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投资者认为无力挽救股市,沉默不是办法,重症用猛药

海泽钧 2024-09-10 21:34:26

今日沪深京三市今日成交额5276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0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深成指涨0.13%,创业板指涨0.06%。

成交量仍然维持在超级地量水平;并且渐成常态。这样的情况会形成,短期有限反弹,而长期阴跌且幅度较大的下跌情况;各股均难言乐观。

纵观世界200年来的挽救股市信心,振兴股市的情况;均是下定决心,一定要也必定要拯救过来的格局;令市场恢复长期上涨是目的;投融资双方平衡的、健康的可取所需是目的。

毕竟,股市长期上涨才是常态;长期下跌是非常态;也可以称为异常状态。

而我们现在的A股包括港股,难言乐观。以年计的频繁异常,这是十分不正常的。

挽救市场,首先要做到的是令市场投资者感觉到安全;也就是要让投资者相信,市场的管理者,能够令市场恢复常态;也就是恢复长期上涨。

当前最大的问题,信心缺乏来自于挽救市场的举措不彻底;令投资者新生狐疑;不敢相信管理者,能够成功挽救市场;这显然和缺乏有力的措施是密切相关的。

那如何成功的挽救市场,就摆在管理者和投资者面前了。

个人以为,必须通过坚决有效有力的措施来挽救市场;包括且不限于;

1、金融市场稳定法的出台,平准基金的确立。金融市场稳定法,是指导纲领;而平准基金是具体行动;纲领的全面性、效率性、权威性必须得到体现;而体现的具体又要在行动中,加以证明。

那就是平准基金的规模和持续注资程度。

初始规模多大;通过何种方式募资、每年新增幅度多大。这三点的说明,显然直接提升投资者信心是十分关键的。最起码说明,管理者没有放弃股市。

2、上市公司回购的常态化、规模化。

目前的上市公司回购,并没有形成规模化和常态化;为什么说没有形成常态化那?

因为上市公司回购的积极性来自于公司的内部。也就是说,董监高们,是愿意把钱主动回馈给投资者;形成一种默契的责任。而当前,上市公司仍然没有形成集体的意识。

这很好理解;把资金分发给股东们,不如留在董监高自己手里,以期形成更大的成绩;

毕竟,成绩是自己的;分给股民们,也讨不到什么好。

并且,在T+1向量打板炒妖股的市况下,良莠不齐,很难有什么好公司和坏公司的区别。

那这里,就考验监管者的智慧了。

能不能对于长期不回购企业的再融资比如配股、债的发行的限制;并且这种限制是明确的。

应设置三条,积极回购注销的再融资可以评为一级;间歇性的回购的评为二级;不回购的为三级(限制级)长期亏损、不回购的为垃圾级(杜绝级)

积极顾虑上市公司常态化、规模化回购注销的基础是通过实际方法来进行约束,而不是空谈或者鼓励;那样太苍白了;毕竟A股中要脸的上市公司属于少数;多数不要脸面的居多。

3、修改交易规则;T+0激发市场交投热情;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激发交投规模、延长交易时间吸引广泛的海外投资者;这将极大的激发A股的做多热情;高质量的提升A股买力。

综合来讲,由于过去和现在的挽救市场信心和提振买力措施的不彻底;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时间上,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程度了。

市场的信心在一点点的流逝;且这种信心丧失是不可逆的。它将直接动摇市场管理者的权威甚至引发全面的信心崩溃;所以,市场信心和流动性改良,时不我待。

2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