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的慰藉,士兵的伙伴

理想吕 2024-10-18 05:52:46

那时关系还不错

‌前言

在长期而惨烈的战争中,几乎生活类物资都会出现紧缺的现象,这让和平年代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比如大家日常唾手可得的白糖、茶叶、咖啡、巧克力等等,在战争中都会变成稀少、抢手的香饽饽,平民很难经常享受到,而另一种特殊的物资——香烟,则更加宝贵。

香烟在战场上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在残酷而又随机的死亡面前,它能缓解士兵的一部分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尽快清醒,甚至还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香烟成为战区民众公认货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比如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

二战时的广告

(一)土豪版:美国香烟

‌二战中美国是在1941年12月份才正式参战,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军方采购最多的有两类物资:一类是武器装备,另一类就是香烟。

军方认为香烟可以为远离家乡、异国作战的士兵提供最好的慰藉,可以帮助他们在战场环境下得到一些放松和休息,所以在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采购的香烟总量达到了约2900亿支的规模,重要性和消耗速度仅次于枪支弹药‌。

如此庞大的军用香烟采购中,早期占比的最高牌子主要是好彩牌【Lucky Strike】和契斯特菲尔德【Chesterfield】,1942年以后军方加大了对骆驼牌【Camel】的采购比例,其他牌子还有老金牌【Old Gold】、菲利普莫瑞斯【Philip Morris】。

大方的美国军方为每位美国士兵准备了每周7包香烟的配给,也就是平均每天1包,但这并不包括单兵口粮中配发的香烟,比如K级口粮的早餐包中会有4支菲利普莫瑞斯牌,晚餐包中的会有4支骆驼牌,另外还有火柴;C级口粮中一般会有4支老金牌。

好彩牌尽管供应量大而且非常有名,但在单兵口粮中出现的机会比较少,一般作为整包配发给士兵。至于伤员,不用担心他们的福利被漏掉,战地医院或者海上医疗船会按照每天一包的配额,发放给伤员——身体允许就可以自己抽,当然也能拿去换其他东西。

‌为什么没有万宝路牌【Marlboro】香烟的身影?

其实‌万宝路牌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因为出色的广告效果而火爆全美,除了打造粗犷豪迈的西部牛仔的一面,为了吸引更多群体,它塑造了柔情的一面。

比如万宝路名字被演绎成这么一句话的缩写: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ver——男人只因浪漫而牢记爱情,以至于二战以前抽万宝路牌的就已经有很多女性。

只不过二战期间,军方采购万宝路牌的比例很低而已,但是因为它的口碑和广告形象很好,所以在军队内部香烟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个别美国士兵或者军官的私人珍藏,流通性也不错,可以换打火机、零食甚至啤酒。

影视中美军把整包香烟给德军俘虏,让他自己发,后面剧情大家都知道

(二)简化版:苏联香烟

二战中的苏军,把香烟和打火机形容为第十二支手指——第十一支手指当然是枪。

先说说二战期间苏军的打火机,由于物资奇缺,除了偶尔缴获德军的打火机,普通苏军士兵一般使用自制的煤油打火机,这种自制打火机使用了苏军7.62X54R步枪弹壳、德军9x19手枪弹壳制成,简单锡焊、做工粗犷但十分耐用。

如果不会自制打火机怎么办?那就用火柴吧。

整个二战期间,苏军的生活物资配给都不充足,很少有条件抽到到成品的卷烟,少量的战利品、盟军的援助物资中会有部分卷烟,但士兵们很难享受到。

不过苏军战时配给条例中就包含了烟草,比如每周20克马合烟叶(也叫莫合烟叶)、每月3盒火柴、每月7张卷烟纸或代用品。

很明显,卷烟用纸不够,所以士兵们在领取到烟草后需要自行找材料卷制,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类报纸、敌军投送的宣传印刷品,而且为了节省烟草,烟瘾大的士兵往往只装半管烟草。

这种马合烟叶是由一种黄花烟草的茎和叶碾碎后晾晒而成,外观呈颗粒状,是较为粗糙的烟草简化制品,气味特殊且格外浓烈,所以二战时最能代表苏联味道的东西就有:皮靴、黑面包、卷心菜和马合烟。

苏联红军:波波莎与马合烟

(三)管制版:德国香烟

二战期间的德国香烟产能不足,不是因为没有制造能力,而是因为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从30年代中期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开始只禁止孩子和女性抽烟,后来发展到所有公开场合都禁止抽烟。

至于战争全面爆发后,德军被允许抽烟纯粹是破例允许,所以大部分香烟都是依赖进口,尤其是从土耳其、埃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进口卷烟和烟叶,就连卷香烟的纸也是由埃及生产然后出口到德国,比如金字塔牌香烟。

对富裕的美国士兵而言,根本看不上德军的香烟,在缴获到德国香烟时,美军士兵闻闻气味后会说:德国的假冒香烟是用马屎做的。其实这些德国香烟并不是假冒的,而是因为土耳其产的烟叶没有经过细致的加工处理,气味格外刺鼻。

德国香烟不仅品质被美军鄙视,而且希特勒给士兵的香烟配给量还不到美军的一半,烟瘾大的抽光了还得自己花钱到军需商店去买高价烟,这一点直到战争不太有利于德国时,希特勒才放松对香烟的歧视和管制,同意提高军用香烟的品质和配给数量。

1942年以后,德国开始生产的ATIKAH排、ECHT ORIENT牌香烟(一般20支包装)、R6牌香烟(一般10支包装),就将土耳其烟叶进行了再加工,比如将烟草两端裁断不用、比如对烟草进行充分的晾晒和除味等等。

不同物资保障程度下的士兵,对德国香烟的评价就会不一样。苏军偶尔缴获到德国R6牌香烟后,就会一片好评,认为香烟味道很好,香气浓郁,比自己用报纸卷得马合烟好得多——这是肯定的,报纸或者印刷品当卷烟纸,燃烧时自然会有臭味。

除了火柴,德国军方会给军队配发打火机,多是铝制的煤油打火机,形状很像大号子弹,所以被称为子弹打火机,一般会附上5支煤油。

结语

在整个二战时期,苏联和美国是率先明确将香烟归属到军队必需品的国家,作为战略物资优先保障和供应。不过,能够充当以物易物甚至临时货币的香烟,还是美国和英国的香烟。比如100元钱和1包香烟,只能选一样的话:如果在和平时期,肯定是前者;如果是在战争时期,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在美英法自西向东挺进柏林的过程中,由于德国货币已经崩塌,所以盟军士兵希望用香烟在德国本土换到食品和服务,德国人居然也都很习惯,甚至还学会了用香烟来计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比如半包香烟大约相当于当地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比如两、三支香烟就获得德国少女的芳心等等。

即使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经济秩序恢复之前的2-3年时间里,香烟还起到了市场定价参考和稳定物价的作用,俨然成为盟军占领区的黑市上唯一最为稳定的货币,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香烟计价,盟军士兵甚至可以用香烟买到从纽伦堡到柏林的长途火车票。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