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重庆老兵跨越海峡寻亲记

神秘云朵 2024-06-26 10:16:28

2018年,一位高龄老人萧家福,拄着拐杖,向女儿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欺骗我?这明明是台北,却说是重庆。我已经等待了72年,我不可能不认识重庆。”萧家福年轻时曾被国民党强征为士兵,1949年被迫迁移至台湾。自那时起,重庆和亲人成为他心中难以忘怀的梦境。

2018年,92岁高龄的萧家福带领着一家14口,终于开始了寻亲之旅。然而,萧家福为何会将重庆误认为是台北?这次寻亲之旅他又有何收获?

被国民党强征为“壮丁”的经历是如何的?1943年,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家住重庆南温泉的16岁少年萧家福,听闻征兵的消息后,急忙躲进了屋后的山中。萧家福并非不愿为国家效力,但由于父母年迈,身体欠佳,下有妹妹和三个弟弟需要照顾,作为长子的他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萧家福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国民党军的搜查,被征召至中央军某部担任运输工,随后又被强制征入部队。

萧家福曾在李家沱地区服役,由于距离家乡仅半天路程,因此他并未感受到离乡别井的辛酸。然而,1944年末,随着日本侵略军向贵州进犯并威胁到重庆的安全,萧家福所在部队被紧急调派至贵州前线进行抗战。

回忆起那段历史,萧家福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团结抗敌的情景记忆犹新:工业企业暂停生产,学校停课,年轻人自告奋勇沿西南公路集结,准备投身于保卫家园的战斗。尽管缺少武器装备,他们的决心坚定,准备以赤手空拳对抗侵略者。

关于与日军的激战细节,萧家福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但他用“惨烈”一词来形容战斗的残酷。在战地医疗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伤员们只能在路边接受救治,当地女学生勇敢地承担起照料伤员的责任,用溪水清洁他们的伤口。

面对可能牺牲的命运,萧家福虽心存遗憾未能再见亲人一面,但也坚定了为国捐躯的信念。值得庆幸的是,在独山战役中,萧家福和战友们成功抵御了日军最猛烈的攻势,幸存了下来。这是萧家福成年后首次远离家乡的经历。

第二次离家是在1946年,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19岁的萧家福唱着国民党陆军军歌,从重庆南天门搭乘南下的运输船,踏上了新的征程。

萧家福原以为此次离家与往常无异,不久将返回,遂仅简短向父母告别,未行大礼。然而,此行却成终身之别。

作为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普通士兵,萧家福随部队辗转于浙江、贵州、云南及海南等地作战。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战事接连失利,他最终撤退至台湾。直至此刻,萧家福才意识到归家之路或许已永久封闭。

思念着远方慈爱的母亲与疾病缠身的父亲,萧家福常在深夜中泪流满面。为缩短与家的距离,他申请加入装甲部队,期望被派驻金门岛——该岛与福建省厦门市相隔最近处仅1800米,心中暗想:一旦有机会,不惜游泳也要返回大陆。

但这样的机会,萧家福等待了大半生也未能实现。自1946年起,他的父母便再未接到过任何关于他的消息。在失望之余,萧父和萧母只得悲痛地认为长子已经不在人世,尽管口头上这样说,内心对儿子的思念却是无法割舍。

萧汉卿,因身体虚弱加之极度悲痛,于1952年不幸逝世。同年,其遗孀刘仁碧携家眷迁居至界石镇,仅过四年亦因病逝世。

当时,蒋介石在台湾实施戒严政策,导致两岸交流完全中断。因此,萧家福对其家庭所遭遇的悲剧一无所知。尽管如此,他始终未能接受自己永远无法返回故乡的现实。直到40岁时,萧家福遇到一位美丽的台湾女子,并与之结婚,共同育有三女两男,总共五名子女,其中儿子均按家族辈分以“邦”字命名。

萧慧蓉,家中的小女儿,回忆道:“父亲常对我们说,虽然你们生于台湾,但你们的根在大陆,重庆是你们的祖籍。”因此,面对子女时,萧家福始终坚持讲地道的重庆话。然而,他常感对子女有亏欠:认为自己的收入实在太少。

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连蒋介石都无暇顾及这些被带往宝岛的军人,使得萧家福的薪水难以支撑基本生活,更不用说维持一个家庭的开销了。最终,他的妻子因不堪贫困,选择离开了家。

