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抽一次就打一次,“挨打疗法”真的可以让孩子停止抽动吗?

儿科叶冬兰 2025-01-17 16:35:30

大家好,我是儿科中医叶冬兰。

在不久前的一档脱口秀节目里,演员毛豆自爆童年时饱受抽动症困扰,频繁地眨眼、转头。

谈及治疗经历,毛豆戏称妈妈采用了 “最简单的方式”—— 只要一眨眼就给一巴掌,还幽默地调侃自己是抽动症患者,妈妈则是 “抽抽动症” 的人。

然而,这一玩笑背后,却引发了大众对抽动症的诸多思考:

抽动症究竟是什么?

真的能靠 “打” 治好吗?

它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一、中医眼中的抽动症本质

在中医理论里,抽动症归属于 “慢惊风”“瘛疭” 等范畴。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抽动症的发生,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肝主筋,若肝气郁结、肝风内动,就容易引发肢体的抽动;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虚弱则易生痰湿,痰湿阻滞经络,也会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同样可能诱发此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抽动症,即抽动障碍(tic disorder, 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复杂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其特点是出现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

运动抽动初期常见于面部肌肉,像眨眼、挤眉、做鬼脸、耸鼻、噘嘴、伸舌等,随后可能逐渐发展至摇头、耸肩、扭脖子、腹肌抽动、四肢抽动乃至全身抽动。

发声抽动则表现为喉部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如清嗓子、咳嗽、尖叫、吐口水、吹口哨等,极少数患儿甚至会不由自主地说脏话。

抽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推测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孩子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抽动症患者能够凭借自身努力,短暂地自我控制或推迟抽动发作。

通常,抽动在睡眠时会消失,而在情绪紧张、焦虑、激动或身体疲劳时加重,还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与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

二、抽动症的治疗考量

中医强调 “治未病”,对于抽动症是否需要治疗,需综合判断其对孩子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的影响程度。多数情况下,抽动症总体预后良好。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逐渐完善,多数患儿的症状会随之减轻,成年后能够正常地工作与生活。但仍有少数患儿的抽动症状会持续存在,或因共患其他疾病,如多动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对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若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显著,可不急于用药,而是通过中医的情志疏导、避免诱发因素以及合理规划学习生活等方式,来缓解抽动症状。

例如,中医的情志疗法注重调节孩子的情绪,通过引导孩子抒发内心的压抑,使气机通畅,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若抽动症对孩子产生了明显影响,或伴有其他共患病,就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行为治疗或药物调理。一般而言,当患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务必予以重视:

主观不适:如因抽动引发肌肉骨骼疼痛等身体不适症状;社交障碍:遭遇社交孤立,甚至受到欺凌,导致社交活动受限;情感障碍: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自尊心较低等;功能障碍:学习成绩不佳、存在语言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质量差等。三、家长的应对策略

尽管毛豆在节目中以诙谐的方式讲述了妈妈的 “治疗方法”,但实际上,抽动症的缓解极有可能得益于自身的自愈能力或专业的医疗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应对孩子的抽动症:

树立正确认知:家长需要深入了解抽动症在中医理论中的原理,明白孩子的症状并非故意为之,要以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若孩子症状较为明显,已经对学习、生活及社交产生不良影响,应尽早带孩子前往医院,接受规范的中医诊疗。中医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给予理解支持: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烦恼与困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从中医情志学角度出发,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肝气的舒畅条达,减少因情志不畅引发的抽动症状。同时,帮助孩子科学认识自身症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过度关注症状:当看到孩子出现抽动动作时,家长切勿强行制止,不妨适当 “忽视”。在中医看来,过度关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导致肝气郁结加重,从而使抽动症状愈发严重。保持轻松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缓解孩子的抽动症状。调整生活方式:依据中医的养生理念,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保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让孩子的脏腑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避免孩子过度紧张和疲劳,鼓励孩子参与韵律性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气血运行,对缓解抽动症大有裨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