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版”靖难之役“起因探究,蒙元帝国惨烈的皇位争夺战?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4 02:22:59

今天继续聊“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出现了两个皇上,上都一个皇上,大都一个皇上,两个皇上都觉得自己是合法的,谁都不服谁,干起来了。

这场仗对元朝影响极大。往小了说,关乎到帝王之位到底在哪一支里,继续往下传,虽然无论怎么传,都是真金系。

而往大里说,关乎到元朝政治生态中的蒙古势力和回回势力的衰退;再往大里说,两都之战导致的战乱,席卷了几乎大半个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到了极点,各地小股起义开始此起彼伏,是元末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导火索。

所以,这么重要的一场大战,有必要说细一点。

今天,我们先说这场仗的主人公——两位武宗后人的大致背景。

起因-兄终弟及惹的祸

元朝第三位皇上——海山,因为大都之变,决定和自己的弟弟寿山兄终弟及。但这个海山当了大概两年皇上,政局一平稳之后,其实起过小心思,他想传位给自己的长子和世㻋。当时,元武宗身边,有不少亲信,看出了皇上小九九,于是大拍马屁,纷纷进言说自古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名不言顺啊。

那这马屁就拍到武宗心里头去了。所以他派人去找丞相,探探口风。丞相当时在打猎,说了:“找我什么事儿?”

武宗派过去的人便说:“建储议急,故相召耳”

那丞相直接就傻了,说:“建什么储?不是早都定好兄终弟及吗?现在是要反悔了是吗?”

武宗的人便说:“ 父死子继,古之道也,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这太不汉化了,而且如果后面寿山违约,“能保之乎?”

丞相义正词严,直接掀了桌子,他断然回答:“在我不可逾!”

只要我当丞相一天,就绝不答应你们这帮人乱搞,“彼失其信,天实鉴之”,你们想不守信用的话,那势必再起兵衅。”

总之,无论是丞相的坚定,还是因为迷信,担心违约招致天罚,元武宗最终打消了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念头,仍选择如约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元仁宗寿山。元武宗1307年即位,1311年,因为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就挂掉了,总共才当了4年皇上。

跟着,元英宗寿山正式登上皇位。仁宗一继位就做了一件很不仁义的事,他把那前面的那几个怂恿元武宗不要兄终弟及的马屁精全部宰了。然后,他做了一件更不仁义的事。

继位后的第四年,他不装了,直接摊牌说:“我准备违约,我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不会再把皇位还给武宗后人了。”

1315年年底,元仁宗正式册封武宗长子——和世㻋为周王,命其出镇云南。这是发配了啊。

仁宗下诏曰:“给你三个月时间,次年三月之前必须离开大都。”

朝廷中有个太傅就看不下去了,他说:“皇上,这就不厚道了。“

“兄弟揖让,古所罕见”,那既然人家让了,为什么不把这份好事进行到底呢?

“今议传次,庶全圣德。”但元仁宗根本听不进去。

“上不用其言”

回过头来说说那个本来应该是太子的和世㻋,他现在很郁闷,被发配到云南去了,心里恨得要死。出发之前,他问仁宗讨了个赏,要一件盔甲。

元仁宗批准了。但没想到的事,和世㻋派人去取盔甲的时候,居然拿的是忽必烈生前的御用铠甲。这个东西只有皇帝御驾亲征时才能披上,这是规矩。

所以当时管仓库的一位姓韩的总管就对派来的人说:“这个铠甲我不能给“,和世㻋派来取甲的人,官职是“武备卿”。

理论上是这个韩总管的上司。面对下属,武备卿非常蛮横。说:“我不拿走,我就看看。”

但一看,”及见既持走“。

立马抱着铠甲就跑。那韩总管肯定不能答应啊,马上大喊:“卿违制!”

然后上前抢夺。两个人抢来抢去,最后韩总管拿到盔,武备卿拿到甲。

吾辈卿说:“你把头盔给我。”

韩总管大哭着说:“我头可得,死不可得。”

无奈,武备卿只能把这幅不完整的,缺了头盔的铠甲送到和世㻋处,并送其上路。

和世㻋是3月份离开大都。但其实他根本不想走,所以走了八个月,磨磨唧唧才刚到延安。16岁的和世㻋,越想越气,越想越窝火。

所以一怒之下和当地一帮元武宗的旧臣造反了。

这场兵变从关陕波及到甘肃和岭北行省。岭北行省的丞相甚至把旧都和林给拿了,对仁宗派系的官员大杀特杀。

这么一来,大都里的元仁宗就坐不住了。决定兵分两路平叛。让二皇子远赴漠北,自己则御驾亲征去搞定和世㻋。

然后前面我不是说过,皇帝御驾亲征可以批忽必烈的那件御用铠甲吗?所以仁宗就去仓库里拿,一拿发现,怎么只剩一个头盔了,甲呢?那别人就告诉他甲被武备卿抢走,送给和世㻋了。

仁宗大怒,把这个武备卿给杀了。就在元仁宗欲披甲亲征之际,哎这不能叫披甲亲征,应该叫带盔亲征之际,两个方向的叛乱都熄火了。

关陕一带因为叛军内讧。和世㻋无奈只能带着百八十号人一路西逃。历经千辛万苦,最后逃入察合台汗国,寄居在那里。而和林方向的叛乱,史书没有准确记载。

但从当年的受赏记录来看,应该是一位叫做“床兀尔”的钦察人,用骑兵光速平定的。这个床兀尔。有个儿子叫做燕帖木尔。大家可以先记一下这个人的名字,留个印象。因为燕帖木尔就是日后两都之战,大都方面的主角。

好,武宗的长子和世㻋,暂时先放一放。因为他要在察合台汗国待很久,我们把目光转向他的弟弟,元武宗的次子。

他也是个帖木儿,叫图帖木儿。当年元仁宗毁约的时候,把长子和世㻋发配到云南,却放过了次子图帖木儿,让他留在了大都。为什么呢?

