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东野为何能迅速发展成百万大军?罗荣桓元帅功劳大!

诗兰谈过去 2024-07-26 07:26:44

1948年底,第四野战军主力百万雄师浩浩荡荡进军关内。时任45军军长的黄将军身披毛皮领军大衣、戴着长毛狗皮帽子,站在山海关上,豪情激荡地看着四野大军。他自信地对同志们说:“凭借我们东北野战军这支百万大军,再加上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完全可以在中国大地上与蒋介石一较高下!”

回顾1945年出关时,东北人民自治军仅有27万人,区区3个纵队5个师17个旅。到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已壮大到70万人,加上地方军区武装的33万人,总兵力突破百万。辽沈战役结束后不到一个月,东野已有80万人入关,将华北的局势彻底改变。

45年前,我们的东北部队还是穿着破旧军装,装备不齐,全是彩色的“土八路”。然而,仅仅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就成长为一支装备精良、战术素养高超的百万雄师。这一转变背后,罗荣桓元帅作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织者,无疑是最大的功臣。根据《罗荣桓传》记载,他成功扩大了军队规模,主要依赖于三个法宝。

首先,进行土地改革。人民军队来自于人民,解放军士兵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广大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保障了前线和后方的粮食供给。分得土地的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参军积极性大大提高,大幅扩充了我军的兵员。

据《罗荣桓传》记载,1948年1月上旬,罗荣桓主持召开北满7个军区的会议,明确提出北满要扩大20万农民参军。松江军区的李德仲认为有困难,表示已经动员了3万,再动员3万可能无法完成。罗荣桓坚定地说:“松江土改工作开展得比较好,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就能让他们自发保护已取得的胜利。这个数字是客观的,我们不能低估农民的觉悟。”结果,松江共有5.7万农民参军,远超过预定目标。这充分证明了罗荣桓的要求完全合理,土地改革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农村和农民的支持,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1947年7月27日,东北局决定成立二线兵团,由罗荣桓主持这项工作。土地改革后,人们情绪高涨,踊跃参军,部队迅速扩大。为了让这些新战士能尽快适应部队,成为主力,罗荣桓认为,不应该将他们逐渐培养为地方武装,而应直接编成独立团,由野战军的干部和老战士做骨干,进行短期训练后,直接补充主力部队或编成新的师。罗荣桓决定,首批二线兵团组建40个独立团,第二批再增加126个独立团,各军区分工明确,武器和干部的分配也有具体规定和要求。在他的督促下,首批成立的独立团实际达到88个,共计22万人,极大地充实了主力部队。

当然,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为了确保二线部队的训练效果和整体素质,罗荣桓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制度,定期派遣总部人员实地考察,以保证二线部队的战斗力和质量,为东野培养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此外,为了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觉悟,并对投诚和俘虏的国民党官兵进行教育,罗荣桓指导政治部起草了一份在部队政治教育中普遍开展诉苦运动的训令,并授权《东北日报》撰写了一篇名为《部队教育的方向》的社论。诉苦运动起源于第3纵队第7师第20团第9连,在罗荣桓的推广下,已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广泛开展。1947年9月28日,毛主席亲自修改并向全军转发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进行诉苦运动的经验,将这一运动推广到全国各大战区,并发展为“新式整军运动”。

许多从国民党军队投诚或被俘的战士经过诉苦运动后,第二天便能重新投入战斗,且意志坚定。解放军能够实现“即俘即补”,与诉苦运动和新式整军的开展密切相关。

在辽沈战役之前,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拥有4个兵团和14个军,总兵力为55万人,而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已达70万人,地方军区武装则有33万人,双方差距接近一倍。然而,辽沈战役中,国军伤亡近6万,被俘32万,起义投诚9万,这些俘虏和投诚者进一步增强了东野的实力。

东野入关时,除了出动的主力部队80万人外,还有部分部队留在东北。到了1949年1月15日,渡江战役发起前,中央军委决定全军统一按照数字整编为野战军、兵团和军建制。

这时,四野的主力部队已经达到了90万人,位居五大野战军之首。其次是三野的58万,二野的28万,华北野战军的24万和一野的16万。

1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