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轩江说商业 2024-08-09 05:52:32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那就是我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对于喜欢秦始皇的人来说,秦始皇横扫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建立我国第一个大一统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同样有的人认为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但对天下施行残暴的统治。

好大喜功,焚书坑儒,透支国力建造阿房宫、长城等一系列工程,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当然秦始皇作为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其功过是非绝对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能准确评价的。

但毫无疑问,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今天咱们不讨论秦始皇这个人怎么样,而是来聊一聊关于长城的那些事。

虽然如今我们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朝修复的,但通过卫星的角度来看,仍然能看到秦长城犹如一条盘旋的巨龙蜿蜒在中华大地之上。

尽管很多人都对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一行为持批判的态度,但每一个亲临长城的人也无不会被其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言。

要知道,秦朝距我们现在已经过去超过两千年之久。

而如此庞大的一项工程居然历经两千年的风吹雨打都还没有倒塌,不可谓是一个奇迹,那么又是什么方法能让长城矗立两千年之久呢?

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一、秦长城为何要修筑

修长城必然不是为了好看的,要想知道为什么秦长城能有如此好的质量屹立两千年不倒,我们就得先了解其修建的背景。

当年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北边以匈奴为首的一些游牧民族也开始崛起。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一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秦军刚刚经历了吞并六国的超长战斗,又要马上面临游牧民族的挑战,一直打仗实在是吃不消。

况且当时游牧民族几乎都是骑兵,整体战斗力十分强悍,秦军的步兵在对抗游牧骑兵的时候并讨不到便宜。

因此为了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频繁骚扰,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

在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已经有一些诸侯国在边境上修筑过一些长城,

秦统一之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也为了彰显大一统王朝的实力,便下令在这些之前的长城基础上继续修建,连成一道坚固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不仅是一种有效防御北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也是彰显秦朝官方权威的具体体现。

更是当时区分文明与野蛮、农耕与游牧的一道分界线。

可以看出,秦长城不仅肩负着抵御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重任,更是一种皇权的象征。

蜿蜒壮阔的长城,就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盘旋在大山之上的长城就如同窝着的巨龙盯着脚下自己的国度。

作为如此重要的皇权之物,除了其浩大的工程量,质量当然是必须得保证的,因为这就象征着秦朝一统天下,基业传承千秋万载。

二、修筑选材有智慧

即使是现在,修建一栋高楼也很难保证其保质期达到一百年以上,更别说矗立千年不倒。

那么秦长城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才如此坚挺的呢?

首先从长城的建筑材料来看,秦长城不仅使用了夯土、砖石、木头、石灰等多种材料。

更是在一些山岭险要之处就地取材,用了一些巨石为主要筋骨,坚硬的巨石使得长城在这些部位在经历几千年风吹雨打仍然坚不可摧。

再者就是当时修建长城的工匠们将糯米汁和石灰砂浆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粘合剂。

这种加了糯米汁的粘合剂比普通的泥土粘合效果要好出成倍的效果,其防水性也有所提升。

在墙体的设计建造上,工匠们巧妙地采用了收分的技术。

就是将墙体的底部打宽,顶部建窄,这样增加了其下方的称重能力,墙体更加稳定,不易倾倒。

这个形式的设计,能让底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如今广泛运用于各种水坝,在当时可谓是超出时代的理解。

在涉及到黄土高原的区域,工匠们则采用的是板筑法。就是将黄土夯实到一定程度,直接用其为墙体的基础构建。

虽然只是黄土,但经过多次的自然压实,其本身的坚硬程度早已不是想象中的黄土一般。

其墙体的坚固程度,丝毫不亚于用巨石所筑的城墙。

但是在甘肃的一些沙漠地带,不仅没有巨石,黄土资源也十分紧缺。

然而充满智慧的工匠们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甚至将芦苇也作为修建的材料。

例如在玉门关附近的建造,由于黄土、石块的稀缺,工匠们将当地的沙砾和芦苇交错叠加在一起。

芦苇中的纤维能与沙砾之中的盐、碱等成分发生反应,大大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叠加在里面的芦苇也为长城提供了额外的抗风能力。

长城横跨多个省份,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环境因素,工匠们巧妙运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

在建造资源紧缺的一些地区充分地运用了当地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建造方式,成功在不同的地方完成修建。

当然了,仅仅是有了这些材料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只是但从材料问题上分析,那如今的建设施工材料肯定远比当时的材料好上万倍,但仍然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筑倒塌的新闻。

且不说许多新修住房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就是一些大桥也存在使用不到几十年就倒塌的现象,因此材料问题并不是决定性的原因。

三、残忍但有效的方法

在一个工程的建筑过程中,材料是否运用到位,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许多被人们成为“豆腐渣工程”的一些建筑,都是因为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导致其不能达到原本的质量要求。

根据现有的数据显示,在倒塌、自毁的重大工程中,超过一半以上都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

正是这种老鼠一般的行为,伤害了庞大工程的根基,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面对这种情况,秦朝在修筑长城的时候则采用了一个残忍但有效的办法,轻而易举地就断绝了这种行为,那就是“物勒工名”。

所谓物勒工名,即要求工匠在建造长城的时候,必须在自己修建的城墙、石块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还必须将自己的上级官员的名字也一同刻上。

我们知道,秦朝的律法向来严酷,即使是一般的犯罪行为就会受到比较严厉的惩罚。

更不用说是在建造长城如此重要的事情上面,如果有偷工减料、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那一旦出事,几乎小命难保。

更重要的是除了自己本人会受到追究,上面还刻了上级长官的名字,不仅自己会被查出来严肃处理,当时负责的官员也会一并被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还会出现“连坐”的处罚。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使得工匠们不敢在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或是得过且过,而负责监督的人员也因为会牵连到自己而加大检查的力度。

如此不仅提升了建造的质量,还保证了生产标准的一致性,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先进的手段了。

除了运用在修建长城上面,平时秦朝官府的各种手工制品以及兵器、车马器械的制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做法,极大地保证了工匠在制造过程中的工作质量,也是秦始皇能“书同文,车同轨”的前提。

在如今出土的秦朝文物中,经常能看到“某某工,某县某村”的刻文。

详细地标注了制作工匠姓名、单位和住址的一系列信息,大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后世王朝皇室和官府的建设制造领域中,许多后世王朝的一些手工制品都能找到这种影子。

以至于到后来形成的文物刻印,可以说,此举也是对后世影响深远了。

结语

雄伟的长城,不仅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对秦始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功绩的无声赞扬。

尽管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也使其成为世界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我们如今来看长城,无不会被其壮阔的景象和巧妙的建筑手法所震撼。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建筑过程中一些超出时代理解的管理手法同样值得肯定。

我们知道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核心,推崇法治,因此才会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物勒工名”这种行为。

以法治国,这与我们如今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

长城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文物,更蕴含着诸多“法治”哲理,许多地方即使放到现在也仍然不过时,秦始皇的伟大,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

张虎林 2020.7.2《还原历史,内蒙古抢救性修缮2200多年前秦长城》

光明日报 2023.2.27 《“物勒工名”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

优点教育17 2022.7.18 《秦长城建筑材料是什么?为何能够千年不倒?》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