因为太小了。当时图帖木儿才七岁。所以当自己的哥哥和一众武宗旧臣,在外面搞得天翻地覆的时候,图帖木儿啥也不懂,啥也没有参与。

在大都里,岁月静好。仁宗也没拿他怎么地。但仁宗本身也没当几年皇帝,满打满算,9年。

他的儿子英宗继位后,图帖木儿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因为英宗17岁继位,图帖木儿16岁,两人年纪相当。所以英宗怎么看图帖木儿怎么闹心。

1321年,元英宗继位后才一年,就随便找了个罪名,把图帖木耳流放海南。好,两都之战中,两位武宗后人的背景大概就是这样。下面聊一下这两位是怎么从背景走向前台,拉开两都之战的大幕的。

发展-主角们开始登场

大哥出逃他国,小弟流放海南,元英宗舒舒服服地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但可惜,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动到了蒙古旧贵族的蛋糕。元英宗才当了三年多皇帝,就在南坡之变中被弄死了。

元英宗才当了三年多皇帝,就在南坡之变中被弄死了。跟着上来的是漠北宗王泰定帝。泰定帝一上来需要立刻解决三个问题:

元英宗之死,你小子到底有没有参与?

泰定帝的解释是和我没有关系,因为大家看,我把南坡之变,所有的涉案人员全部杀掉了,我是清白的。

第二个问题,你到底是要继续之前元英宗的改革,还是要回到蒙古旧贵族执政时代?

泰定帝的做法是,“这个皇位本来无论怎么顺位,都顺不到我,我当上皇上是个意外。所以我谁也不敢得罪,对所有阵营都进行政治妥协,和稀泥。”

所以我们可以在史书里看到,泰定帝既保留了大量元英宗时期的改革条例,但同时对贵族也相当友善。英宗一朝被打击的贵族,在泰定帝时期很多都平反复职了,并且获得大量的赏赐。而上面的那个图帖木耳也借着春风离开了海南,迁回了本土。

第三个问题,泰定帝是从漠北下来的,在大都其实是没有基本盘的,所以他必须大量启用漠北的私人班子,但这么一搞,必然要挤掉大量武宗、仁宗和英宗朝的旧臣。

所以这三个问题我们连起来会发现,虽然这个家伙年号起的非常好,“泰定”,但实际执政起来恰恰相反,既不泰然,也不安定。

首先,你再怎么辩解,也很难摆脱“合谋弑君”的嫌疑,而且“武仁授受”,皇帝再怎么交接,也是人家“武仁”内部矛盾,你泰定帝既不是武宗后人,也不是仁宗后人,干嘛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你的合法性是有问题的。

其次,你把偌大一个国家当作私人财产,对各方阵营妥协,谁你都不想得罪,谁你都给好处。那请问,国家财政扛得住吗?肯定要爆。

最致命的是,你把自己人全安排了,其他人被排挤出权力核心,那必然引起那些政治失意者的不满。他们留恋于昔日的权势,对眼下的局面长吁短叹,慨叹世事变幻之不易。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恢复曾经的地位和特权,开始竖起了“天下者,我吾皇之天下也”的旗帜,决定秘密拥立海山后人,重新为帝。比如燕帖木儿,他是钦察人,早年跟随武宗镇守边疆。至泰定帝时,官至左卫亲军指挥使。

这个官职非常重要,是元廷侍卫亲军五位之一,掌汉兵万名。同时,燕帖木儿还有一个官职,叫同签枢密院事。按照今天的讲法,所以燕帖木儿是当时尚在朝为仕的官职最高的武宗旧臣,非常自然地成了武宗党的领袖。

至和元年,也就是 1328 年,泰定帝当了 5 年皇帝,转机出现了。他生病了,而且病得非常重。又偏偏在病重之际,到了两都巡幸的时候。泰定帝还必须遵从祖制,由大都出发去上都。

因此,燕帖木儿觉得机会来了。他与人商议

今主上之疾日增,如有不讳,吾将杀诸王,大臣,宣言太子已至,传檄守御诸关,则大事济矣!”

燕帖木儿口中的太子当然不是泰定帝的儿子,而是武宗的次子图帖木儿。那为什么不是长子和世㻋的?因为土铁木耳比较近啊,在江陵(荆州),和世㻋在哈萨克斯坦啊。

那年 7 月,泰定帝果然没有抗住,在上都病死了。8 月 4 日,消息传回大都,燕帖木儿随即起事。

他在兴圣宫召集百官,和一帮卫士兵,“皆露刃”,号召百官一起迎立武宗之子为帝,有不顺者,斩。

那有没有“不顺者”?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少。

燕帖木儿当然没有莽到把这么多人全斩了,但关肯定是要关起来的。8 月下旬,图帖木儿抵达大都,在燕帖木儿等人的拥立下称帝,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

而上都方面,听说北京自说自话弄了一个皇帝出来,也坐不住了。泰定帝又不是没有儿子,父死子继啊,所以上都的宗王大臣拥立了泰定帝的皇子继位,是为天顺帝。

1328 年 9 月,元帝国境内出现了两个皇帝。

天上有了两个太阳,那肯定要干一仗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