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与人的差距从哪里来?上、中、下三种学习态度

斯威国学 2024-03-19 03:16:08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我们先来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在学习道的时候,是勤奋地实践来学习的。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在学习道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又感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在学习道的时候,会嘲笑道。他会各种的找不对,他要是不找错误,道也就不能是道了。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因此,圣人都是这样说,道是很明显的但是却像是暗昧的一样,人们看不见它。道在向前运行的时候,感觉却是相反,好像在往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很崎岖。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崇高的德就像是在最低处。至上的荣耀却像是受尽了苦辱。德行广大看起来就像是有很多的遗憾。自强不息的德,仿佛也只是苟且偷生,越是真理越是像虚无那样没有变化。最大的空间是没有边际的,越是具有决定的价值,越是在最后一刻才能显现,最大的声音,就是无音之音。最大的形象,就是无象之象。 道隐无名。道是隐匿在万事万中的,没有自己的名字。 夫唯道,善贷且成。也只有道,是在不停地给予,并且没有价值评价,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事物。人只有完全遵循于道,善于向道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十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处于人生和事业最低谷,家庭出现危机,公司面临倒闭,郁闷中去听了一场讲座,却从此改变了人生。当时他去的那场讲座几乎座无虚席,他只能坐在最后排。然而,仅仅过了几分钟,台下人就纷纷离场,原因是听讲座的人认为讲师讲的过于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睡觉,还不如回家睡。这场几百人的讲座到后来,仅剩下包括我朋友在内的三个人。我朋友想,来都来了,就多听听吧,抱着这样的心态继续听下去,越听越觉得好,后来干脆坐到第一排。讲师也毫不含糊,完成了整场两个小时的讲座。 讲座结束之后,朋友跟这位讲师交换了名片,还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讲师都一一耐心解答。朋友十分感激,因为讲师所讲的每个点,都是他苦思冥想得不到的答案。 后来,我的朋友在这位讲师的帮助之下走出低谷,重振事业。现在他的公司规模庞大,在业界相当有名气。 朋友对讲师充满了感激。 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朋友经常感慨,如果当初他跟其他人一样,只关注外在的东西,像什么名气大不大,人长得怎样,讲课好不好,恐怕早已跟别人一样,心里想,呸!讲的啥玩意儿!愤然离场,也就永远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同样听一场讲座,绝大多数人觉得是浪费时间,极少数人能坚持下来,却没有行动,而我的朋友能因此改变人生,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分布是呈纺锤状,两头尖,中间大。也就是说,极聪明和极笨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既然差不多,为什么在学习上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很大,有的人归于平庸呢? 这就是本章《道德经》所讲的,人有三种学习态度。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中、下这三种学习态度,可以说,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 第一种学习状态,知识是拿来用的,这样的人成就最大。 你会发现,这一类的学习者学习力强,学习到的知识可以举一反三,而且学习到的知识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场景中。他们好像各个方面都很出色,口才也好,行为能力也强,总是给人以正向积极的感受。凡是大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特质,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追捧。 这样的一些人,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引领着人类发展的潮流,或者是在不同的行业里,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因此,最上乘的学习,是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与客观的互动当中。用孔子的话来说叫学而时习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活学活用。我们学习过去的知识是为了探索未知,这样,知识才会起到发展的作用,为类社会也才能够进步。 目前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孩子,另一种是上士,能做到不断探索新知,学了就用,用了改进,不断进步。 这是第一种学习状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学习知识是拿来用的,探索更多知识的。 