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但吃得太多动物蛋白,又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尿蛋白增多,以及一些代谢问题,而加速肾功能衰退。肾友大量吃肉对肾脏损害的机制,还包括酸负荷增加、高磷、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由此产生的炎症。
在营养和肾脏之间,如何平衡呢?跟随肾上线一起来看看吧!
肉食总量,很关键
对于进展风险不高的肾友,可以参考普通人正常蛋白饮食,总蛋白质摄入推荐量1.0g/公斤体重/天,不高蛋白即可。而对于进展风险比较高的肾友,比如肾功能不全肾友(未透析),建议适当低蛋白饮食,总蛋白推荐量0.6-0.8g/公斤体重/天,来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
要注意,我们每天吃的主食、蔬菜、水果、蛋、奶、肉、大豆及豆制品等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所以每天分给肉类的份额是有限的,饮食尽量多样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各种食物蛋白质含量简易表↓
一般推荐肾友们每天食用1-2两(50-100g)肉。
剩下的蛋白质份额可以留给其他食物。
如图约为1两肉
如图约为2两肉
如果身材比较高大,计算出蛋白质摄入量也更多,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肉类摄入量。
比如一个180cm的肾友,按照1.0g/kg/天的正常蛋白饮食计算,可以摄入75g蛋白质。
但一个160cm的肾友,同样的1.0g/kg/天正常蛋白饮食,只能摄入55g蛋白质。
多出的20g蛋白质,吃点肉、大豆及豆制品、主食、蔬菜等都是可以的,蛋白质总量控制好就可以。但还是优先推荐植物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增加植物性蛋白摄入,如大豆及豆制品、水果蔬菜、坚果、种子等,减少动物蛋白摄入可能对肾病患者更有利。
吃肉,别只盯着红肉吃
肉类,可以分为红肉和白肉。
红肉,指的是猪、牛、羊、驴、兔这类四条腿动物的肉,因为含有丰富的血红素,肌肉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肉”。
白肉,指的是鸡、鸭、鹅和鱼虾这一类,肉质颜色很浅,所以大家都叫“白肉”。
这两种肉类各有各的营养优势。
红肉富含血红素铁,缺铁性贫血的肾友适当吃些红肉,可以改善贫血。不过红肉的饱和脂肪酸(“坏脂肪”)比例也更高。
白肉中血红素铁含量不高,但不饱和脂肪酸(“好脂肪”)比例较高,有利于保护心血管。
我们中国大部分人习惯吃肉以红肉为主,但对肾友们来说,适当减少日常生活中红肉的摄入量,增加白肉的比例,各种肉换着吃更健康。
这是因为,已有不少研究显示,红肉摄入与终末期肾病风险升高有关。用其他蛋白质来源(禽类、鱼类、蛋、大豆蛋白)替代一部分红肉则可以降低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例如下图所示JASN的这项队列研究,纳入63257名成年人,平均随访15.5年,共发生951例终末期肾病。结果显示,红肉摄入量与终末期肾病风险呈剂量依赖性,吃红肉最多者(最高四分位数)与吃红肉最少者(最低四分位数)相比,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40%。
在替代分析中,用其他来源的蛋白质(禽类、鱼类、蛋、大豆蛋白)代替一份红肉,最大可以降低62.4%的终末期肾病风险。
所以建议肾友们日常吃肉不要只以红肉为主,适当用禽类、鱼肉,作为红肉的替代品。比如一周吃2-3次鱼,吃几次鸡肉,保证营养的同时,限制红肉类的量和次数。
健康吃肉,肾脏更棒!
1
吃新鲜的肉,少吃加工肉
加工肉经过腌制、风干、发酵、熏制等方法制作而成,如香肠、腊肉、肉干、肉脯、培根、小酥肉等,这些加工处理方式除了导致盐分过高,还易造成有害物质甚至致癌物质的产生,如多环芳烃、杂环胺、亚硝酸盐等。
已经有许多研究观察到,经常吃加工肉类的食物,会显著增加结肠癌风险,尿毒症风险也会增加。
2
肾衰竭的肾友,可以焯水弃掉汤后再吃
肉类中钾磷含量并不少,肾衰竭以及透析肾友易发生高钾、高磷血症,可以将肉类焯水,只吃肉不喝汤,去除部分钾磷后再食用。
3
贫血的肾友
如果有轻微缺铁性贫血,可以适当增加红肉的进食次数,以便补充血红素铁。比如每天吃1-2两红瘦肉、每周吃1-2次动物血等。
4
少吃肥肉
肥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吃太多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尽量选择瘦肉部分食用。
5
少吃内脏
腰子等内脏部位含有极高的脂肪、胆固醇、嘌呤,多吃对身体没什么好处,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能会导致高尿酸、痛风等,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