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名言: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旧说历史 2024-12-18 11:06:40

元朝的诗词文化并不像唐宋时期那么丰富,但在元朝,出现的戏曲却火了半边天,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就是“元曲四大家”。

每一种新文化出现,一定就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就比如马致远在《汉宫秋》曾说:“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就从此开始,“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直接火遍全国,即便到了现代,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为啥这句话影响力这么大,因为马致远所写的《汉宫秋》实在太火。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汉宫秋》写的是什么,但一定听说过“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当初进宫,因不满画师私下勒索钱财,其他进宫的女子都给画师钱财,唯独王昭君没有给,画师就把王昭君画的奇丑无比,最后导致王昭君出塞西域。这个故事就出自马致远的笔下,可想而知,《汉宫秋》当时有多火。作品火了,其中的台词自然也就跟着火了,尤其是“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更是被传遍大江南北,男女老幼人尽皆知。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本意是,对敌人没有恨意,那就不是君子,对敌人不狠辣,就不是大丈夫。注意,这句话所针对的人很明确,那就是敌人。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无毒不丈夫”这五个字逐渐演变成了邪恶势力的专属标签。在众多文学作品里,那些行径恶劣的反派角色,或是策划阴谋的大师级人物,常将这句“无毒不丈夫”挂在嘴边,成为他们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通行证,原本的含义被彻底颠覆。包括现代的许多影视作品中,反派坏事做尽,自己明明就是恶贯满盈的大坏蛋,一旦有人问他为啥干这么多坏事,这些反派就会哈哈大笑,然后义愤填膺的来上一句:“无毒不丈夫。”在他们眼中,“无毒不丈夫”俨然成了他们干坏事的理由。马致远的《汉宫秋》的大火,让“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也广为流传,之后马致远又在其他作品中多次使用这句话。但实际上,“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最早出现于《西厢记》,在《西厢记》中,“无毒不丈夫”被单独使用,并没有“恨小非君子”这句话。

马致远巧妙地借鉴了《西厢记》中的这句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扩展,将“恨小非君子”与“无毒不丈夫”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且富有哲理的表述。这一改动不仅丰富了原句的内涵,还赋予了其新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俗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马致远是元朝的人,但他出生的时候,元朝并没有成立,所以他见证了南宋的灭亡与元朝的建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肯定见过非常多的民间疾苦,所以他在《汉宫秋》中才会写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这只是我的猜测,对这句话的来源,并没有找到任何记载。

这句话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老百姓人人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说。这句话很火,但他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显得格格不入,在管理者看来,这句话完全就是赞同大家有仇必报,这对管理者来说,非常不好。为了改变这句话,一些儒家文化的尊崇者,便想要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把这句话重新改一遍,于是“毒”就变成了“度”,“恨”变成了“量”。如此一做改变,整句话意思截然相反。“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明显更符合大家的传统文化,用来强调大家做人要有度量,不要过于斤斤计较。明朝时期,《增广贤文》这本书横空出世,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这本书也成为明朝所有儿童的启蒙书籍。在《增广贤文》中,对于“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将其调整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一改动不仅保留了原句的韵律美感,更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与深意。就这样,这句名言变成了两个版本。

但是,即便有《增广贤文》的专门改变,但依旧低估了“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的影响力。也或许是“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太过深入人心,生命力太强,怎么也替换不下来。然后就变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而且一直到了今天,依旧被广为流传。秉承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咱们得承认,这句话最初就是“恨小非君子,五毒不丈夫”,至于马致远为啥要写出这样的话,估计只有他自己清楚。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确实厉害,即便到了现今,依旧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至于《增广贤文》中对其作出改变,称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个人觉得改的很好,虽然没有原文对仗的那么工整,但更符合当今的主流思想。而且,现代人普遍更愿意接受《增广贤文》的这种版本,因为我们和马致远所处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