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集体唱空中国,中国10万亿救市?央妈出手,推出八条措施应对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4-09-26 02:23:05

近来,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持续加剧,外国资本对于“唱空”“做空”中国市场的操作亦呈现出日益频密之势。

下调中国房地产业评级,美国资本集体“猎杀”中国概念股,对冲基金的投资者预期人民币汇率下降。

美国的目的是挑动中国市场的不稳定,让中国在货币政策上向美国妥协。

中国为稳定市场,将要出台10万亿救市,刺激经济发展规模?9月24日,央行等多个部门重磅发声,提出了应对措施。

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救市?中美的下一步动作将是什么?

外资“唱空”中国现象

近年来,外资"唱空"中国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金融市场上,也反映在各大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的评估中。

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凯尔·巴斯公开表示看空中国房地产市场,预测其将出现崩溃。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也对中国经济表示担忧,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比1990年代的日本更为严峻。

2023年,高盛集团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引发市场波动。摩根士丹利也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问题。

这些声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导致一些投资者对中国资产持谨慎态度。

国外机构对中国经济的评估呈现出复杂的态度。世界银行在其2023年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将保持4.5%的增长率,虽然低于往年,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较高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中国经济有望在2024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

但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表示担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中国需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生产力增长放缓等结构性问题。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则强调,中国需要加快经济转型,以维持长期增长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最近的决定更加引人注目。2024年4月,惠誉维持了中国的A+主权信用评级,但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惠誉指出,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困难。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中国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增长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外资为什么集体“唱空”中国?

原因分析

当国际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公开表示看空中国经济或特定行业时,往往会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例如,2021年,美国著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司针对中国教育科技公司好未来发布做空报告,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并引发整个教育科技板块的大幅下挫。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个别公司,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市场信心受挫。

更严重的是,这种市场动荡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当股市大幅波动时,企业融资成本可能上升,投资者信心可能下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活动。

其次,外资“唱空”行为可以被视为给中国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影响市场情绪和国际舆论,一些国际机构和投资者试图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方向。

例如,一些机构频繁提出中国需要加快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放松资本管制等建议,这些建议背后可能隐含着特定的利益诉求。

一个更具争议性的观点是,一些外资唱空行为可能旨在迫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对美国妥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美元霸权受到了一定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分析认为,通过做空中国资产,制造市场波动,可能迫使中国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间接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

例如,当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中国可能被迫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或者调整利率政策以稳定汇率。这些举措可能会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间接有利于美国维持其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

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怎样的?中国会向美国妥协吗?

中国的货币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立场源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总基调是"稳健",既不过度宽松,也不过度紧缩,旨在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风险防控等多重目标。

但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与国际市场完全隔绝。中国央行在制定政策时,也会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动向。

例如,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央行虽然没有跟随加息,但也通过其他方式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转向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挑战的市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各类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市场参与者更加多元化。沪深港通、债券通等机制的推出,大幅提升了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

但是,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内部依然存在某些深层次矛盾,例如直接融资渠道占比不高,实体单位获取信贷支持主要依靠传统银行业务供给等。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够均衡,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有待改善。

此外,近期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以及绿色金融的快速崛起,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向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面对大量外资的“唱空”行为,中国推行出了新的政策应对。

中国的应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提出的"10万亿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刘世锦建议,中国应该在未来2年内,投入约10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

该提议的主要理念在于,借由实施巨额资金注入计划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强化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素质培养力度,以此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攀升,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优势地位稳固。

刘世锦认为,这种投资不同于传统的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投资,更注重提升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随后,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以及证监会重磅发声,发表了八条政策。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

中国会依据中国发展现状制定出最适合中国的政策,而非一味的为一些国家随意发放国债的行为买单。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调整。

未来,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结语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市场趋势的不确定性无疑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供应链重构、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都为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数。

虽然短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只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变局中开创新局,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2024年6月21日——再次逼近7.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年内新低点,下一步怎么走

1 阅读: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