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改革,帝国都气数将尽

金子黑噪音 2025-01-13 19:02:38

张居正改革,可能是现代中国人最了解的一次古代重大改革。

以“一条鞭法”为代表的改革措施,是张居正这位万历年间的惊世天才、神童国相,为了挽救帝国的生命,而进行的一场撼天动地的改变。然而随着张居正的离世,他的改革也随着大明王朝的灰烬逐渐飘散于风中。

张居正变法成为了历史,却未能改变历史。

那么,这场充满争议的改革,究竟是挽救衰落帝国的一剂良药,还是刺向帝国心脏的那柄匕首?关于它的争议至今仍然没有停歇。

其实,这种争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无论张居正有没有改革,大明都必亡。因为它的体制已经腐朽、统治集团已经堕落、社会风气已经败坏,万历年代的明帝国,岂是一场变法就能挽救其生命?

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是严酷无情的,行政干预只能起到延缓死亡的作用,但无法让国家起死回生。一切违反经济规律者,都将最终受到严厉的惩罚。

中国历朝历代的重臣,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裱糊匠”。从王安石到张居正,再到李鸿章,从青苗法、一条鞭法到洋务运动,臣子们费尽心思给皇帝和朝廷续命,最终却都落得一身骚臭和千古骂名,究竟为何?

因为中央集权下的皇权一人制,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现在的阶级分析论,喜欢说这些改革被抵制或者失败都是因为“受到了地主阶级的反对”,看似有那么几分道理,实则扯淡。

啥事不行都赖地主阶级?咋就从不赖皇上?难道皇上不是地主阶级最大的头儿吗?

当然我也要说,倒也不能赖皇上。中国古代的皇帝一人制,自身就存在着一个无解的悖论和怪圈,走向财政崩溃,几乎是这种体制的必然结局。

还是说回张居正改革本身。他的改革,主要是为了革除一大弊端,即大明的财政亏空。因为当时的财政体制本身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国家出现了一种奇葩的现象:基层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朝廷国库却日益亏空、负债累累。

这究竟是为什么?

那还是要从张居正改革的具体内容说起。现在提起张居正改革,总是偏重于财政方面,却忽视了他的改革其实是针对明朝的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一揽子方案。其中既有经济体制改革,也有轻微的政治体制改革。

“摘奸剔弊”,是张居正改革的核心要义。

所以,他的改革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反腐,也就是“摘奸”,二是“剔弊”也就是以财政改革为主的方案。

张居正改革起点又是如何?毕竟,一个人要掀起大规模的变革,必须要“名正言顺”,你不能直接就说咱们要彻底改了,这样没有人能接受和执行。

所以张居正在改革伊始,喊出的是“恪守祖制”。也就是说,他不仅没有直接说改革,反而说的是要铭记王朝的初心。这个出发点不仅政治正确,而且给了改革以正当性。

张居正的这个提法,其实也顺应了当时官场的风气。在他身居高位的年代,明朝官场形成一种“守旧便是正确”的恶劣风气,但凡要打压政敌,都会搬出祖制,指责对方违反了明王朝既定的政治路线,从而抨击这些官员是“背离了原有的路线”。

张居正搬出“祖制”来搞改革,既是高明手段也是无奈之举。在打击原内阁首辅高拱的行动中,张居正就靠这一招大获全胜,从而让自己平步青云。

张居正改革的具体措施,第一个要说的便是“考成法”。

张居正在其政论当中对官场之弊概括如下:第一,诏令不行,政令不通。第二,有法不遵,有例不循。第三,只有部署,没有督促落实。第四,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第五,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第六,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第七,奢靡之风盛行。第八,贿政成风,等等。

“考成法”就是针对官场歪风而启动的改革。这场改革旨在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用来打击当时严重的形式主义,以及惩戒那些不作为的官员。

“考成法”主要是对“稽核”这个官场各类账簿、文件的信息传达和监督事项,进行了详尽而严苛的规定,让怠惰的官员再无处遁形。其重要的目的是,让中央(皇帝)的诏令、要求能够真正落实到地方,而不是消失在半路。

然而,“考成法”尽管起到了一时的效果,比如“月有考,岁有稽”的律令确实提高了当时的官场效率,尤其是保证了政策的执行和财政的透明,对张居正时期的“中兴”起到明显作用,但没过多少年,这个改革就再次被庞大的帝国官僚体系所逐渐淹没,无力继续维持。

张居正去世后不久,申时行任首辅后立刻停止了考成法的执行。

这一改革失败主要是因为,官僚主义和人浮于事的本质,在于皇帝和文官集团这个金字塔式的顶层统治模式。也就是说,皇帝的政令发下去,不超过传递三次,底下的官员就开始用各种方法去应付、去哄骗,因为皇帝的政令一般都是空洞无物或者难以实现的,或者与地方官员的利益相悖,那么地方官员为了升迁和政绩,就只能通过应付来完成。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庞大的官僚体制缺乏独立的力量制衡,导致官员们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固定利益集团。官官相护、裙带严重,他们在乎的根本不是国家的命运,而是自己的官帽。

这一点从南明小朝廷就能看出来。当时大明覆灭,清兵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南明小朝廷却依然陷于各种内斗和互相掣肘,根本没有人站出来真正为国家利益而齐心协力。

再说说财政改革。张居正的财政改革,以“一条鞭法”而出名。

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取消各种杂税、只保留有必要的税务项目,同时取消徭役,由粮食实物税改成白银货币税,从而减轻了人民负担。改革以后,成绩斐然:大明国库收入短短三年内就增加一倍多。

不过,就像考成法一样,张居正的一片心血全都在他死后走向了荒废。除了白银的货币税形式保留(还讽刺地成为后来南美白银输入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前提),其他法条皆数被废,该怎么横征暴敛还是回到了原样。

为何张居正的财政改革也人亡政息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弊病就是大明这个体制本身,体制不改,具体说是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不改,这种弊病就不可能得到改善。

因为在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和文官集团看似一条心,也在处心积虑治理好国家,但本质上他们都是自私的:皇帝在打自己“代代执政”的算盘,官员集团却只顾着自己敛财,哪会真心为地方繁荣而操心?

这就造成了明末的奇葩现象:只有孙传庭一个人尚能和李自成作战,但此时朝廷已经拨不出一分款作军饷,孙传庭只能找地方豪强举刀要钱。

但其后没多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就在皇帝私库中搜到“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号称一心为国的皇帝,宁可最后亡国也没舍得用这些钱去保卫国家。

看似天天将“国家”二字挂在嘴上的朝廷,最终却无一人站出来为国家负责,而私下里从皇帝到官员个个都富可敌国。大明的这种溃烂体制,就算是出来一万个张居正,都没什么卵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