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朱厚照应州大捷斩首仅16级?未必是被黑,明朝军功制度太奇葩

丰丰谈历史 2024-08-03 10:06:42

正德十二年,蒙古鞑靼部落首领小王子率领号称5万人的大军攻打明朝边境,意图劫掠。

明武宗朱厚照正在寻边,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亲率大军迎战小王子,不仅把小王子打退,而且根据明史记载,蒙古的军队“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

在朱厚照眼里,这无疑是一场值得夸耀的大捷。

他回京之后,还喜气洋洋地对大臣们说:我亲自砍杀一人!

连皇帝都亲手杀敌了,可见状况之惨烈。

可是,在明武宗实录里,却留下了这么一段记载:全军斩首16人。

且不说应州之战是一场胜仗,哪怕是一场大败,对手可是有5万人啊。就连皇帝都亲手砍杀一人,全军怎么可能只杀敌16人?

退一万步说,就算应州之战是朱厚照自个吹出来的,鞑靼部的小王子只是率领5万人在明朝边境附近溜达了一圈,以那个时代的行军条件,非战斗减员都不会只有16人。

所以,很多人觉得,应州之战斩首16人的记载,是史官在抹黑朱厚照。

事实果真如此吗?

01、明朝的军功制度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应州之战明军斩首15人,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武宗实录里。而明武宗实录,是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下一任皇帝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派人编纂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战果是事关在抹黑朱厚照,那也是明朝的事关抹黑的,而不是像很多人一看到抹黑就觉得肯定是明史写的,肯定是清朝人干的。

接下来我们要知道的是,根据明朝的军功制度,斩首16人,并不意味着杀敌16人。相反,斩首16人的记载背后,可能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杀敌数,当然这点明军是无法统计的。

也就是说,明实录里记载的这个战绩,未必是为了抹黑朱厚照。他们可能只是在如实记载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明朝苛刻而又奇葩的军功制度,也就是这个“斩首数”是怎么算的。

在明朝早期,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军功统计还是比较正常的。

例如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我们老说他战功赫赫,但是看他的战绩,是啥时候力挽败局、啥时候救了朱棣,而不是在打仗过程中斩首多少人。

朱元璋和朱棣时代的战役,经常没有详细的斩首数统计,但是朱元璋打跑了元朝建立明朝,朱棣赢了靖难五征漠北。

那时候的明军,统计军功的方式有先登、勇敢入阵、救战友等等,囊括了打仗当中的多方面。

但是这种军功统计方式会带来一个问题,例如说先登,人人都说自己是先登,皇帝和审核军功的人怎么知道谁说的才是真的?

在朱元璋、朱棣和朱瞻基时代,这些皇帝都是亲自上战场砍过人的,手下也都是打仗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武将,想要吹牛逼冒功,自然很难瞒得过他们的眼睛。

可从朱见深当皇帝的成化朝开始,皇帝们基本是养在深宫不懂军事,勋贵武将们又被朱祁镇一波送了不少。

明朝的战报,逐渐变得荒唐起来。

根据明实录记载,成化六年,明军在波罗堡附近和蒙古军一战,斩首仅12级,无任何缴获记载,但之后报功文书上却写着:

事下兵部议升赏,生擒、斩首、当先、阵亡等官军共一万二千八百六人,当升且赏者三十三人,当升者一千四百七十二人,当赏者一万一千三百一人。

这么一战居然要封赏1万多人,这简直是把忽悠两个字写在脸上了啊。

翻看明实录,我们会发现,这样战果和封赏不成正比的战役比比皆是。

明朝大臣都吐槽说:后领兵官所奏有至三四百名者,不在斩馘之列,别立名目,运送神枪,曰赍执旗牌,曰冲锋破敌,曰三次当先,曰军前效劳。冒滥之弊,至斯极已。

意思是,士兵和军官们报功的名目,简直张口就来,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都编得出来。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报的功是假的,但是皇帝没上过战场,监军的太监不懂军事,审核军功的文官也没打过仗,无人可以判断这些报功的说辞是真是假。

有功也不能不赏。

怎么办呢?

文官们坐在朝廷的办公室里,想破了脑袋,想出来一个他们自以为十全十美的方案:按照斩获的首级数论功行赏。

管他什么先登、破阵、救人,全是士兵们的自吹自擂,谁知道是真是假,但斩来的人头是实打实的,谁都没法凭空变出来的,可以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可没过多久,文官们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士兵们会杀良冒功。有的时候交上来的号称是女真的人头,仔细一看可以看出明朝人网巾的痕迹,或者有人会把头发处故意烧焦,好让审核的文官看不出这究竟是不是敌军。

文官们又打了补丁,对于交上来的人头,都要经过严格的核验,人头不完整的不认,有损伤的不认,看不出来明确是敌军的也不认。

这么一来,之后交上去的首级,10个里能通过审核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两个。

02、应州之战战果如何?

