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了抢回新疆和沙俄玩命打,为什么却轻易就放弃了外东北?

野史记录 2023-09-15 21:59:07

清朝衰败,积贫积弱,积重难返,面对列强的迅速发展而止步不前,导致列强的大炮敲开清朝大门时无力抵抗。这个屹立于东方,自诩天朝上国的王朝,迅速在船坚炮利的侵略者面前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尽显疲态。

沙俄的野心

列强之中,有一位清朝的邻居,在数次侵略战争中都有他的身影。沙俄或许不是侵略中出力最多的人,却是在侵略者要求中国割地最多的人,先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威逼利诱之下“割”走外东北,随后又企图强占新疆,野心不断膨胀。

清朝晚期割地赔款,尽管十分不光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有意思的一点是,看似任人宰割的晚清朝廷,在面对沙俄的武力威胁和讹诈时,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沙俄侵占新疆时,清朝就玩命一样反抗,最终打破了沙俄的阴谋,收复新疆,建立新疆省。

而在沙俄逼迫清朝廷签订不平等条约时,面对沙俄的炮口,清廷先后被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整整割让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外东北尽归沙俄。

清朝廷在面对同样的侵略者时,为何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一个玩命打,一个轻易放弃。

截然不同的态度

沙俄与中国邻近,清朝廷又羸弱可欺,自然会被沙俄视为“肥肉”。因此,无论在东北地区也好,还是在新疆也罢,沙俄频繁搞事情,目的就是为了侵占那里的土地。但外东北和新疆绝不是沙俄的目标,这些土地只是沙俄为了实施更大范围侵略的根基而已。

沙俄的野心很大,当时的清朝廷也都看得出来,只不过碍于沙俄的火炮太强大,自认为不敌,这才一再的割地忍让,谋求一时的安稳,为清朝廷的国祚续命。那么,清朝廷为何在沙俄侵略新疆时,一反常态,拼了命也要收复呢?

新疆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堪称西北地区的门户所在。一旦新疆落入沙俄手中,整个西北地区就会失去屏障,等沙俄在新疆站稳脚跟,又岂能禁得住西北地区的诱惑,难保有朝一日发兵攻打西北地区,不断蚕食清朝领土。

到时候沙俄军队进占西北,长驱直入,杀奔中原,清朝廷又该如何抵挡呢?从这一点来看,沙俄侵占新疆对清朝廷的威胁,要远比沙俄侵占外东北的威胁更大,也更直接。所以,当沙俄动了新疆的时候,清朝廷就已经没有了退路,拼一次或许还有机会。

但当时的清朝廷里,以慈禧为尊,群臣多是趋炎附势之辈,更是无能之徒,即便偶然有几位晚清重臣颇具能臣之资,在清朝200多年来的积弊面前,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想要让虚弱到如此地步的清朝,与强大的侵略者沙俄拼一次命,朝堂之上很多人胆怯,发出反对的声音。

在是否出兵收复新疆这个问题上,清朝廷群臣的争议很大,其中主战一方以左宗棠为主,主和畏战一方,则由其他群臣组成。这些人不仅不赞同左宗棠出兵的提议,甚至将左宗棠的提议归类到偏激、激进一类。

显然,这些人在此前的几次交手中,被沙俄的火炮打怕了。或者说,这些人过惯了安逸生活,不愿意再起争端,至少在有生之年保住自己的富贵。至于子孙和天下百姓,未来会如何,他们可能已经全都顾不上了。

左宗棠

但左宗棠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年他与林则徐湘江夜话,已经将自己的志向说给了老前辈。左宗棠为人刚直,科举受挫,前半生充满了坎坷。但左宗棠志向坚定不移,对西北局势研究极深,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慈禧太后虽然委曲求全多年,但她也不愿意受这样的窝囊气,将左宗棠视为清朝的中兴之臣。她不是中兴之主,但能得到一位中兴之臣,岂不也是一件幸事吗?因此,慈禧口头上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也象征性的拿了一些白银以充军资,并分摊各省协饷。

但这些军费明显不足,无法支撑清军收复新疆,想要打胜仗,必须保证军饷充足,否则收复新疆未能成功, 先在军中引起哗变,那可就闹了大笑话。像这种巧妇为无米之炊的差事,其他群臣断然不会接,打赢的希望渺茫,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合算。

但左宗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军费粮饷不足,他就行筹办,这新疆他是收定了。清军浩浩荡荡在左宗棠的率领下进军新疆,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最终,伊犁也因沙俄无法承受多方战事而选择归还,左宗棠终于实现了收复新疆的宏愿。

再看外东北的轻易割地,与新疆的情况相比,似乎有些太过草率。一个拼命,一个轻易送出,黑龙江将军奕山饱受诟病,被东北人民痛骂“出卖国土”,钉在了耻辱柱上。与新疆相比,外东北的土地似乎在战略层面来讲,丢掉的威胁要小一点点。

但这并不是清朝廷放弃领土的理由,因为无论领土的作用大小,都代表着主权,不允许任何外敌入侵,更枉谈轻易地拱手让人了。清朝廷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清朝廷当时太弱了,根本无法守住全部疆土,首尾不能相顾。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廷在两者之间权衡,将宝贵机会豪赌在西北,而选择放弃外东北。这样的说法不能说不正确,只能说不完全正确。因为当时东北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情绪非常高,即便在清朝廷签订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后,东北人民仍然自发的组织队伍,捍卫疆土。

吉林当时的反抗最吉林,吉林的人民寸土必争,面对敌人强大的火炮,长期与沙俄正规军周旋。这种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举动,与贫弱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在如此好的大环境之下,清朝廷若能组织清军有效抗击,不是没有取胜的希望。

“吉林各处城乡, 安排团练,精壮丁夫,自固闾阎,……众志成城。”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清朝廷将外东北轻易的送到沙俄手中,可能不是因为“首尾不能相顾”,也不是因为“战略性选择放弃”,而是奕山不如左宗棠,清朝廷之中缺少左宗棠这样的人物。而新疆能够收复,原因也不是清朝廷更强大了,而是左宗棠成长了起来,有了话语权。

所以说,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之中,爱国将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是一位明君,可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但身边若没有像左宗棠这样一位爱国意志坚定,军事能力出众,一心为国家社稷着想的将领,恐怕也能有作为。

5 阅读:2532
评论列表
  • 左宗棠是民族的脊梁。

  • Dale 8
    2023-09-16 21:03

    左公自筹军饷西征,东北满将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 2023-09-16 19:57

    左公乃民族英雄

  • 2023-09-16 22:12

    因为你没上过学。不知道外东北是经过条约割让的,文盲!

  • 2023-09-16 20:33

    以前版图是一张海棠叶,日本版图就像一条虫,虫吃叶子。去掉外蒙后,新中国版图就像一只大公鸡,以后有日本这只小虫子受的,况且还在鸡嘴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