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消息,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公司与另一名少数股东同意将银泰100%的股权向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出售。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74亿元,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3亿元。
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研究的刘老实。今天刘老实带大家换个角度看看这次出售案。
阿里银泰“蜜月”十年实际上,银泰百货被卖一事,并不是因为银泰百货的业绩太差,反而还出现高速增长趋势。2023年财报显示,银泰经营着59个百货店和购物中心,销售额达到315亿元,其中线上销售占比为25%。
实际上,这与阿里这首大船面对激烈的电商竞争,选择舍车保帅的战略调整有关。早在今年2月,阿里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对外明确回应: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不是阿里的核心业务,对这类业务进行退出也是合理的做法,但这需要时间,根据市场情况慢慢来实现。这被看做是阿里对非核心资产的出售的重大转变,随之阿里旗下包括高鑫零售、大润发以及盒马将会被卖的消息甚嚣尘上,但一直是唯有进展,直到今天银泰成为了阿里最先变卖的实体零售业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集团从2023年便开始了与银泰百货的蜜月期。2013年5月,阿里巴巴与银泰集团共同打造菜鸟网络;10月,阿里宣布则宣布与银泰百货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线上线下(O2O)的融合;11月,银泰百货参与了天猫双11,并宣布全国29家门店收银台支持使用支付宝钱包付款。
到2014年,阿里以53.7亿元港币对其进行战略投资,正式入股银泰百货,成为位居银泰百货创始人沈国军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2015年5月,时任阿里CEO的张勇担任银泰董事会主席,并于6月30日宣布银泰百货与阿里全面融合。
2016年6月,银泰百货发布公告,称接受了阿里巴巴的换股通知。沈国军家族的持股比例则从21.87%降至17.56%,而阿里通过其间接全资子公司The Libra Capital Greater China Fund Limited 对银泰百货持股,加上时任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和阿里巴巴集团的持股,总共持股比例达到27.90%,成为银泰百货的最大股东。
2017年,银泰百货私有化退市,其也就变成了现在的阿里银泰。2018年,阿里巴巴投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银泰百货彻底被阿里收入囊中。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期,“十年蜜月期”,阿里前后花了两百亿左右投资银泰。彼时,正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势头正猛时,银泰承载了阿里新零售的首个线下业务,也成为阿里新零售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阿里的转型阵痛与战略重构然而当传统电商增长乏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阿里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曾在电商领域一骑绝尘的阿里,如今面临着诸多劲敌的围追堵截。抖音、快手引领的兴趣电商异军突起,凭借个性化推荐与趣味内容,黏住海量用户,重塑消费场景;拼多多携极致低价策略直击下沉市场,大量吸纳原阿里的忠实拥趸,致使阿里的增长步伐陡然沉重,往昔高歌猛进之势不再,市值在2023 年甚至一度被拼多多赶超,陷入增长乏力的泥沼,“船大难掉头” 成为棘手难题。
2023 年 9 月 10 日,这场变革风暴中的关键节点,张勇卸任,蔡崇信掌舵集团董事会,吴泳铭执掌帅印出任 CEO,阿里由此仓促却决然地迈进调整轨道。
实际上,自2023 年起,阿里的战略调整便已在资本层面悄然拉开大幕。在投资领域,减持动作频繁,光线传媒、商汤科技、华谊兄弟等公司股票陆续被抛售;同年 12 月,对小鹏汽车持股大幅削减至 7.5%,成功套现近 4 亿美元;自 2023 年 11 月 6 日起,快狗打车股份也不断被减持,累计达 718.1 万股;到 2024 年 3 月,更是清仓哔哩哔哩全部持股,包括分众传媒、千方科技、居然之家、穗乃果等多家公司股份转入杭州灏月名下,阿里战线全面收缩。
阿里巴巴最新半年报恰似一份战略转型的阶段性总结:截至9 月 30 日这半年,阿里毅然退出多项投资,回笼现金流达 65.09 亿元。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阿里壮士断腕自救,为重新聚焦核心业务、探索新兴增长极腾挪资源。
还有哪些“资产”摆上货架除了已经卖掉的银泰外,阿里旗下控股或持股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鲜生、苏宁易购、丽人丽妆、居然之家等实体零售业务,这些实体零售业务共同构成了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图,涵盖了从超市、生鲜、家电到家居等多个领域。按照蔡崇信所透露出的信息看,上述均有可能成为阿里摆设货架的“商品”。
此外,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去年年底也一度盛传将卖给字节,但以刘老实的观点看,饿了么是最不可能被出售的。尽管饿了么的盈利能力并不大,但它是阿里棋盘上通向本地生活,做好包括即时零售在内的电商本地化的重要棋子,要是饿了么被出售,阿里想吃到本地电商这块香甜的蛋糕就不那么容易了。
反而,像高鑫零售成为下一个被卖的可能性更大。实际上,今年10月下旬,就盛传高鑫零售正积极寻找买家,虽然没有确切消息印证这一传言,但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高鑫零售被卖是迟早的事儿。
前不久, 高鑫零售发布的2025 财年中期(2024 年 4 月 1 日 - 2024 年 9 月 30 日)财报显示,高鑫零售实现营业收入347.08 亿元人民币,税后溢利达 1.86 亿元人民币,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更被视为其被摆上货架前的一次“装饰”。
事实上,2020 年之前,高鑫零售总销售营收稳定在 900 亿 - 1000 亿元区间,净利润也能保持在 28 亿元左右,运营态势平稳。然而自2022 财年开始这一稳定的情况却急转直下,从该财年(2021 年 4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起,高鑫零售净利润大幅下滑,出现 7.39 亿元的亏损;2023 财年虽勉强扭亏,盈利却仅有 1.09 亿元,盈利根基薄弱;2024 财年再度恶化,亏损额度甚至飙升至16.68 亿元,一时间高鑫零售成为了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
就连前不久公布的2025 财年中期财报,很多业内人士都分析认为,高鑫零售尽力实现扭亏为盈的局面,实际上是为在交易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对于这一观点,刘老实也是认同的,这就好比你想卖掉你家的房子,但是你所在小区的房价一直再跌,给你的选择无非就是两条,一是低于小区平均价贱卖,二则是等着小区价格平稳再卖。显然高鑫零售属于后者。
或许高鑫零售被出售的消息,也会今天银泰被出售一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成为现实。这无论对高鑫零售,还是对阿里都将是最好的安排。只是在高鑫零售之后,下一个被卖的将会是谁呢?大家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