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为小红书的「蘑菇街」,选择在小红书做MCN生意|36氪专访

36氪 2024-11-08 19:00:21

作者|李小霞

提起蘑菇街,你会想起什么?在今天的电商江湖里,这可能已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

2011年,在淘宝工作六年的陈琪,效仿马云卖掉杭州房产,与浙大的好友一起创办了蘑菇街,主要做电商导购生意,三年后因增长过于迅猛被淘宝封杀外链,于是开始了转型之路,尝试过海淘、品牌特卖、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多种生意模式。

走过的路上,长出了拼多多、小红书、抖音电商,从结果来看,最早涉足的蘑菇街在外界看来一直为别人做嫁衣。36氪曾经将这个问题抛给陈琪,他表示:“我们创新总是比别人快那么6个月,但那个场景里面的创新,很难形成壁垒。但也因为持续创新,我们能活到现在,同时期的公司差不多都没了,你要是不创新的话,可能都活不下来了。”

曾经陈琪对蘑菇街也心意难平,但这几年他不再纠结于此,将重心放至人工智能以及投资方面,在他的主导下,蘑菇街孵化了AI商拍工具WeShop,投资了AI全链路营销公司奥创光年以及细胞肉公司极麋生物。2023年3月他卸任了CEO一职,交班给蘑菇街业务总经理范懿铭。

今年,蘑菇街开始探索自身平台之外的新生意,其中之一就是在小红书做时尚达人的MCN。本该成为小红书的蘑菇街,怎么挖掘小红书上的机会?近日36氪与蘑菇街CEO范懿铭聊了聊,以下为对话节选(经编辑):

做小红书是在发挥蘑菇街擅长的能力

36氪:为什么选择做小红书?

范懿铭:实际去年下半年,在讨论今年战略的时候,我们就准备要探索蘑菇街平台之外的新生意。当时确定了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做人相关的生意,一个是品牌的生意。当时决定的时候,进入我们视野的平台很多,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我当时定了一个方向,不能什么都做。蘑菇街擅长的是内容+电商,选择具有内容基因的平台会更适合我们,所以最终定下了小红书和抖音,在小红书做时尚达人的MCN,在抖音做时尚品牌的代运营。

36氪:你们做小红书的优势是什么?

范懿铭:说实话,这几年蘑菇街面临的都是巨无霸平台的竞争,在规模上无法比较,所以我们一直以服务型平台自我要求,整个运营团队要有平台思维、也要有机构的服务能力,说白了就是要让主播和商家在蘑菇街平台最省事、最省心。

现在很少有平台运营像我们这样在直播电商上做到事无巨细的。从招商、选品、排期到助播基本上我们都在做。我们现在2个VP也都撸起袖子在做很一线的工作:谈主播、跟场、选品、商家履约,从头跟到尾。不这么去干,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前期的积累,我们团队做小红书非常舒服,而且涨得很快,10月拿了小红书服务机构第一。

36氪:什么样的成绩能拿到第一?

范懿铭:10月我们单月孵化了9个首次达到50万的主播,小红书当前追求的是更多达人能够变成有可观销售的主播,希望机构更多去孵化一些没有做过直播的达人,而不是只追求一两个能够破亿的主播。我们10月达成了9个,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但对别人来说不一定简单,因为和时尚博主合作,其实和普通的叫卖式、搞搞营销套路不太一样。我们第一个签的小红书主播,她之前自己播的时候10万、20万,跟我们签约之后每一场基本上都是double,播到第七场销售额就破100万了,现在单场已经过了两百多万了。

36氪:今年计划签多少?

范懿铭:我们签达人会分两种情况,今年大概有10到20个是重点孵化的,每个人会有独立的人设规划、专门的直播间,配有专门的运营团队、中场控,还会有上百个轻孵化的主播,我们更多做供应链选品和内容脚本的输出,相对来讲会轻一些。因为有些很多做的不错的小红书博主不在杭州,重度的异地合作也不是很方便,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轻度孵化的模式,效率也还不错。

36氪:你们做小红书有没有一些可以分享的方法论?

