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浙大研究发现冷冻超2天馒头不能吃,网友的评论要笑死我了

铭恩说时尚穿搭 2024-11-15 22:32:36

前几日有一则“浙江大学,但是冷冻保存超过两天的馒头就不能吃了”的新闻被推向大众的视野,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

许多人听完这件事之后纷纷大惊,说道:“凉了两天再放冰箱冻起来,明明都是没事啊!

那个学校不会跟我说自己冷冻了超过两天的食物就没办吃吧……”

听到浙江大学的研究,我也十分好奇,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事,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好奇了,浙江大学怎么会对这个一点如此感兴趣?

发现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吗?

冷冻保存的问题。

浙江大学发现的问题就是,人们在做馒头发酵的时候,会放很多东西进食物里面,这些东西会给食物提供养分,使得食物更容易被细菌滋生。

那么放冷冻库也是一个好的保存方法,只是保存时间越长,细菌滋生后毒性也会提高,并且细菌繁殖速度远比细菌死亡速度快……

有些网友就认真问到:“杭州冬天都要零下十度,怎么能不行呢?”

这就很有意思了,显然不是我知道的事实跟浙江大学的结论不一致,而是我的正确知识视角跟浙江大学无关的其他人,也认为自己的经验与浙江大学的成果不一致。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你是杭州人还是南方人?

冷冻保存的问题,与地域、气候有很大关系。

中国是一个版图广大,气候条件相差极大的国家,南方多雾雨,北方多干燥。

夏天北方也是干热,南方炎热而又潮湿。

冬天北方干冷,南方稍微凉快一点。

这样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就有显著差别。

南方人吃米饭或许比吃面更显著,而北方人则是习惯捏一坨面做成中式面食。

而面团这种东西的保存方式自然就有很大的差别……

南方的湿气常年待在大街上,吃一顿馒头保准一边就开始霉了。

即便如此,有的人还是会把蒸好的馒头放进冰箱进行保存。

尽管食物放冷冻库是一个正确的方法,但由于中国南方常年气候潮湿,只要放得时间长点,哪怕是在冰箱低温状态下,也会发生霉变。

因为这些原因,中国南方人自然而然的对这些冷冻时长有偏颇的印象,由于经常碰上类似情况,人也会逐渐麻痹大意。

当浙江大学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他们刚开始完全不能相信,“连两天都不能吗?

我在南方整十样地都没事啊!”

所以才会有所质疑。

这里其实还有两个知识点:

第一:入侵我们食物上的细菌不是只有一种,还有霉菌、亚硝酸盐等,很多种类的细菌在各种状态下繁殖的速度有所不同,所以保存的限制时间也有所不同。

第二:浙江大学并没有说自己的研究成果适用于全国所有地方。

地域差异。

除了中国以外,我国周边等国家也存在着各种间接影响中国的食品保存观念。

先说一下日本这个距离较近,饮食文化较为接近的国家。

日本四面环海,有很强的湿气,沿海大城市航运业发达,不仅仅是季风天气带来的湿气,还有船上运输商品带来的准不断湿气。

湿气比较重,容易导致许多食物发生霉变等问题,所以日本人自然也是十分关注这一问题。

日本曾经盛行的食物冷藏时长有硬性规定,人们认为在高温状态下,一种细菌在6小时内繁殖速度较快,但是6小时后会有显著放缓。

这时他们认为把食物放进冰箱冷藏会让细菌繁殖放缓,这是错误的吗?

其实并不能说是错,我们以别人国家的风俗习惯来判断是非对错很不严谨。

日本这个国度对食物卫生非常重视,这种规定无法知道是基于经验还是研究成果,但是在这个高温多湿天气条件下,这个结论未必不适用。

日本这个小岛国天气昼夜变化也很大,白天阳光干热,晚上气温下降,潮气会不断能海里入陆地,使得日本某些地区每年的湿气程度能与特殊年份中的梅雨季持平。

这样的岛国,当他们做起米饭,爱吃生鱼片,并利用自己对海鲜的新鲜捕捞能力制作各种海鲜料理时,每年产生的剩饭剩饭剩菜自然也很多。

为了减少浪费,日本曾经规定超出48小时的剩菜剩饭变质概率较高,所以尽量不要吃。

当然,类似情况,日本料理还有另一个商业理由。

日本的米饭粘性较高,即便是剩饭经过调理技术重新加工成可食用状态,如果没有上好的调味品,会让日本人觉得不好吃,这也就引出了许多人认为这个标准不香的不满情绪。

但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米饭香味充足且便宜,在行业竞争压力下,日本餐饮业接受了这一标准,并且发展出很多变相让顾客自愿遵守的方法。

例如:许多中华料理店都会问客人:“米饭要多少?”

之后看顾客需求情况而论斤准备米饭。

这些看似小事实则事关重大,日本将其推向国家标准受到了全世界瞩目。

受气候地域影响的保存方式。

“中国南方并不是世界上潮湿程度最高的地方。”

也有人说道,“你去亚马孙残林走一圈试试!

老早以前我就知道,我国随便一个省都不知道比不了别人什么……”

神奇的是,我国这些地方潮湿程度太高的话,不仅河流里的水泡不起来,人就算土里泡不要紧。

不仅仅是霉变,食物还可能因为别的原因变成别得味儿,不咋干净……

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湿气很浓,比如巴西、印度、越南等,都在靠近赤道的位置。

其中印度涉及到宗教问题,当地人对牛方面非常尊重,人们只蒸着吃剩牛么这神奇食品的时候,总在挑战着霉菌和其他微生物。

与云南接壤的印度,常年有一定量的大米和牛奶剩余,在当地其他食品工艺加持下印度料理中有很多剩余充满奇怪风味的蒸菜,在这美食界争议非常之高。

在这样的湿润环境下,人们不仅要依靠酒店等餐饮业进行处理剩余食品,还要自己寻求更好更有效地处理手段。自然,他们在人类已经探索出的世界上有效的一些储存方法中选择了冷冻保存。

在热带气候下刺激之下,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逐渐形成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那就是:“只要是放冷冻库着基本没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与印度相比,我国南方的冬天气温并不够低!

以一年最冷时节来看,我国南方、印度东边和东南部以及太阳晒得最可怜的人类世界部分,其冬天气温都相似不足零度,以北极圈为定义线往上才会更冷。

即便如此,经常干湿交加,加上下雪稍微停点时候水没有好好盖好跑了进来蒸饭,大米一直好蒸熟没坏自然冷冻状态存活众多细菌没有霉变也成为了一种经验。

所以我们看见那条“报告”各种怀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域不同引起的各种保留方法认知不同。

并不是中国看着下一条就不科学或者不科学,我们不能用西方标准判别中国应该跟随原类型还是代替类型!

0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