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年末,毛主席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仍然坚持要为一桩36年前的旧案平反。这个案子由于牵涉到叶挺、项英等革命先驱,因此进展一直缓慢。但毛主席对此案高度重视,甚至特别指出案件可能与项英有关,敦促相关部门加速处理。
直到1976年4月,在毛主席逝世之后,有关部门才正式发布通知,为高敬亭正名,恢复了他革命烈士的荣誉。
高敬亭是一个出身于河南省某县城贫苦农家的孩子,家中排行最小,虽然曾有机会接受些许教育,但生活的重压使他早早辍学,跟随父亲务农和从事屠宰工作以补贴家用。地主的剥削让他内心深处一直寻求改变。黄麻起义的军队的到来,为他指明了方向,他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鄂豫皖地区,高敬亭以其出色的战斗表现和领导才能,迅速在红军中崭露头角。当红四方面军主力因反“围剿”失利而撤离后,高敬亭受命留守,肩负起重建红二十五军的重任。他成功聚集了散落的红军力量,更在红二十五军转移后,按照省委的指示,独自肩负起重建红二十八军的使命。
在孤立无援、缺乏上级指导的情况下,高敬亭以出色的组织能力,成功地将边区的红军力量整合起来。红二十八军的成立,为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火焰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高敬亭以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领红二十八军在大别山地区与敌周旋。尽管敌我力量悬殊,但他总能利用地形和战术,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蒋介石对高敬亭的威胁日益增大,甚至动用了数十万大军进行围剿。
在这期间,史玉清与张富的介绍下,与高敬亭结为了革命伴侣。尽管婚后高敬亭常年在外征战,夫妻俩真正相聚的时光寥寥无几,但他们的感情却愈发深厚。在这短暂的相聚中,史玉清为高敬亭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为高玉凤。
1938年春,高敬亭以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的身份,率领部队挺进了战略要地皖东、皖中地区。这里不仅是日军控制华东的关键通道,更是抗日战场的前线。深知责任重大的高敬亭,带领部队展开了一系列战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巢县蒋家河口的伏击战中,他利用地形和日军的轻敌心理,指挥部队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场战斗全歼了日军守备队,更打出了新四军的威名,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高敬亭提出了“小分队、大作战”的战术思想,并成功地将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在合肥、六安等地区,他率领的第四支队多次以少胜多,重创日军精锐部队,短短数月内就消灭了2300多名日军,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进行,新四军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军部新派来的干部郑位三和戴季英与高敬亭之间存在着历史恩怨和理念分歧。这些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团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敬亭作为四方面军的老将,在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受到了张国焘的影响。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他延续了一些张国焘时期的错误路线。由于他没有像许世友等人那样在延安接受中央的帮助和教育,所以他的思想一时间没有及时调整过来。
尽管如此,高敬亭对鄂豫皖和红军的感情依然深厚。他是一位立场坚定的同志,始终心系革命事业。来到新四军后,他多次提出希望回到大别山、恢复根据地、壮大部队的建议。这些建议完全是出于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当时长江局在王明的把持下,“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声音占据了主流。王明对高敬亭坚持保留大别山根据地的提议进行了批评和呵斥,甚至发出了“不许在大别山留一兵一卒”的命令。他还下令部队主动撤出根据地,并派出大量党员和干部去帮助桂系部队改造基层组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敬亭对王明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和困惑。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部队和根据地,而去帮助过去的敌人发展他们的部队。
1939年初春,新四军第四支队部分官兵的叛变事件对新四军的士气造成了打击。新四军军部迅速展开反杨、曹斗争,矛头直指团长杨克志和副团长曹玉福。但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最终波及到了第四支队的司令员高敬亭。
部下高级指挥官的叛变,无疑让高敬亭背负了沉重的责任。项英竟然提出要将高敬亭枪毙,并且向上级发出了请示电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份电报不光发送给了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还发给了国民党的领袖蒋介石。这无疑给整个事件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蒋介石对共产党的部队始终心存芥蒂,看到这份电报后可谓是喜出望外。
要知道,国民党曾经对高敬亭开出过巨额悬赏,却一直未能得手。如今,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蒋介石毫不犹豫地批复了项英的请求:同意枪决高敬亭。
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却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回电指示项英采取一些过渡性的措施,并计划派遣得力干部到第四支队工作,以稳定局势。同时,中央也表达了对高敬亭的关切,希望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项英枪毙高敬亭的决心似乎异常坚定。他再次向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强调已经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这一举动将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
当毛主席看到这份电报时,他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怒。他明确表示:高敬亭绝对不能杀!并在中央内部统一了意见,计划安排高敬亭前往延安学习,以期在未来能够重新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在未得到中央和毛泽东的明确回复之前,项英等人擅自作出了决定,将高敬亭枪决。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中央权威的严重挑战,也是对革命事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毛主席得知高敬亭被枪决的消息时,他勃然大怒,严厉斥责了新四军的相关领导。叶挺、项英等人虽然事后做出了自我检讨,但高敬亭这位具有高超指挥才能的将领却再也无法回到革命队伍中了。
高敬亭的离世不仅让他的家人陷入了悲痛之中,更让他的妻子史玉清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史玉清在高敬亭被错杀后也被开除了党籍,但她始终坚守着对革命的信念,努力地工作着。直到1942年,她才重新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再一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敬亭和史玉清的女儿高凤英在小时候并不知道父亲已经离世,更不知道他是如何离世的。史玉清总是以“你现在还小,以后再讲吧!”为借口,避免向女儿讲述这段悲惨的往事。她担心女儿知道父亲是“反革命”后会受到心灵的创伤。但史玉清本人却一直希望有朝一日组织上能正式为高敬亭平反昭雪。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内开始搞甄别平反工作。史玉清看到许多同志都得到了平反,心中不禁燃起了希望之火。她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为高敬亭平反。
但信件并未能顺利到达毛主席的手中,而是被转回安徽省委。最终,她甚至被一个女秘书在电话里训斥了一顿。这件事情也就此不了了之了。
1975年1月10日,高敬亭的女儿高凤英鼓起勇气,决定给毛泽东主席写信。她在信中恳请党中央能够澄清她父亲高敬亭被杀的真实原因,并希望能为这段历史做出一个公正的结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的毛泽东,身体日渐衰弱,但他的头脑依然清晰。当他看到高凤英的来信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深知,高敬亭的案子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名誉,更关乎党的历史和公正。于是,他批示给汪东兴,建议中央军委重新讨论高敬亭一案。
197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了一份文件《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这份通知充分肯定了高敬亭“功大于过”的历史贡献,还彻底推翻了过去强加在他头上的“反革命”、“反党反中央”等不实罪名。
平反的消息传开后,高敬亭的家属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激动。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公正的结论,为高敬亭洗清了冤屈。1980年4月,高敬亭的家属在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前往合肥青龙场寻找高敬亭的遗骨。
毛主席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位英勇将领的遗骸。为了纪念这位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将领,合肥市烈士陵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安放仪式。
参考资料:
高敬亭从“肃反”中制造冤案到自己含冤被杀的高级将领 档案广角 2016
高敬亭被错杀的前前后后 党史博览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