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藏品(十)

乃澳聊历史 2024-08-20 02:25:44

图一

图一中是一尊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一位女王的大理石头像,其面容庄严肃穆,加上石像比较大,使她看起来既有着统治者的沉稳,又有着强大的力量,这些气质很容易影响每一个观看者。

头像上的部分因为磨损和侵蚀而有些缺失,尤其是原本被雕刻成覆盖在头顶和后脑勺位置的面纱,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这尊头像的人物面部特征有着很明显的希腊古典时期的艺术风格,其具体可以划分到公元前4世纪晚期左右,它被认为是一尊人物石雕肖像的头部。

最初,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头像反映的人物代表了托勒密王朝的一位普通的王室女性成员,但这种猜想在之后的进一步研究中被推翻。

托勒密王朝是马其顿希腊人的继承者,它严格上来说是一个希腊化政权,其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建立,并开始统治埃及,直到公元前30年埃及被罗马帝国吞并,托勒密王国的最后一任统治者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称埃及艳后)自杀而结束。

经过计算机多维模型分析、仪器检测,以及结合诸多考古资料,最终,这尊头像所代表的人物被确定为古埃及托勒密王国时期的女王阿尔西诺伊二世。

阿尔西诺伊二世与她的兄弟托勒密二世共同统治埃及,其统治时期从公元前278年到公元前270年去世(也有认为其去世于公元前268年),她被授予“上下埃及之王”的头衔。

阿尔西诺伊二世按照古埃及传统,嫁给了她的兄弟托勒密二世·菲拉德尔菲斯,而在此之前她先嫁给了马其顿国王利西马科斯,因此其也是色雷斯、安纳托利亚和马其顿的王后。

这位女王在生前便受到崇拜,是托勒密王朝统治者祭祀崇拜的一部分,而在她死后,她的兄弟托勒密二世又将她立为一位神祇,作为埃及女神与伊西斯一起受到崇拜。

同时,阿尔西诺伊二世还被作为一位古希腊女神受到单独的崇拜,并因此有着属于自己的神庙和庆祝节日。

这尊阿尔西诺伊二世的头像有着很明显的理想化特点,其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后赫拉和农业与丰收女神德墨忒尔的古典形象非常相似,因此,学者们认为这种理想化的风格与古希腊时期的神话崇拜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尊头像最初是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乔治·鲍德温于1786年至1796年之间在埃及获得,并作为他的私人藏品保管在他位于伦敦的伯爵宫中。

1826年,鲍德温去世后,这尊头像与其他遗产被分配给他的继承者,这些遗产中的艺术收藏品于1828年5月9日,通过考蒂先生在伦敦帕尔玛广场举办了一场拍卖会。

这尊头像在这场拍卖会上的拍品编号为145,其在当时由威廉·理查德·汉密尔顿(他是埃尔金勋爵的第一任私人秘书)所拍下,在威廉·理查德去世后,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遗产,这尊头像也是其中之一。

1953,该头像被威廉的后代租借给了大英博物馆展览,其租借时间至1976年结束。

1976年7月,由这尊托勒密女王的头像被送到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当时的拍品编号为520,最终由来自纽约的一位名为阿里尔·赫尔曼的藏家购得。

1980年代初,该头像又被阿里尔·赫尔曼出售给了伦敦麦卡尔平画廊,其直到1985年至1986年左右,被来自纽约的名为托马斯·科尔维尔的藏家收购。

2002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科尔维尔手中收购了这尊头像,这次收购获得了来自社会上的许多资金帮助,其中包括:莉拉·艾奇逊·华莱士的捐赠、波斯默购买基金、康考迪亚·马尔科姆·休伊特·维纳基金会和克里斯托斯·G·巴斯蒂斯的捐赠,以及玛格丽特和小弗兰克·A·科斯格罗夫基金。

关于这尊托勒密王国女王头像的相关数据如下:

时期:希腊化时代

时间:公元前270年至前250年左右

地点:埃及

文化:古希腊

材质:大理石

尺寸:高度为38.1厘米

收藏博物馆及其编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2.66)

展览位置:第162号展厅

图二

图二中是一个罗马帝国时期的六角形双耳玻璃瓶,其整体呈半透明的钴蓝色,包括玻璃瓶两侧的手柄的颜色都是相同的。

这个玻璃瓶的颈部上边沿有凹凸不平的斜角和圆拱形的线条,在各个拱形线条交接的位置有着装饰图案。

瓶颈为短圆柱形,瓶肩被分隔为六角形,瓶体也是六角形的,瓶身肩部像是一个倒扣的半圆,其上面的分隔线条沿着表面向下延伸,而瓶体下半部分的直径则从上往下逐渐变细。

瓶身上的分隔线条在瓶底部位与横向的线条交汇,形成底座的六角形造型。

瓶肩位置有两个把柄,呈扁平状,且两个把柄与瓶口连接处有一个折向外的突出,其下方与瓶颈中间位置连接,整个把柄呈折角状,折角向外凸出,几乎为直角。

瓶身肩部一共有六片棕榈叶的装饰图案,这些叶片与半圆拱形的图案交替出现,这些拱形半圆内部有两个小同心圆、一个位于同心圆中心位置的圆点、一个简单的四臂十字架图案。

在瓶身上被线条分隔的区域有六个,且每个区域内部都有不同的装饰,其分别如下:

1)三行古希腊铭文;2)棕榈叶图案,叶面朝内,叶子下方的两侧悬挂着的卷须形成一个圆环状,并有一串葡萄作为装饰;3)一根常春藤,呈卷须状从这个区域顶部的一角垂落下来,其穿过瓶身上的一个把柄,并有一个双耳大杯挂在上面;4)棕榈树叶图案,其叶面朝外,在树叶下方两侧有一根呈环状的卷须;5)常春藤,呈卷须状从顶角垂落下来,其穿过另一个把柄,并将一个酒壶圈了起来;6)棕榈叶,叶子的正面朝内,其下方两侧分别悬挂着环状的卷须,将一组管状物圈起来。

此外,这个玻璃瓶从其瓶口向下,瓶颈与瓶腹连接处、瓶腹与瓶底连接处,以及瓶底,一共组成四个同心圆,这些圆圈的线条为凸起状。

这个玻璃瓶的瓶腹下半部分、以及其瓶底都有破损,在瓶肩的下边缘位置破了一个洞,其中瓶腹有三个被线条分隔的区域的下半部分是缺失的,且瓶底也有一半多因破损而缺失。

玻璃瓶身上有淡淡的虹彩,其玻璃内部存在少数气泡和黑色点状物物,此外,还有一些颜色比较暗淡的凹坑,以及呈奶油状的棕色风化斑块。

根据考古检测,这个玻璃瓶的肩部及以上部分、瓶腹主体部分、以及瓶底部分,是分别在模具中吹制而成的,之后又连接在一起成为整体。

瓶身上的铭文内容以古希腊文字记录,其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埃尼翁创造了[我/它]”,括号里的内容是考古学家们根据上下文结合后解读的,其原本的文字已经消失。

根据记载,这个玻璃瓶于1876年,由路易吉·帕尔马·迪·塞斯诺拉在塞浦路斯戈尔戈伊附近的波塔米亚遗址进行发掘是发现,并在当时被其本人所收藏。

1879年之前,该玻璃瓶被一位名为朱尔斯·沙尔维的藏家从L·P·迪·塞斯诺拉手中收购,并被安置在朱尔斯在法兰西岛勒佩克小镇的家中。

1881年,其又被朱尔斯出售给了亨利·G·马昆德,同年,马昆德将其捐赠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关于这个古罗马时期的六边六角形玻璃瓶的相关数据如下:

时期:罗马帝国早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文化:古罗马

材质:玻璃

尺寸:高度为14.2厘米,瓶腹直径为8厘米,瓶把手之间宽度为7.2厘米,

底座直径为3.8厘米

收藏博物馆及其编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81.10.224)

展览位置:第166号展厅

图三

图三中是一尊古希腊时期的狮子大理石雕像,其造型精美、样子惟妙惟肖,呈现出一种捕食、攻击的姿势,且整座雕像保存比较完好,只有少部分破损和缺失。

古希腊时期,狮子的形象经常会出现在墓碑浮雕上、或者作为雕塑矗立在大型墓碑两侧,具有守护墓主人的作用。

与许多古典希腊时期的艺术品一样,这尊雕像也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被运到了罗马,成为装饰这座古代城市的雕塑之一。

根据博物馆中的记载,这尊狮子雕像是在罗马市特拉斯提弗列区的波特塞门附近发现的,并由当地一位名为埃托雷·扬多洛的藏家收藏。

1909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E·扬多洛手中收购了这座雕像,此次收购获得了詹姆斯·勒布的捐赠和罗杰斯基金提供的资金支持。

关于这尊古希腊时期的狮子雕像的相关数据如下:

时期:古典希腊

时间:公元前400至前390年左右

地点:罗马的特拉斯提弗列(第13个区)的波特塞门附近

文化:古希腊

材质:帕里安II型大理石

尺寸:高度为79.4厘米,长度为161.3厘米

收藏博物馆及其编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09.221.3)

展览位置:第156号展厅

·以史为鉴,读史有感,欢迎交流!

参考资料:

约翰·马歇尔于1910年发表,“古典艺术系列:1909年收藏品IV,大理石雕塑”,摘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简报。

保罗·赞克于2022年编著,“来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具有古希腊丧葬传统的墓碑”。

杰罗姆·M·艾森伯格于2002年编撰,“博物馆新事件:托勒密女王的古代石雕头像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

赫尔穆特·凯里莱于1975年著作,“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人物肖像”。

安东·基萨于1908年所著,“古代的玻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