范懿铭:首先在筛选达人上,需要有一定的粉丝基数,只要超过2万,基本上就在我们视野范围内。然后根据账号的属性、标签,以及互动和点赞,来判断这个达人够不够垂直,有没有一定的体量基础,以及跟粉丝的互动关系是否健康。

再就是看主播对于做直播这件事情的敏感度、意愿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这个达人只发过图片没有发过视频,不能说她百分百做不了直播,但在小红书已经推了这么几年短视频的情况下,她都没有做短视频,证明了她对于动态镜头上的表现还是没有很强的自信。

第二是内容能力。我们签约的小红书达人通常有两类,一种是生活方式博主,她过去发的内容更偏向生活方式,类似Vlog的形式,我们会把内容向垂直种草的方向逐渐去调,逐渐将生活方式内容和种草内容比例调到7比3左右。还有一种是只发种草的专业达人,会导致亲和力偏弱,粉丝粘性不太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给她增加生活方式的创意性内容,要让粉丝慢慢感受到她的生活状态,让粉丝不仅认可她的专业,也喜欢这个人。我们这些验证下来非常有效。

第三就是选品搭配。我们基本上签的都是以服装销售为主,服装本身是电商的第一大品类,而且我认为小红书在这么多平台里面,最有竞争力的就是设计款时尚女装,而蘑菇街也积累了多年的时尚女装供应链资源。。所以从选品角度来讲,首先要找在小红书里面最有优势的产品,然后就是把我们日常积累的选品和搭配的能力叠加在直播运营中。

当然还有就是一些直播营销玩法,给朴实无华的直播加上一些调料。

你在努力,就不会焦虑

36氪:做小红书等于发挥了你们擅长的事情,那商业化上的考虑呢?

范懿铭:过去十年纯互联网模式的增长,其实都不讲利润,而是讲规模的,到最后只有做到接近垄断才能有利润。蘑菇街融资额、用户规模都无法和淘宝、拼多多这些巨头掰手腕,所以我们做新业务还是返璞归真,回归生意的逻辑。今天我们刚刚进入新平台,一下子就有很大规模,我认为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希望初期可以选择最适合我们得赛道投入,在平台稳固好自己的定位之后,有稳定的利润即可。

然后随着这个平台的发展,逐渐把规模再放开。我们今年的KPI就是成为小红书头部MCN,没有给团队太大要求说现在就要赚很多钱。但我相信到明年7月份,蘑菇街应该在小红书头部机构之列。只要是站稳了这个位置,你就放心跟着平台的发展去增长。

现在看起来(进入前10)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我们具体要做多大规模,其实是比较难预估的,因为目前没有基数,怎么去定团队目标呢?你定的太低了,团队会觉得太容易完成;定的太高了,团队没那么明确的数字概念。当然蘑菇街主站还会定明确的季度和年度目标,但对于新业务来讲,我们是以月为单位。比如说第一个月要签多少主播,有多少销售规模,需要有单场能够达到一定量级的标杆,这样也便于我们去撬动更多的新主播。

36氪:听你刚才说下来,其实是比较顺畅的一个过程。中间没有一些挑战吗?

范懿铭:我觉得就规模而言,挑战就是小红书有多大程度放开直播业务这个事情。

小红书目前1.2亿的DAU,已经是具有很强壁垒的平台了。小红书电商能做到多大规模,完全取决于平台对于电商业务做出多大程度的放开,愿意把多少自然流量开放到直播里。对于一个1.2亿DAU有购物心智的社交媒体来讲,我觉得几千亿规模肯定是没问题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那么关注预约,就是因为当前小红书的购买用户私域流量占比较高,公域流量进来购买的客户没有这么多,所以达人一定要非常认真地去做笔记内容为直播预热,开播频次不能拉太高,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稳健的运营方法,没办法短时间做到爆炸式增长。但我非常能理解小红书对待内容和电商的视角,毕竟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36氪:你们现在有焦虑的事情吗?