当我们知道了明军这荒唐的、以首级至上的报功方式,再回看之后找的应州之战就会发现,斩首16级的纸上记录,并不荒唐。

其一,斩首数并不意味着杀敌数。

在明朝战报上的斩首16级,并不是只杀敌16人,而是之后打扫战场的时候,获得了16个完整的、没什么损伤的、能通过审核的首级。

这对明军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毕竟在战场上两军交战,互相砍杀,能保证战死者头上无损伤,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朱厚照对阵的是蒙古军。

在明实录当中,有蒙古人在打仗之后用套索把战死士兵拖回去,不让明朝割首级的记载。

有种说法是,蒙古军把战友的尸身带回去,可以得到奖赏。

无独有偶,后来的后金军也利用过明军极度重视首级这一特点,带走士兵失身,不让明军报功。

所以,应州之战斩首16级,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在明朝这个奇葩的军功统计模式下,已经不算少了。

要知道明实录里曾有过明军面对蒙古的来犯,只斩首42人,却缴获马匹9002匹的记载。根据马匹的缴获数量可以推测,蒙古军的伤亡一定远大于42人。

同理,应州之战蒙古军的伤亡,也一定远大于16人。

其二,这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很多人一看到双方都是数万大军的交战,很容易就想象出,双方在残酷的战场上拼杀,不死不休,直至一方几乎被打完了,输得彻彻底底,才结束战斗。

这是歼灭战。

可是明朝对阵蒙古军的胜利,大多数是击溃战。

毕竟绝大多数时候蒙古骑兵犯边,不是为了去京城外武装展示一番,也不是为了取代明朝皇帝坐江山,也不是为了抢走明朝的城池和土地。

他们犯边,就是想抢劫罢了。

倘若一路畅通无阻,抢得盆满钵满,那最好不过。

那遇到了硬骨头了打不下来,怎么办?

当然是跑啊。

毕竟对于抢劫的蒙古军而言,硬碰硬血战到底没有意义,他们是来抢劫的又不是来拼命的,而且战场在明朝不再蒙古,他们就算不顾损失地打赢了,也多抢不了多少东西,得不偿失。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蒙古军跑得够快,明军也很难有太多斩获。

明实录里关于应州之战明军伤亡人数的记载,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这场战役双方杀伤的规模不算大:

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明军在应州之战当中,战死52人,重伤563人。

明军统计战死人数,可不需要去审核首级,是实打实在军中统计出来的。

倘若蒙古军队真的是5万军队投入战场,就算他们手无寸铁,仅仅一人一口唾沫,恐怕淹死的明军都不止52人。

明军的伤亡数量,同样可以说明,这场战役规模不大,无论是明军还是蒙古军,都没有将全部的兵力投入战场。

而是很有可能双方的少数先头部队交战,蒙古军被击溃,再一探查发现后面还有几万明军,立马逃之夭夭。

至于朱厚照的亲自杀了一人,有可能是他自个冲锋在前,也有可能是类似把宁王放了亲自再杀一遍的行为艺术。

讽刺的是,就算朱厚照真是在战场之上亲自看了一个人,以明朝奇葩的军功制度,这一个人也不一定能通过审核计入16个首级里……

03、写在最后

看过了明实录里对知名或者不知名战役的记录,我们就会发现,在明朝中后期这套奇葩的军功制度下,朱厚照应州之战斩首15级的记录,实在是明朝的常态,而不是文官们刻意抹黑。

文官们要抹黑的话,不至于把明军阵亡仅52人给记录下来,起码要在后边加个0吧。

这种首级至上的封赏方式,对明军的打仗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那之后明朝的战报变得异常难看,经常一场大战,缴获都有成千上万,摆明了是大胜,可是斩首数却只有几十上百。

这是因为能通过审核的人头不多。

而且明军打起仗来,也变得越来越不注重战略目标,而是抢着要割首级。就算是把敌军打退了,也不愿意去追击,而是停下来割战场上留下尸体的人头。

有的时候敌军甚至会趁着明军在割人头的时候杀个回马枪,把这些已经丢了作战武器正在抢人头的明军打得损失惨重。

毕竟,明军都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不是将领一声令下让士兵们别急着割人头就能起效果的。将将士们拼死打仗,不就是为了搏封赏么。

哪怕是戚继光,也是凭借自己声望很高、治军手腕高超、粮饷充足,又通过多次实践搞出了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报功方式,才在戚家军内治住了这只看人头的歪风。

可是明朝能有几个戚继光呢?

更多的将领,也只能把首级作为最重要的指标。

明军的战斗力,也无法挽回地下滑了。

那么你怎么看这套军功制度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