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03年北京的八宝山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当时现场北大校长许智宏泣不成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忍着悲痛中逐字逐句地致悼词。他们在这里缅怀的,是一位24岁年轻生命的逝去——北大才女张培祥。这位在湖南农村长大的女孩,曾用自己的才华和坚韧不拔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她的光芒却在盛年被病魔抹去。为什么这片安息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土地,会破例为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敞开大门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79年,张培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的一个偏远山区,这个家庭因为她的到来而陷入更深的经济困境。她的父亲长期病榻不起,无法从事任何体力劳动,而母亲由于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双腿和右手功能受限,这让家庭的生活来源仅限于那点可怜的水稻田收入。
张培祥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成熟和理解力。她从未向父母表达过任何不满,每天她都会在放学后赶到田里,帮助母亲完成那些本应由成年人承担的农活。晚上,她才能在摇摇晃晃的灯光下,在自制的石板桌上匆匆完成作业。
每当收获季节,张培祥会和她的母亲一起前往市场销售稻米。她总是主动承担更重的一端,尽管自己身体瘦弱,但她坚持不让母亲吃力。这段长达数十里的路程,对于两人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在那些不幸的日子里,如果稻米未能及时卖出,母女俩只能深夜带着未卖出的米重返家中。这样的情形对张培祥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治病急需的药费,她们甚至不得不在市场上等待一整天,尽管太阳炙热她们却无法放弃,因为每一笔收入都关系到家庭的生死存亡。
尽管大部分时间张培祥都在帮助母亲完成农活,但她的学业成绩从未受到影响。在学校里,她始终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培祥家庭的情况更是变得岌岌可危。尤其是在她的弟弟出生后几年,家中的财务状况更是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担使得这个年轻的女孩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挑战。但张培祥的坚韧和努力,以及她对更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当张培祥还未满十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在一个晚上坐在家门口,沉重地叹息着,向她透露了一个令她心碎的消息:她不能再继续上学了。那时张培祥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出色,常常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她的老师经常鼓励她,说她如果坚持学习,终有一天能够考出大山,进入大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老师告诉她,“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尤其对于像她们这样贫困的家庭更是如此,为何父亲却要她停止求学呢?实际上是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紧张,尤其是在张培祥的弟弟五岁了,不久也将需要上学,家里无法同时承担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考虑到母亲身体的不便,父亲体力的有限,家中确实急需一个额外的劳动力。
在父母深夜的商量后,他们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让大女儿张培祥辍学留在家里帮忙。听到这个决定,张培祥不禁泪流满面,她心中有太多的不甘和梦想,但也知道家庭的窘迫使得她的争取变得无力。第二天,她便没有再去学校,而是跟随母亲下地劳作,每次看到背着书包的同学,她都会选择避开,因为她不想让人看见自己如此落魄。
然而这段辍学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张培祥的姑妈得知侄女辍学的消息后,她怒气冲冲地来到张家,严厉责问其兄长为何剥夺孩子的求学权利。在痛斥之余,她做出了决定:将张培祥接到自己家中,负责她未来的教育开支。
就这样张培祥重新获得了读书的机会。她搬到了姑姑家,姑姑和姑父热心地帮她办理了转学手续,还承诺支持她直至小学毕业。张培祥珍惜这一得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刻苦地学习,到了199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学业,还顺利考入了当地一所知名的重点初中,成为全校的状元。
在整个初中阶段,张培祥始终是班级成绩的佼佼者。她的老师们见识过无数学生,都一致认为张培祥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才华和潜力。他们纷纷鼓励她继续奋斗,进入高中,然后攻读大学,坚信她能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张培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尽管心里满是对学业的渴望,她还是决定在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书,而是选择报考职业学校,以便尽快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
得知这一消息的醴陵一中校长罗定中,对此感到非常不安。他深知张培祥的潜力,无法坐视她的未来因财务困难而被迫改变。罗校长决定亲自介入,提供资助,帮助张培祥继续她的高中学业。
罗校长的努力让张培祥转入了醴陵四中,在她高二那年,家庭的情况突然恶化。她的父亲因长期疾病恶化需要进行手术,而母亲也被诊断出乳腺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张培祥再一次面临艰难的选择。
