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内部互相推诿,中国公民安全问题何去何从?

次卫安全 2024-11-09 08:48:14

11月5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市中心信德工业贸易区(SITE)Liberty Textile Mill纺织厂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两名中国公民受伤。该事件正在进一步详细调查中。目前巴警方已以恐怖主义行径和谋杀未遂罪名对其进行追捕,据悉该人来自开普省,被巴警方称为“独狼”。此外巴警方还对涉案私人安保公司的1名主管与3名保安进行了拘留审问。

巴国总理高度重视,但内部却多分歧

11月6日,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前往中国大使馆与巴基斯坦大使姜再东交谈,声称此次访问是为谴责袭击事件,并询问受伤人员的健康状况。同时,其办公室新闻稿也表示总理将亲自督促逮捕涉案人员,重申保障在巴中国公民的安全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虽巴总理对此次事件予以重视,但内部却反应不一。

10月6日卡拉奇机场袭击事件后,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在29日巴基斯坦-中国研究所主办的以 “中国75年:进步、变革和领导之旅”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表示,“中国不可接受这样的威胁,并希望巴方能确保在巴中国公民的安全”。

巴媒《黎明报》报道称“巴外交部发言人称该声明令人困惑,明显背离了两国长期以来的外交规范”,颇有认为中国反应过度的意思。

而本次事件中,信德省内政部长指示当局应为中国专家或公民及其他外国人提供保安服务的私人保安公司进行审计。该职责落实一事又引来推诿与争议。

有消息人士援引保护中国公民安全的标准作业程序(SOP)称,对为保护外国人安全而部署的警察和游骑兵人员的核实是情报局的职责。

情报局称为保护中国公民安全而雇佣的私人保安人员进行核查是信德省警察特别部门的职责,但目前还不清楚特别部门是否对为保护纺织厂的中国人而雇佣的私人保安人员进行了核查。

又有消息人士称,涉案人员属于行政安全服务部门,该部门为该纺织厂提供了100名保安人员。

但行政安全服务部门却指责工业单位管理层和私人保安公司存在安全漏洞,因为事件发生在他们的场所,且无人锁大门阻止嫌疑人,以致嫌疑人轻易逃脱。

可见,该事件中透露出巴国严重的安全漏洞问题,在落实问题上,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且保护程序上不规范、有纰漏,对于私人安保公司也缺乏一定的监管体制。

是激情开枪还是有意为之?

本次事件中,犯案人与2两名中国公民发生口角后,连开16枪,加之该名安保曾在此工厂工作有四五个月,其行为实际超出一般程度,过于激烈,应该有更深层的原因。且卡拉奇南区副警监赛义德·阿萨德·拉扎在致全巴基斯坦安全机构协会主席的一封信中强调,“私人安保公司不应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更换人员,以避免不愉快的事件”。

信德工业贸易区(SITE)发生伤害中国公民的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在2021年7月28日,一辆由本地人驾驶的载有中国公民的轿车在前往SITE地区时,遭遇2名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开枪扫射,造成一名中国公民身中4枪,另一中国公民和本地司机平安。事后,受伤的中国公民表示本月刚到巴在附近中企工作,未参与任何官方项目,巴方也未配备任何安保人员。当天晚上,恐怖组织“俾路支省解放阵线”(BLF)宣称对该事件负责。

有意思的是,这个事件就发生在7月14日“达苏水电站项目出勤班车在赴施工现场途中遭遇爆炸”事件之后15天内,而本次事件发生在重大事件之后1个月内。

但不管怎么说,信德工业贸易区(SITE)的风险性需要有所警惕,在巴的中国公民更需要加强自我保护。

出海企业和中国公民该如何保护自己?

巴国多次发生袭击中国公民的事件,不少朋友向刺猬表示担忧,认为巴国不再适合继续进行工作。针对此类担忧与焦虑,我们一起来听听行业专家怎么说?

【席桐岭,从事境外社会安全管理工作17年,海外足迹遍及亚非拉三大洲,对社会安全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席桐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方人员在国外已越来越多的成为当地人眼中“行走的钱包”。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生活难以为继的穷人、犯罪分子、极端分子甚至恐怖分子,只有时刻保持足够的安全意识,动态的进行风险评估,加上合理配置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才能保障驻外中方人员的安全。

对于个人来说,重点是了解所在地区的安全形势和风险点,合理选择居所,保持低调,深居简出,避免形成任何规律性,可行时配备足够和经过筛选的武装护卫。

对于企业而言,则需要建立完整的社会安全管理体系,从信息收集与评估、员工培训、“三防”设施管理、应急准备、审核检查等方面多管齐下,持续改进,才能为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也没有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风险是无法控制的,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继续工作和生活,关键是看保障安全所需的投入与产出之比,毕竟风浪越大鱼越贵。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