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超强台风“摩羯”在我国海南省文昌沿海登陆,将位于文昌木兰湾沿海区域的多风电机组拦腰折断。这些风能发电机组属于华能集团旗下的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华能文昌风电厂正在进行“以大代小”增容改造项目。项目招标风机规格为“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50m/s。”该风机规格低于“摩羯”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以大代小’(风电机组),还在施工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还没有通电,机组抗台风策略没法运行。”他还进一步表示:“吹倒了,主要是塔筒承受的载荷超过设计值,其他部件不会影响。”
被台风“摩羯”折断的风电机组/国内新闻平台报道截图风能发电,清洁能源领域的蓝海?
世界各国投入能源转型投资的规模,中国是目前为止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美国和欧洲的强劲表现则有助全球成长/彭博新能源财经)据美国智库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lobal Energy Monitor,GEM)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全球目前兴建中的大型风能及太阳能发电厂,有近2/3位于中国。在GEM的报告中,中国兴建中的公用事业规模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容量达到339兆瓦(GW),占全球总量的64%,是排名第2美国40GW的8倍多。据目前已宣布的投资计划,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25年投资金额将上升至2590亿美元。未来两年,只有风电行业需要增加供应链投资,才能按计划实现净零;其他领域的投资速度已经足够。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和风能将占中国发电量的52%,到2050年将占70%。
彭博新能源财经今年初出具的报告/彭博新能源财经官网截图目前,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20%。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提出:中国是目前为止在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2023年达到6760亿美元,占全年全球投资总额的38%。尽管中国依然主导,但领先优势已在缩小。欧盟、美国和英国的合计投资额达到7180亿美元,超过中国,这是因为随着《通胀削减法案》(IRA)的影响开始显现,美国的投资额同比增长22%,达到3030亿美元。关于风能发电
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我国的甘肃风电场/外媒报道截图(二)在设备制造与产业链方面中国:完整产业链:拥有完整的风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链,从风机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再到风电场的建设和运维,都能够实现自主完成。这使得中国在风能发电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周期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动风能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大规模生产能力:中国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具备大规模生产风能发电设备的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美国:高端制造能力:在高端风能发电设备制造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美国的风机叶片材料技术、传动系统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生产出性能优异的风机设备。产业链协同:美国的风能发电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较好,企业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风机制造企业、能源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能够共同参与风能发电项目的研发和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欧洲:专业化制造:欧洲的风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注重专业化生产,在某些特定领域或零部件的制造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欧洲的一些企业在风机叶片制造、齿轮箱制造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其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国际合作:欧洲的风能发电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和建设。通过国际合作,能够整合全球的资源和技术,提高欧洲风能发电技术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