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鹿亭石潭: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文化瑰宝

余慈姚江 2024-10-27 14:48:32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如明珠般闪耀,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去回味。最近,我便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来到了鹿亭石潭,开启了一场与这个古老山村的心灵对话。这是一次漫游,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溯源之旅,我如同一位虔诚的信徒,准备揭开石潭那神秘而富有魅力的面纱。

石潭,这个古老的名字,又被称作石坛,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南宋的《宝庆四明志》。从那时起,时光的车轮已经缓缓滚动了八百多年,每一道车辙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明代是石潭发展的一个高光时刻。那时,石潭有一位名叫龚辉的杰出人物,他字实卿,号笑斋。龚辉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科举的天空中闪耀,一举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官至工部左侍郎。他的成就如同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这个原本偏僻的山村,使得石潭声名远扬,被誉为“姚南望族”。从此,石潭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它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之地。

对于石潭,我其实并不陌生。年少时,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常常翻越峰岭古道,来这里走亲戚。那时候,石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每一条溪流都像是熟悉的伙伴,陪伴着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成年后的我,被生活的琐碎和忙碌所羁绊,来到石潭的次数越来越少。曾经清晰如昨的印象,也在时光的侵蚀下渐渐模糊起来,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岁月的风雨中逐渐褪色。但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情感,却如同老酒,越陈越香,促使我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踏上这片久违的土地,来一场故地重游。

从上庄转李家塔至李俞线,一路上,大自然就像是一位神奇的画家,用它那无形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群山连绵起伏,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那山峦的轮廓,有的雄伟壮观,像是巨人的脊梁;有的柔美秀丽,像是少女的身姿。山间的溪流则像是一条灵动的丝带,在群山之间蜿蜒穿梭,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演奏着一首永不停歇的乐章。这如画的美景,让我心中涌起一种故友重逢般的亲切之情。每一处风景都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向我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在行驶的途中,我下意识地向遥九岭望去。那遥九岭,就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远方,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清代中村诗人郑师远的同名诗《遥九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九垒遥望故为名,岭下山村号上菁。猿啸音兼家犬吠,鸟啼韵和野鸡鸣。云封叠巘孤亭隐,日照深林暗谷明。涧底潺潺泉咽石,激湍时送鼓琴声。”这首诗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遥九岭神秘的大门。诗中的每一句都生动地描绘出遥九岭的景致。那“云封叠巘孤亭隐”一句,所指的正是遥对面的九垒岭。九垒岭,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它“层峦九折、曲曲幽危”,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精巧的工艺打造而成。据记载,南齐时期,孔祐曾隐居于此。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发生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有一只鹿中箭受伤后,来到孔祐这里寻求庇护,孔祐心生怜悯,将鹿治愈后放归山林。为了纪念这段特殊的缘分,他还建了一座鹿亭。当地的古籍中也有记载:“四明之九垒岭上,有亭翼然,相传谓即《九题》之‘鹿亭’,盖胜景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宋建炎年间,殿前右一将军龚俊护卫高宗南渡后,选择辞官隐居在龚村(中村)。他与好友白明阳一同登上九垒岭,心中对孔祐的高士之风充满了仰慕之情,于是便取号“九垒山人”。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的山民为了追念龚俊,将他的号“九垒”命作了岭名。然而,岁月悠悠,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模糊不清,究竟哪种说法更为准确,如今已无从稽考,只留下这些传说,像风中的残烛,在历史的黑暗中摇曳生辉。当汽车驶离“侍郎故里”的牌子后,一幅别样的画面映入眼帘。在广阔的田野之间,一座黄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那便是石潭人奉祀先祖龚俊与白明阳的墅溪庙。这座庙宇承载着石潭人对祖先的敬仰和追思,它的每一块砖瓦、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绕过墅溪庙,我便正式进入了石潭村。眼前的景象宛如世外桃源一般,青山夹峙之下,清泉从山间潺潺流出,那清澈的泉水就像是大地的乳汁,滋养着这片土地。屋宇沿着溪流绵延分布,错落有致。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鸡鸣犬吠之声与潺潺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园交响曲,呈现出一派人居和谐的美好景象。

