无尽藏《嗅梅》

整日寻找春天,却始终找不到,即使踏破了芒鞋,走遍了山岭,也一无所获。然而,当他回到家中,偶然间嗅到梅花的香气时,才发现春天已经在枝头绽放了。

诗人以行者姿态,描绘了人们在红尘中不断探寻美好的身影,那“芒鞋踏破岭头云”的坚韧,恰是唐代士人于物欲横流中不改其志的象征。直至“归来偶把梅花嗅”,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如同智慧的灵光一闪,揭示了我们刻意去追求的东西,往往潜藏于最平凡之处,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春在枝头已十分”,意寓着美好与生机始终环绕,只需一颗宁静之心便能触及,这份顿悟,不仅映照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领悟,也让每个读到此处的人,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温暖而又清新的感动。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2 阅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