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压的标准中,有一种叫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也就是收缩压高即≥140mmHg,舒张压正常即<90mmHg,脉压差超过50mmHg。我们通常也称之为,高压高,低压不高或正常。
为什么会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也称为高压,当心脏左室收缩时血液经过主动脉流入身体大循环系统时产生的最大血液压力。它反映了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和主动脉及大血管的弹性状态。收缩压的正常范围为90-139mmHg。
简单的说,收缩压与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大动脉血管弹性有关。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心室的收缩能力和血管的弹性均处于正常状态,对收缩期的血压影响不大。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心室的收缩能力减弱和血管弹性下降,导致收缩期血压上升。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据统计在老年人的高血压中约有60%~80%的人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对于只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很多人不以为然,错误的认为只有高压高没什么大不了,年纪大了这是自然现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高压高危害很大,长期收缩期血压高,可明显增加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和终末肾病的风险。
国外有学者对5727人随访观察20年,结果发现,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明显高于舒张压,并发脑卒中、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
我国北京阜外医院报告117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其中并发脑卒中者占41.9%,心肌梗塞32.5%,心力衰竭28.2%,肾功不全57.3%,其发病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高血压。
还有一些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的几项并发症,最常见于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生缺血性中风。
因此,对于收缩期高血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合理的控制血压。
据试验显示,收缩压每下降10mmHg可使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分别下降30%和23%。
什么程度需要药物控制血压?
收缩期血压高于多少,我们需要药物控制血压?这是每个患者关心的问题。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的推荐,当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60mmHg,可不用药物,生活习惯积极干预;当收缩压150~179mmHg,可用小剂量降压药;如果收缩压≥180mmHg,需将要药控制血压。
降低收缩期高血压哪些药物合适?
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老年性高血压,我们首选地坪类降压药。
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脏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脏和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浓度,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动脉血管,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使血压降低。另外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供血保护缺血心肌细胞,发挥抗心绞痛的作用。
地平类降压药具有扩张动脉血管和外周血管,来达到降压作用。因此,很适合老年性因血管弹性问题的收缩期高血压、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及周围血管性疾病患者。
其次,可选择利尿剂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引达帕胺等,对代谢影响小的药物,适合老年性高血压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对于有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首选洛尔类降压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罗等。但是对于单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建议服用洛尔类。
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
总之,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血压波动规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合并症情况及其他危险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可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