我将车泊好后,沿着墅溪北埠的小路缓缓前行,边走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清人龚瀛在《游四明石潭记》中写道:“缘潭而上,水声如鸣佩环,潭远近不知几里,皆亘石为底,广可四、五丈,故名‘石潭’。”此刻,眼前的景象与龚瀛所描述的如出一辙。溪中的石头大半呈露在水面之上,水流清浅见底,在石头的缝隙之间流淌,发出琮琤之声,那声音宛如玉佩相互撞击,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籁之音。放眼望去,深潭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翡翠,色呈幽绿,深邃而神秘,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浅滩则清澈澄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水中的小鱼悠缓地游动着,它们在水中觅食,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点点螺蛳吸附在石罅之中,它们像是守护这片水域的精灵,静静地趴在那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明末“浙东三黄”在游四明山返程时,下九垒岭经过石潭后前往上庄,这里“溪中多鱼螺,绝胜江湖”的墅溪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干年后,同属竹桥黄氏的赘翁先生黄正位,在烂漫春光的召唤下,慕名而来。他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写下了野趣横生的《步墅溪即景》诗:“见说春阳满墅溪,扶筇石潭庙东西。藤青绝壁悬松鼠,草绿荒坡睡竹鸡。绕岙烟横村树密,盈畴香泼菜花齐。呼童拂石长林下,坐听幽禽自在啼。”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石潭春日的美景,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心醉神迷。

经过村委大楼往西走去,透过那萧索的枫树枝条望去,一座灰褐的石潭板桥横架在溪流之上。这座板桥与两岸白墙黑瓦的民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独具匠心的水墨山居图。板桥原名同善桥,它是一座廊桥造型的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初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它,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见证了石潭的兴衰变迁,是石潭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桥南埠明清风格的建筑是龚氏宗祠“孝思堂”,那门头高挂着一块白底金字的匾额,匾额两旁写着“临湘承的派,渤海溯真源”,这几个大字犹如历史的密码,昭示着石潭龚姓祖先渊源来历。这座祠堂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 年),它的前身是龚辉的“笑斋”旧址。在余姚旧志和《姚江事迹》中都有关于“笑斋”的记载:“笑斋在东南隅南河(溪),常与杨侍郎大章为‘可常会’。”清代邵家人也曾写诗描述这里:“龚公白发好风怀,远至南河启笑斋。社曰可常诸老集,尚留破壁挂诗牌。”遥想当年,这里一定是热闹非凡,诸多名流雅士云集于此,他们在这座“笑斋”中弈棋赋诗、谈笑风生,那是怎样一种风雅的盛景啊!那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令我这个数百年后的后人,心驰神往,沉浸在对往昔的美好遐想之中。

沿着溪流溯溪而上百余步,便能看到一处石墙。石墙上贴着指示牌,这里便是俗称“擂鼓墙门”的龚辉故居遗址。如今,这里只剩下三幢二层石木结构的旧瓦房,它们组成了一个三合院式的格局。然而,这些建筑已非历史原物,岁月的沧桑变迁已经将曾经的辉煌抹去了大半。唯一能称得上遗迹的,只有那一方用卵石铺砌而成的天井。这方天井就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五百多年前的明成化十八年(1482 年),龚辉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他自幼“生而岐嶷,颖异过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正德十一年(1516 年),他在浙江乡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嘉靖二年(1523 年),龚辉更是一举考中进士,从此开启了他近三十年的仕途生涯。在为官期间,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实干精神。无论是督皇木、平匪乱还是治水患,他都亲力亲为,实干笃行,才识通练,所到之处皆有建树,堪称一代能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片寂寞的院落里徘徊,我的思绪不仅停留在龚辉的身上,还想到了另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那就是他的父亲龚森。龚森(1457 - 1534),字廷民,号严所,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孝友才行,夙为乡望”。正德十二年(1517 年),龚森担任宿迁县丞,在任期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和严明的执法精神。《宿迁县志》中记载了他的政绩,称赞他“有德政,祀名宦(祠)”。明代宿迁人陈慈(嘉靖七年岁贡,历成都府教授、山东长山县教谕、安东卫训导)所撰的《名宦少尹龚公德政记》,更是详细地列举了龚森的诸多政绩,文中称“皆彰彰有可纪”,评价他“为人清正持己,平易政治,为他邑最。莅政三年,以抑权势。去,淡素如寒士。”龚森的品德和政绩,在当地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相传,当儿子龚辉考中进士后,龚森主动向朝廷申请退休。嘉靖皇帝看到他的乞休疏后,不禁赞叹道:“‘林下何曾见一人’,今见一人矣!”龚森遂以“见一”为号,继承九垒公遗风,过着“林下宴安,泉石淡如”的生活。他还谆谆告诫子孙,要居身清白,为官廉洁,注重品节。龚辉深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在为官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明廉仁恕”“守法持正”的品格。致仕后,他复号“见二”。龚辉的三子龚修,由广东潮州府通判擢升海防同知,他也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清廉自守。告归后,他继号“见三”。一家三代人,都坚守着清廉的品德,珍惜名节,这种良好的家风传承,就像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它让我这个数百年后的故乡人,深深感悟到一种穿越时光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走出龚辉故居,来到黄蟾石埠边那苍老的碇步桥旁。这时,我突然发现,满溪的岩石通体呈现出一种鲜艳的赭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岩石宛如一片片丹心,艳丽夺目,仿佛在诉说着石潭那永不褪色的历史和文化。它们像是大自然赋予石潭的特殊礼物,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