萧家福在面临家庭责任时不得不选择退役,独自承担起抚养五个孩子的责任。他展现出重庆人特有的坚韧和勤奋,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依然坚持打多份工。直到76岁因伤腿而不得不完全退出劳动市场。

萧慧蓉回忆道,尽管父亲性格倔强且情绪易怒,他始终是家庭的支柱。令人敬佩的是,即便条件艰苦,他也未曾为个人舒适购买过新鞋,一直穿着部队和工厂分发的鞋子。

在长期的辛勤劳作中,萧家福得以暂时忘却对海峡对岸亲人的思念。然而,1988年两岸恢复交流,许多曾经一同被征召并退至台湾的同乡开始返回大陆探亲。通过他们,远在重庆的弟弟妹妹们重新联系上了多年未通音讯的萧家福。

家人在信中表达了对萧家福的深切思念,并告知了他父母相继去世及三弟患癌等悲痛消息。这些信息让萧家福深受触动,多次阅读信件时泪流满面。

萧家福渴望立即启程与家人团聚,但现实的经济困难使他无法立即行动。

萧家福,一位台湾老兵,由于没有存款和负债累累,无法负担昂贵的机票回家。因此,他只能通过寄送一张家人的合照来缓解重庆家中弟弟妹妹们对他的思念之情。

萧家福的次女,萧彤芳,回忆起父亲对故乡的沉默。尽管社会普遍认为退伍军人经济宽裕,但萧家福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甚至害怕提起返回家乡的话题。过去,他常以两岸间的隔阂为由,安慰自己不能回家的遗憾。然而,随着两岸交流逐渐恢复,萧家福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无力感。

长子萧邦纳透露,尽管父亲未曾明言,但他每天在家中二楼祭拜双亲的牌位,这无声的举动显露出他对家的牵挂和愧疚。特别是作为家中长子,他自责于早年离家且无力照顾家庭的事实。自那之后,萧家福与重庆的家园断绝了联系。

在晚年,萧家福的健康每况愈下。2018年,已经92岁高龄的他在母亲的坟墓前寻求宽恕,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家庭的眷恋和遗憾。

在经历了记忆力衰退后,萧家福的五位子女一致决定协助其返回大陆寻找失联多年的亲人。由于城市的变迁和多次搬家,他们无法直接联系到萧家福的弟弟妹妹及其后代。

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萧邦纳、萧慧蓉等人尝试了多种方法。当所有努力似乎都即将付之东流时,他们在寻人栏目发布了一则寻亲信息。这一行动迅速引起了社交媒体用户的关注,并得到了重庆当地媒体的重视。记者们不仅汇总了网友提供的线索,还在当地积极张贴寻人启事。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努力最终促成了与萧家福四弟之子萧光荣的联系。

萧家福随后获悉了他的兄弟姐妹相继去世的消息:二弟萧家禄于1988年因肺气肿逝世,享年53岁;三弟萧家伦于2001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63岁;四弟萧家贵于1989年因肺癌逝世,年仅46岁;妹妹萧家玉则于2008年去世,享寿80岁。至此,萧家五兄妹中仅剩92岁的萧家福健在。尽管面对亲人均已离世的现实,萧家福仍决定回到老家,以缅怀过往。

2018年10月19日,萧家福携五名子女及孙辈共14位家族成员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目睹周边的高楼林立,萧先生误认此地为台北:“为何欺骗我?这明明是台北,却称是重庆!”

自离开以来已过去72年,重庆的变化让萧先生感到全然陌生。

此行中,他们首站访问了家族祖屋,随后前往祖坟进行祭拜。

在祖坟前,萧先生倚坐于树下,泪水涟涟。当子女们备妥祭品后,萧先生点燃香烛,并由其两个儿子协助安置于坟前。

对萧家福而言,这是等待了半个世纪的瞬间。

他首先恭敬地进行九十度鞠躬,紧接着急切地准备跪拜以示敬意。

鉴于萧先生已是九旬老人且墓地位于斜坡上,长子萧邦纳急忙搀扶并劝阻:“爸爸您无需下跪!”

大女儿萧琇蔓则在一旁哭泣:“请不要跪拜,恐怕起身困难。”

尽管未言语,萧家福仍缓缓下跪,其两个儿子立即一左一右地支撑着他,以防从斜坡滑落。

乡愁被余光中先生形象地描述为一座简陋的坟墓,其中我身处外部世界,而母亲则在坟墓之内。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