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票对5票,针对电动汽车,欧盟投票制裁中国,法国带了个坏头

焰墨绘史 2024-10-11 18:26:28

中国电动汽车,这个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已然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也触动了欧洲传统汽车工业的敏感神经。

于是,欧盟委员会祭出了反补贴关税的武器。2024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表决,最终以10票赞成、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提案。

信息来源:《对华电动车征税,欧盟:已获必要支持,仍将探索“替代方案”》,观察者网,2024年10月4日。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贸易战中,法国坚定地站在了支持制裁的一方,并积极拉拢其他成员国,最终促成了这一决议的通过。

法国为何如此积极?而中方又会如何应对?

从汽车强国到落寞旁观者

长期以来,欧洲一直是全球汽车工业的中心,德国、法国等国更是凭借其强大的汽车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强势崛起,欧洲传统汽车巨头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压。

很显然,此次欧盟对华增收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表面是打着维护公平竞争的旗号,实际上,这不过是其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崛起,维护自身传统汽车工业地位的借口罢了。

而在这场博弈中,法国显然冲在了最前面。曾经,法国汽车工业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标致、雪铁龙、雷诺等品牌享誉世界。

可是,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法国汽车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让法国政府意识到,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法国已经落后于中国。

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的利益,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试图通过提高关税壁垒,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甚至,为了挽回颓势,法国政府不惜“拉偏架”,法国总统马克龙,这位曾经高举自由贸易旗帜的领导人,如今却成为了这场贸易战的积极推动者。

可是,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德国就对这场制裁表达了强烈不满。

实际上,德国汽车制造业和中国市场关系紧密,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公开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德国汽车工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德国企业应该与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市场,而不是试图通过贸易壁垒来阻挡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因此,德国政府在投票中旗帜鲜明地投下了反对票,并多次呼吁欧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维护中欧经贸关系稳定。

当然,除了法德两国的角力之外,其他欧盟成员国也各有各的小算盘。

布鲁塞尔的算盘

10个赞成制裁的国家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这些国家汽车工业实力相对较弱,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冲击感受不深,反而希望借此机会扶持本国汽车产业发展。

有12个国家的态度模棱两可,还在摇摆。他们既担心得罪中国,又想从这场博弈中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信息来源:《法媒:欧盟表决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德匈等5国投反对票,另有12国弃权》,环球网,2024年10月4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欧盟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很难说没有受到美国的影响。

在电动汽车领域,美国政府不仅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还积极拉拢欧盟盟友,试图建立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包围圈”。

欧盟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尽管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存在一定分歧,但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大方向上,却与美国保持着高度一致。

很显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制裁是其内部利益博弈的结果,是全球化背景下大国之间围绕新兴产业展开激烈竞争的缩影。

为了达到目的,欧盟可谓是机关算尽。除了加征高额关税,欧盟还设置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试图以此来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

可是,欧盟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他们低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也低估了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中欧合作,化解分歧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多次表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缺乏充分证据,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除了口头抗议外,早在欧盟投票之前,中国就已经对欧盟部分产品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白兰地、猪肉、乳制品等多个领域。

而且,中国驻欧盟使团多次与欧盟方面进行沟通,阐述中方立场,呼吁欧盟认清形势,珍惜中欧经贸合作成果,不要让贸易保护主义损害双方共同利益。

中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也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的发展,不会因为任何外部压力而改变;中国企业,也不会因为任何不公平待遇而屈服。

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并非单纯的贸易争端,更是全球化背景下,新兴经济体与传统强国之间,在产业升级、技术竞争等领域,不可避免的摩擦和博弈。

欧洲,这个曾经的工业革命发源地,在进入21 世纪后,面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自身发展模式的瓶颈,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但毋庸置疑,中欧身为世界两大关键经济体,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且具备坚实的合作基础。

中国拥有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广阔的市场,欧洲则在汽车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加强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合作、技术交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做大做强电动汽车产业蛋糕。

中欧电动车贸易战,最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我相信,只要中欧双方能够坚持对话协商,求同存异,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分歧的办法,就一定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如果欧盟方面执迷不悟,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继续采取歧视性措施,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笔者认为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才能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