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矿给印度设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炉,并点火成功并投产了。项立刚看到这个新闻,当场发飙:帮助印度设计和供货世界新建最大高炉,这钱是不是也是中国贷款的,你们有什么战略观,有什么大局观吗?
其实不仅是五矿,在印度投资的重资产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建筑机械厂商三一重工在印度浦那本地化制造工厂投资超过7.5亿卢比,在印度市场的保有量已超过2.5万台。
宝钢投资4000万美元在印度设立全资工厂,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
白色家电巨头海尔在印度已建成两个工业园,如今已成为印度当地增速最快的全球家电品牌。
尽管业内对投资印度抵触声音强烈,但中国企业太能卷了,有业内人士大声疾呼:帮助印度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业能力,而且这个国家还是敌视中国的潜在全球大国,我们的企业是穷疯了吗?
不怪大家抵触投资印度,因为向印度输出工业能力,可能带来四个致命回旋镖:
其一是白送印度产业,反过来吞噬中国产业相关的供应链订单。
手机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印度制造iPhone的份额全部是从中国手里夺取的,因为全球仅有中国和印度在制造iPhone。2024年至今,苹果在中国销量掉了6.7%,而在印度的销量升到了6.7%,中国手机销量预计2.89亿部,印度手机销量预计1.35亿部。
其次是投资印度很容易收不到欠款。
因为工业基础设施这种,一般来说都是贷款的,比如印度启动孟买到新德里全长1500公里,预计总投资100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全球招标,就没有人来投标,因为要求中标企业先垫资免费帮印度建高铁,建设费用从印度今后几十年的高铁盈利中慢慢偿还。
按照印度的老传统,建在印度,就是印度的资产,你也拿不回。而印度有欠款不还的传统,相当于送人送钱送产业。
我们很多国内企业过去曾对印度的基建等相关产业支持也非常多,早在2008年,上海电气跑去印度,给印度建造了6台660mw的电站,价值13.1亿美金。去年6月,上海电气发布辟谣称“上海电气被印度诈骗88亿,反被索赔21亿”,相关报道严重歪曲事实。但中国企业投资印度基础工业、并且双方还发生经济纠纷也是事实。这背后就是印度欠款不还的血泪教训。
其三,投资印度若形成从众效应,会延缓我国中西部制造业发展进程
由于印度对中国投资的敌视,2021年后,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同上一个十年相比大为减少,立讯精密、比亚迪等企业纷纷取消了在当地投资建厂计划。截止到2023年末,中国企业对印度总投资才90亿美元。
但有时候怕的就是效仿从众效应,有企业过去了,形成示范效应, 那么大把企业跟风,为了赚钱跑过去,甚至为了争夺项目竞相压价,推动印度快速把整个产业链都加速发展起来,带动大量就业。
这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国内的就业形势很严峻,而且国家战略现在要引导技术、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投资印度,显然会挤压国内的就业市场,还与中西部制造业抢市场、抢资金、延缓中西部发展进程。
其四,帮助印度承接欧美制造业产能,反过来对付中国
有人说,一个圆筒型的炼铁用的高炉,中国能做,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更能做。这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产业链,不存在谁被谁卡脖子的问题。中国企业接了这活,只要核心技术在中国手里不外流,不仅能赚一笔钱,他印度还不是乖乖的任你拿捏?
但问题是,首先,不要太高估这些西方国家。一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去工业化,西方国家在许多工业产业方面已经无法凑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次,在过去,西方跨国公司在印度吃了很多亏,跟印度玩套路,除了东印度公司,基本上都没有玩过印度,你认为中国的国企有这个智慧去拿捏印度?
当前欧美日联合印度代替中国产业链,这不是我们臆想,而是他们各方广而告之、堂而皇之大肆宣扬的事实,但中国帮助建设印度基础设施,就恰恰帮助印度做大做强制造业这个事实,遂了他们的愿,帮助印度承接欧美制造业产能,反过来对付中国。
因此,化肥、火电、盾构机、最新技术的重装设备等,不是随便能出口建厂,要经过审批才行。以前的教训历历在目。印度当年从中国买回8台盾构机,为了拆解偷学核心技术,我国工程师前往售后组装时,却遭到印方拒绝,印度工程师拿起说明书“拜读”两个月也没能参悟运作原理。虽然印度造不出来,但是印度如今用来在藏南挖通了隧道!将印度向中国边境调兵能力提高许多倍。
现在欧美抱团制裁我们的高科技,我们却把自己的高科技,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拱手相送,确实值得思考啊,重工业、基础工业的核心能力这种高科技,都是吃饭的家伙,都是国之重器,怎么能轻易在印度帮忙布局呢。
中国五矿帮助印度设计和建设高炉,类似这种行为就是在转移工业能力,这种投资,长期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怎么看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我们是时候该清醒过来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这是卖国,麻蛋,妥妥的卖国贼。
资本家会卖出绞死自己的绳子[吃瓜]
扶持印度手机制造 小米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