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给当兵的发军饷?毛主席回答过这个问题

轮回历史 2024-10-19 09:19:30

“当兵吃粮,卖命拿饷”,似乎天经地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北洋军阀时期,一个连长每月可以拿大洋80多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军少校级别可以拿110块大洋;这其实是非常高的收入了。

如果我们看过谍战剧《追风者》就知道,高级金融人才魏若来到中央银行工作时,工资才15块大洋,他就感到非常满意;后来沈图南给他涨到了50块大洋一个月,魏若来兴奋不已,甚至有点不敢置信。

《追风者》讲的确实是历史事实,当时上海外资银行高级雇员的工资一般是40块大洋,旧社会,一般底层军官的工资都80块大洋起,已经是上海滩高薪白领的两倍了。

我军在建军之初,也延续这一传统,继续给士兵们发钱,执行的是国民党的军饷标准,来源主要靠缴获敌军的战利品和打土豪得来的财物。

朱老总南昌起义的部队,因为有军阀范石生的照顾,经济比较宽裕,每人每月发12块大洋;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则比较艰苦一点,每人每月发3块大洋。到了后来,人数越来越多了,加上强敌不断包围,我军要不断迎战,也没有机会去扩充财源,财政越来越窘迫,物质越来越匮乏,这种军饷制度很难维持了。

到三湾改编,毛主席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被后来历史证明是绝对英明的决策:缩编。毛主席把有限的经费发给想要离开队伍的士兵做路费,反而愿意留下来的士兵没有钱。

毛主席宣布他的这支军队不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为了让大家都有田地;到了古田会议,更是明确了人民军队不再实行军饷制,而是用供给制,在部队中取消军官的特权,规定军官不得打骂士兵,官兵在政治上平等,官兵同样是三至五分钱的伙食费标准,同穿粗布衣,同吃红米饭,同住茅草房,人人都是革命队伍的主人。

经过毛主席破天荒的改造,这些不为军饷而当兵的军人留在了人民队伍之中,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愿意接受党的绝对领导,愿意接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样苛刻的规矩,愿意接受没有军饷只为人民服务的纯粹理想,这三个“愿意”是划时代的“愿意”,意味着一支全新的、比以往任何旧军队都要先进的人民军队终于诞生了。

毛主席曾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有回答红军是否需要军饷的疑问,他说: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散,除了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中国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武器。

毛主席这段话已经明确指出,人民军队能够维持战斗力强大的原因,绝不是靠物质(军饷),而是有重要法宝:官兵平等,发扬民主。

因此,这一支不发军饷的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红军长征期间,爬雪山过草地,忍饥挨饿,每天的平均行军路程近50公里,几乎天天在打仗,每天的生离死别基本就是一种常态。但就是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毛主席还能把这支队伍安全带到陕北,而且队伍不散,这简直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对此,少帅张学良不无感慨地对底下的东北军将领说道:“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谁有能耐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带没了!”

确实,如果人民军队只是那种“当兵吃粮,卖命拿饷”的军队,是不可能挺得过万里长征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