第二种学习状态,是知识拿来充门面的,这样的人进步缓慢,易半途而废。 我朋友圈不少好学的人,还有人个性签名叫日知为智,多么爱学习!他们是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今天听心理学讲座,明天报名上现场的课,开车上班的时候听喜马拉雅,听得到,总之,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然而,从我认识他们到现在,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了解到的就是他们一直在学,在学,然而我在敬佩之余,好奇的是,他们学了那么多,进步在哪里呢?他们只是学习的路上坚持下来,在用的路上半途而废了。 这样的人知识是学了不少,可惜大多是死知识。他们发散思维能力是不够的,不知道怎么灵活运用。所以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下结论。知识没有定论,他就不会用。 可是任何东西一旦有了结论了,也就受到限制了。 所以,他们总是感到理论和实践联系得好像并不那么充分。有的人认为这是理论本身的问题。其实,我们想一想就知道了,理论一定是来源于实践,任何假设都需要有理论基础。假设也是因为我们在实践当中发现有一些问题,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才提出来的一种可能性。假设终究是假设,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但是,受制于实践能力弱,我们对于所学习到的知识,始终是感到若存若亡。有段时间我发现,在我们这里学习的学员,有一些人学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过一段时间回来,再过一段时间消失,然后又回来。我问他们,他们说,当时觉得很有用,然后又感觉没啥用,突然有一天灵光一现,居然用上了,效果还特别好。但是过一段时间,脑子糊了,又对自己,对学习的东西产生怀疑,过一段时间又悟到了,唉! 知道和行动是两码事,知道不代表你就会行动,这就跟学医,体育运动,修理机械一样,老师、师父教你,你的理论掌握了,你还要不断练习,直到炉火纯青。当知道和行动两条腿走路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不会再出现若存若无的状态。 这是第二种学习状态,我们学习的知识不少,但是实践能力不够。 第三种学习状态,就是下士闻道,他会挑毛病,专门攻击你,以此来证明自己很有智慧。道的特性是你看不见摸不着,大到无边,小到看不见,圣人也是几乎没有人能够识别,这就给了下士很大的空间,他们对自己不理解,认知够不到的东西嘲笑、羞辱、挑毛病……就像我朋友听讲座的时候那些听讲座的人状态,他们还没听几句,就纷纷离场,用脚证明我很行,你不行。每一个伟大的人在坚持走正确道路的时候,都有不少人告诫他们,嘲笑他们,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嗤之以鼻。那些人不知道的是,只要一个人循道而行,走的方向是对的,再加上坚持做下去,迟早会达成目标。 还有一种能产生危害巨大的人叫公知,他们最符合下士这个类型。就像疫情时期的某方,全国人民都在众志成城抗疫的时候,她在一旁各种挑刺,搞事情,用一些个案来描述在新冠抗疫期间的所有状态。但是,这世界上有哪个人,哪个组织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她这个作家能不知道?因为人家是个人名,不对,是个名人,影响力大,误导舆论的力量大,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以为,真的就是这样,真的是太惨了!这就别有用心,危害社会了。 公知经常是这样的,中国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他说西方高楼大厦是文明,中国高楼大厦多了,他又说看看人家荷兰,自然风光多好,这就是文明。中国被打的时候,他会讲都是因为你反抗,你不反抗侵略者不就不打你了嘛!你不反抗的时候,韬光养晦吧,他又说你太软弱,干啥啥不行。 总之,这些人一天到晚就干一件事情,就是找毛病,就指着挑毛病活着。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人的特性是喜欢恐惧刺激,喜欢情绪化的东西。这些人抓住了人的特点,制造恐惧,哗众取宠。往往这样的人,就很能受到追捧。为什么?因为感觉上讲的对。 直到最近,这些公知才消停了。 古人说,明显的道看上去是暗昧的,明显的道在这些公知下士的眼里是看不到的。前进的道他们会说这是后退,简单的道他们会把它说得无比的复杂。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别去学这些公知的思维。 古人所说的明道,进道,夷道,只是告诉你,明和昧、进和退,平坦和崎岖(可以理解成简单和复杂)都是同时存在的。当你能够让明和昧同时存在你的思维中,进和退同时表现在你的行为中,简单和复杂同时体现你的认知中,那么,你也就知道该怎么样用你的德去影响孩子,这就是无音之音,无象之象。 老子一直强调要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自动跟随父母的状态,所以不要用你的认知去强迫孩子一定要怎么样。 道隐无名,就是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告诉孩子这个是什么,激发孩子自己对事物探索欲更为重要,所以道德经的第一章就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做父母的习惯于把自己所学强加给孩子,学历越高,越容易这样做,这就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空间了。 给孩子留一个探索想象的空间,你就做到了依道行为了,这叫善贷且成。 这样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学习态度就会时常处于上士勤而行之的状态,从而避免了后两种无法进步的学习状态。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