范懿铭:首先我们要客观看待目前的大环境,看待互联网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这个现实,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且必须在擅长的事情上努力。只要做擅长的事情,哪怕短期没有所谓的爆发性、规模性增长,但只要我认为这件事是对的,团队也很支持我,我觉得就不焦虑。

什么情况下会焦虑呢?是你看到大环境不好,但是你又找不着你认可的事儿做。如果今天我们用短期主义、机会主义的思维去做新业务,哪怕短期看到效果,但因为这个事儿不是你热爱的、擅长的,长期也不见得有好结果,我觉得早晚也会焦虑。

今天蘑菇街确实面临很大竞争压力,跟淘宝、抖音这样的平台竞争很难,主播也会有生命周期的问题存在,我现在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们正在往新的、对的方向上努力。今天这个大环境下,只要在对的方向努力,就不要焦虑。

还是要做fashion的事情

36氪:你们现在和小红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范懿铭:我们的同事经常去上海拜访他们,他们也时常会过来和我们交流一些做直播的经验心得。因为当前小红书在做的电商业务,也是我们当年走过的路,同时,他们也认为蘑菇街在时尚达人做直播这件事上有成功经验,所以特别希望我们去孵化小红书的直播达人。

蘑菇街在小红书还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机构。因为对于时尚内容和和时尚电商都比较擅长,我感受到双方的团队彼此是互相需要的,也是非常互信的。

36氪:做小红书,和主站的一些业务会有关联吗?

范懿铭:蘑菇街拥有大量的时尚女装供应链,供给蘑菇街的主播在上面选品直播,但我们供应链能力实际是溢出的,所以最初我们就觉得应该把自家这个供应链能力带到其他平台上,也为其他平台的主播服务。

我们现在小红书的博主合作的货盘,一部分是蘑菇街的合作商家引入小红书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小红书的商家选品池里面去选。一直以来小红书的内容达人生态都很丰富,但是商家生态相对较小,你可能会看到一部分主播的商品会有点雷同,所以时尚女装供应链是蘑菇街的优势。

36氪:蘑菇街曾经被看作最有希望成为小红书的,但这几年似乎有点沉寂,你们有一些新动作吗?

范懿铭:当前的大环境所有平台的用户规模都很难增长了,而且我们的用户也会被巨头平台卷走,但我们却很难卷走巨头平台的用户,因此我们的用户是有天花板的,用户不能增长,我们就增长品类。所以这三四年我们开始拓品类,包括疫情期间我们也拼命帮主播去找食品、饮料、大健相关的一些品类,以前你在蘑菇街上看不到服饰以外的品类,但这几年蘑菇街的标品品类增长非常快。同时,我们的客单价和转化率也一直在提升。

所以说在一家公司,在我们认为可行的战略里面,大家努力的执行到位了,就OK了。

虽然听起来有点偏防守策略,但是在战略要求下,我认为这几年整个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都不错。我也会听到外部质疑,蘑菇街这几年怎么不投广告了,宣传也少了。因为在这种大环境下,新客获取的投产比越来越低了,我们花费越多越影响公司经营。所以我们更多在修炼内功,把主播和商家的服务做得更好一点,把团队的作战能力提升。这样在进入新业务的时候,团队就已经准备好了。

新的动作包括我们一直在聊的小红书时尚主播MCN和抖音时尚品牌运营,还有我们去年上线的AI模特业务Weshop,目前这项业务在全球也已经有近100万的B端客户了。

36氪:你们去尝试MCN新业务,是证明自己没有躺平,还是说会有一些野心?

范懿铭:我们18年上市时,有一个mission叫make fashion accessible to everyone,希望通过内容加电商,让每个女孩子都获得触手可及的时尚,也明确了科技是我们的能力,fashion是我们的赛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会有一些非常热爱fashion的同事抱怨,感觉电商行业大家一直在卷,卷到最后都在追求数字化的高效,fashion的东西,平台和主播关注的越来越少了。

所以今年我们思考这几个新业务,不只是要证明我们没有躺平,更重要的是对我们mission的坚持。经过一个季度的业务探索。今年年中我跟大家明确说无论是孵化主播还是品牌,我们更擅长做fashion这件事,因此我们聚焦围绕fashion做业务,整个团队心气就不一样了。

回到我们的mission,让每个女孩都享受时尚这件事儿,是不是一定只能通过蘑菇街一个具象化的产品实现呢?不一定。如果今天我们在小红书里面跟很多时尚博主合作,我在抖音里面跟很多时尚品牌合作,通过内容能力、直播运营能力、marketing能力、AI的能力,蘑菇街让更多女孩子享受到时尚了,是不是也是我们mission的一种体现。

我跟团队在沟通这个事情的时候,大家是非常支持的。我觉得我们又回归初心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