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漫话

海贝说文化 2024-09-10 20:14:45

尊师重教漫话

作者:刘殿才

自古以来,凡有知识的人,不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还是政治、理论、军事家,无一不受过老师的教诲和诱导。因此,中外古今都有尊师之风。

我国是礼仪之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尊师风气就已形成。当时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后人尊崇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可见人们对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尊重。

古代学者对教师地位有着详细论述,《礼记 · 学记》中就提出"尊师重教"和"师道尊严"的观点。"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尊重教师,才能重道,才能使人民重视学习,造成整个社会重视教育的风尚。

孟轲引《尚书 · 泰誓》中"天下佑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就是把君和师并列起来看待。荀子在《礼论》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把天、地、君、师相提并论。他还阐述了教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他告诉人们,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尊敬师长,尊敬师长,国家法度就能维护,否则人们放纵自己,法度遭到破坏,国家就要衰亡。由此,他得出结论:"故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据《礼记 · 学记》载,古代天子召见文武百官的礼节是:天子面南而立,臣则面北而朝。但天子对祭祀的主人和师长并不要求他们面北而立,以示"尊师重道"。

至于学生尊师的事例那就更加动人了。宋朝的学者杨时,一次去洛阳理学家程颐处求教,不巧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他不忍心惊动老师,便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时值大雪纷纷扬扬。等程颐醒来,门外已积雪一尺多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师的地位有了更大提高。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倡导"尊师重教",并做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日在给徐特立的祝寿信中曾深情地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三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周总理生前亲自向全国提出"尊师爱生"的口号。

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教授与学者,他们对曾经辛勤教导过自己的老师更是感激和怀念。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教授在一九八0年一月参加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第一天的酒会上,代表国外来的五十多位华裔科学家致祝酒辞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能为人类科学事业做一点贡献,主要是由于国内老师对我们的培养,如果没有国内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我们决不会有今。"接着,他向曾经教过他的北京大学周培源教授行鞠躬礼,并以学生的身份向周教授敬酒,还一再说,请代向其他老师致意。

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当他一九七0年第一次回国时,就提出要他的老师、北京大学的王竹溪教授。当时王教授已被"四人帮"赶到江西某农场"改造",不得不用飞机接他回北京与学生杨振宁会面。

据说,大科学家牛顿在接受英国皇家科学院授予他的勋章时,随即就把金光闪闪的勋章献给了他小学时代的启蒙老师。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名人和科学家们尊师的美德,也说明了教师的职业是何等的重要和光荣。

可以预料,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师法》的颁布实施,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必将大大提高,教师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尊敬和爱戴。

图片来自网络,在此感谢作者。

作者:刘殿才

编辑:海贝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