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张展晖教练。书籍《掌控》《跑步治愈》的作者。
今天想跟你聊一件看起来很反常识的事情:就是不要天天运动。
很多同学会好奇说,张老师你不是教练吗?不鼓励我多去训练,反而说不要天天运动。
原因就在于:天天运动,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压力。
哪怕是顶尖运动员,如果天天高强度训练,也会造成身体损伤,影响运动成绩。
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如果你中高强度连续运动7天,效果甚至还不如一天都不运动。
因为这种连续的中高强度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反而是损伤。而且天天运动,会让你没法坚持。
前两天我参加一个课程,老师让大家写出你想改变的内容。
很多同学都写:我愿意天天跑步,我愿意天天运动。当时我就想,这些同学肯定做不到。
按照《柳叶刀》的结论,绝大多数运动,都是每周运动3-5次最合适。次数过少或者过多,都会让你有更重的精神负担:
这张图里展示了不同运动中,每月运动次数和精神负担的关系,横轴是每月运动次数,纵轴是精神负担指数。
绝大多数运动都是每月12-20次为宜,相当于每周练3-5天。
这个结论也打破了我们以往的认识。
原来我和你一样,以为运动这件事就是需要刻苦、勤奋、坚持,反复拿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类话鼓励自己。
但是当我成为教练之后,我和行业内很多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学习之后,我发现之前的想法完全是错的。
我们国内现在顶级的运动员水准都非常高了,像在奥运会上我们拿到的奖牌越来越多。
按照咱们之前的想法,他们一定是因为练得更努力、更勤奋、强度更大,所以才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真实的情况恰恰完全相反,好成绩不是因为运动员更努力、强度更大。
而是因为他们的方法更加科学,实际训练的强度甚至比十年二十年前有所下降。
因为我们知道了怎么训练、怎么休息才对身体更好,而良好的身体状态恰恰是提升运动成绩最关键的一环。
大迫杰是亚洲最顶级的马拉松选手,他在东京奥运会上拿到了亚洲第一名的成绩,全程42.195公里,他的成绩是2:05:29。
他在书里说,自己特别感谢初中时候的一位教练,当时他每天都到很远的地方跑回来。
但这位教练跟他说,不要进行更多的刻苦训练,你现在绝对不能进行这么高强度的训练,那会毁了你的身体。
大迫杰听了教练的话,把自己的高强度训练减到一周两天。
至今为止,大迫杰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受过严重的伤,他的成绩才能一直持续。
作为最顶级的运动员,你会不会觉得他会经常参加各种比赛?
其实不是的,他在书里说自己一年基本只参加两场比赛。
这和很多人做的都不同,比如我看到一些人的跑步记录,一个月甚至就会参加10场半程马拉松或者全程马拉松。
实际这样对身体的负担很大,如果想提升成绩,不如把自己的强度降下来,做好科学、合理的基础训练。
所以你看,连那些参加奥运会的顶级运动员往往都是一周训练6天,休息1天。
你说我们普通人连续7天都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再加上还要上班、还要照顾父母和孩子,身体哪能获得足够的休息呢?
长期让身体处于被透支的状态,不仅享受不到运动的好处,反而会让你容易生病,影响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运动就是为了获得健康、享受生活,但过量运动反而造成身体损失,你说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度,根据身体情况来制定运动计划。
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完全没意识到的。
在我的后台留言里有一位同学说:运动员每月跑200km,而业余的爱好者每月跑400km。这种现象其实也挺常见。
很多人就是在盲目追求训练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膝盖给跑伤了。
那么一周到底练几次比较合适呢?
一周7天,如果你每周只运动一天,那么运动能力其实是得不到什么提升的。
如果你之前有训练过,那么之前的运动能力也会慢慢退步,无法保持。
如果一周练习两天,可以比较有效地保持你的运动能力。
一周练习三到六天的话,都能让你的身体状态有提高。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每次运动的训练强度,绝对不要天天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
确定次数之后,我们怎么判断什么才是中高强度的运动呢?
这里可以给你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你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设备,就可以让自己心里有数:
如果你在运动中,还能和人聊天,说话一点也不喘,那么就是低强度的运动;
反过来,如果你在运动中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说话的时候很喘,那么就是中高强度的运动。
我们总结一下,首先是千万不要天天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
一定要给自己的身体留够休息和恢复的时间,普通人每周训练3-4天就很合适了。
另外走路不是高强度运动,一周走7天,天天去散步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一期的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也想轻松跑起来,可以加入我们的线上跑步训练营,无论相隔多远都能一起跑起来。
我和我的跑步教练团队,会根据每个人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级别的训练计划哦。让你做到每次运动都非常轻松,越来越健康。
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您关注,发信息给我咨询报名。或者评论区留言,我让助理联系你。
我们有方法,有温度,让跑步很轻松,更专业,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