她选择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未告诉任何人便南下深圳打工。她的离开让罗校长感到极为焦急,他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学生就此放弃学业。罗校长通过各种途径尝试寻找张培祥,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在深圳找到了她。他和一些慷慨的捐助者一起,共同提供了经济支持,使得张培祥有可能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得到这样的支持和关心,张培祥重燃了她对未来的希望。她倍加珍惜回到学校的机会,奋力学习。1997年她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还以卓越的成绩考入了全国最顶尖的大学——北京大学,实现了自己和老师们的梦想。这一切验证了一个信念:不论遭遇多少困难,坚持与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在1997年的秋天,张培祥带着父母辛苦筹集的1000元,踏上了通往北京的长途列车,开启了她非凡的大学生涯。在北京大学的日子里,张培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仅白天努力打工,接连做了三份不同的兼职,而且晚上还坚持在图书馆自习到深夜。她的努力并未白费,在众多杰出的同学中依然表现突出,成功获得了直博的机会。
在她的导师曲三强的推荐下,张培祥开始涉足媒体行业。她为某电视台撰写了多个剧本,还为另一家电视台策划了数个成功的节目,并且亲自担任节目主持,由此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张培祥在网络上也颇有名气,她采用“飞花”作为网名,创作了大量受欢迎的网络文学。她的代表作《大话红楼》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吸引了大量粉丝。这个笔名灵感来源于古诗《葬花吟》中“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句子,意在表达她对美好但短暂事物的感慨。
在2003年的炎热夏季,张培祥的弟弟张毅,即《卖米》中塑造的小琼宝,完成了他的高考,正当他期待未来大学生活时,却突然得知姐姐张培祥因白血病病情严重已久。这个消息在他的世界里投下了阴影,因为张培祥为了不让弟弟高考受到影响,始终将自己的病情隐瞒。
回想起过往家境贫困时,尚在小学的张毅就坚称要辍学去工作,支持家庭和姐姐的学业。他总是坚信他那聪明才智出众的姐姐值得更美好的未来。张培祥曾许诺,等弟弟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她便会进行治疗和必要的骨髓移植手术。不幸的是,这个承诺最终未能实现。2003年8月27日,这位充满才华的年轻女子因病去世,给她的亲人和朋友留下无尽的哀伤。
为了表达对张培祥这位不幸而天才的女子的尊敬和怀念,北京大学在八宝山为她举行了一场庄严的追悼会。根据张培祥的遗愿,她的骨灰一部分留在了她钟爱的北京,而另一部分则由她的父亲带回她深爱的故乡醴陵,以此彰显她对两地深深的眷恋。
尽管张培祥已经离世,她的文学遗产却依然触动着人们的心灵。2004年的春天张培祥的作品《卖米》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首届创意文学大赛中荣获最高荣誉。在颁奖仪式上,她的班主任王老师代替她步上领奖台。
王老师在接受奖状和奖金时,情绪激动,声音颤抖地表示:“培祥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但她留给我们的精神和思想永存。这笔奖金我们将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助力他们追逐教育梦想。
2012年12月29日,自张培祥离世近十年后,其父张元贤已近七旬,但对女儿的思念依旧深切。当天天空飘起雪花,寒风凛冽,村道泥泞,大多数村民都选择蜷缩在温暖的家中,避免外出。
然而张元贤却在这天一早起床,草草吃了几口饭,便从抽屉中取出三根香,小心翼翼地将香藏于胸前,打起雨伞走出了家门。他将雨伞斜挑前倾,以防手中的香受潮,全然不顾自己的后背已被雨雪淋湿。家人明白,他又要去看望女儿了。
虽然外界因张培祥的文学才华称她为“飞花”,但张元贤更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琼宝”。他艰难地跋涉了近一公里,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上,那里有一个名为“怀念亭”的小亭子。
“怀念亭”的位置是张元贤亲自选定的,亭子的设计图也是由他亲手绘制。他自己一趟趟背着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瓦块上山,用了45天时间才逐渐建成这座亭子。这是他为女儿精心准备的纪念地,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父亲的爱。
到达怀念亭后,张元贤显得更加苍老和落寞。他点燃了守护的三根香,像往常一样絮絮叨叨地向琼宝讲述家中的近况,仿佛女儿并未离开过。每年的清明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张家都会上怀念亭祭拜。平时除非是病榻不起,张元贤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这里,用镰刀清理亭子周围的杂草,擦拭亭身的灰尘,确保这个纪念地始终整洁恭敬。
许久后,他总是依依不舍地离开,内心深处不得不接受女儿已不在人世的残酷现实。他留下的怀念亭依旧矗立在那里,在风雪和阳光下静静见证着时间的流转。
2018年,一名北京大学的校友在整理家中的旧物时,偶然间找到了《卖米》的一份复印稿。他被过去的回忆深深打动,决定将这份珍贵的记忆与更多人分享,于是拍照并上传至社交媒体。
网络上,张培祥的故事和她的作品《卖米》再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评论区里充满了读者的共鸣和感慨,其中一位网友写道:“读着这篇文章,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时我们家也是依靠种植米谷为生。”另一位读者则留言:“时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培祥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文字依旧有着难以抗拒的力量。
张培祥虽然英年早逝,但通过《卖米》中的贫困生活描述和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继续激励着无数人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