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诜禅师何许人?武则天竟然把达摩祖师的传法袈裟赐给了他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9-10 02:44:59

1984年,中国大陆上映了一部与香港合拍的电影,叫做《木棉袈裟》。片中讲述了明朝末年,锦衣卫抢夺少林信物木棉袈裟,企图以此掌管少林,最后被少林武当联手回击,合力铲除的故事。

电影中的和尚“慧能”为保护木棉袈裟与反派“祁天远”(对于荣光饰演的这个角色印象非常深刻)斗智斗勇最终成为少林寺住持的传奇事迹让不少人为之感动。这部影片在放映之初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虽然电影故事是虚构的,那段历史也是架空的,但木棉袈裟和“慧能”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前者是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从天竺带来的传法信物,而后者则是南派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电影中木棉袈裟得到保护,回归禅宗祖庭少林寺。但历史上的木棉袈裟却来到了四川,这就和本篇文章所说的智诜禅师有关了。

在中国禅宗兴盛的唐朝时期,神秀、慧安、玄赜、神会、普寂等禅师占据了京都及北方的整个禅宗江湖,而南方则是慧能及其弟子的天下。

但中国禅宗江湖之中,除了南北,还有一个地方不能忽视,那就是西蜀——四川。在这里,经智诜、处寂、无相、无住四世禅师的努力,逐步完成了中国禅宗的一块重要拼图——保唐禅派。

提到保唐派,就不得不说起它的奠基人——智诜禅师。

智诜(609~702),俗姓周,祖籍汝南(今属河南)。后来随祖上入川,定居资阳,成了四川人。

智诜从小就与一般的小孩有很大的不同。不食荤腥,喜静,不顽皮打闹。据记载,智诜“志操高标,不为童戏”,从小就有做一位大法师的志向。

为此,智诜在十三岁时就出家,进入寺院参习佛法。作为法师嘛,当然是要学贯古今的佛法、佛理了。智诜孜孜不倦的在佛法的世界中耕耘,但二三十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什么成就。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从天竺取经回国,并为此创立了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分支——法相宗。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

法相宗是玄奘全面学习印度佛教理论和全程考察释迦如来业迹、了悟佛及佛法之后而创立的方便之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简而言之,是修行“理入”的一个代表,没有深厚的佛理功底是很难悟入的。

研究佛法、佛理的都称为“法师”,这正是智诜的追求。因此智诜只身来到长安跟随玄奘学习佛法、佛理长达十来年。

随着经、律、论“三藏真经”的深入研究,智诜觉得佛法佛理解决不了自己的根本问题,他开始关注当时盛行的禅宗,对于“直指人心”的禅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而当时禅宗江湖上刮起的“大风”无疑要数五祖弘忍的东山禅法最为强劲,大有“一统江湖”的气势。当时的参学之士,十有八九都被吸引到了黄梅东山寺。

唐显庆二年(657年),智诜便辞别玄奘,到荆州黄梅投奔禅宗五祖弘忍禅师学习禅法,此时的智诜快四十岁了。对于这些参学之士,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大有“朝闻道夕可死”的气度,哪里有“真经”,就会奋不顾身的前往。

话说“九朝高僧”慧安国师,在七十岁的时候才到黄梅拜弘忍为师,说起年龄,他比弘忍还要大二十岁。所以,对于修行、参学而言,从来与年龄大小无关。

智诜拜见弘忍时,弘忍问道:“你从何处来?”

智诜答:“我从玄奘法师处来。”

弘忍有所思,说道:“汝兼有文字性!”

禅宗的十六字真言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弘忍的话并不是叫智诜放弃文字,而是提醒他要不拘泥于文字。“兼有文字”也有它自己的好处。

对于智诜这样基础扎实的学生,弘忍当然是非常愿意收留的,弘忍爽快的收下智诜。智诜也没有辜负弘忍的期望,“理行二入”,终见自心,成为弘忍的“十大弟子”之一。

“神秀、慧能、法如、慧安、智诜、宣什、智德、惠藏、义方、刘主薄”,这些弘忍的得意门生,每一个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为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也正如弘忍所言:“汝兼有文字性”!智诜不仅在禅法上见性,开创保唐派,还用他的文字功底、佛理认识给后人留下了《虚融观》、《缘起》、《般若心经疏》等佛学专著。

这在当时的禅师中是非常少见的。要知道,能文还能武的“文武全才”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是非常难得的。

在中国佛学历史上有两个来自于古印度的真实,除此以外都是佛学在中国本土上的“再造”:

一是达摩祖师传来的禅宗是真实的,其源流由下而上地追溯可以上溯到如来拈花微笑传法于摩诃迦叶。这是中国禅宗的源头,其核心是“佛性”。

另一个就是玄奘在古印度游学十多年,通过学习、交流、研究而留给世人的大量经书。玄奘留给后来人的核心是“法相”。

法相宗“法相统一”、“性相如一”的本质,实际上与禅宗并无二致,只不过“入”的途径不同而已。所以,智诜才有了“双学位”的成绩、跨学科的成就。既做到“不立文字”还“无不文字”。

法相宗与禅宗的“热度”,无论哪一个,都被智诜赶上了。智诜禅师的成就可想而知,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的。智诜学成之后,就回到四川,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德纯寺,传法三十余载。

智诜禅师弘法的寺院是资中的德纯寺,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后来武则天赐名“菩提道场”,北宋时更名为宁国寺。

说起这个宁国寺,因为“保唐禅派”的影响力,在唐宋时期就是闻名全国的佛教圣地。

它不仅历史悠久(与五台山、峨眉山属于同一朝代建寺,比安徽九华山的化城寺早550多年,比浙江普陀山“观音院”早700余年),更重要的是作为达摩祖师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至今仍被奉为禅宗的圣地之一。

在弘忍东山法门兴起之时,就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武则天对佛教是非常感兴趣的。武周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钦命天冠郎中张昌期迎请六祖慧能禅师入京供奉,慧能称病未行。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再次迎请,慧能仍旧不去。于是钦差转告武则天的旨意:“慧能法师既然不来京城,就请带上达摩祖师的传信袈裟,朕于内道场供养。”

慧能只好捧出达摩袈裟,也就是那件“木棉袈裟”,郑重地交与钦差。武则天收到传法袈裟,非常高兴,虔诚地迎入内道场供养。至此,传法袈裟进入了大唐皇室。

虽然没有请来慧能,但武则天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慧能的师兄师弟身上,智诜禅师当然也在其中。

从公元701年开始,武则天陆续把神秀、玄约、老安、智诜等慧能的师兄弟请到京城,供养于皇家道场。

一天,武则天把神秀、慧安、智诜、玄约等等全部聚齐,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还有欲望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如果回答“无欲”,可回答问题这个行为已经是“有欲”了。

如果回答“有欲”,可佛家不是一直在宣扬“无欲无求”、“无我无住”吗?“有欲”又如何能说通呢?

“不好回答”是在常人的眼中,而对于神秀等禅师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非常好回答。因为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岂是问出来的?答案岂在别人的回答中?

既然没有答案,怎么回答都是可以的。凡夫就是执于要找到答案,才被问题所困。其实任何答案都基于当下相对而言的。

就好像问一个人:你幸福吗?

回答幸福就是幸福吗?回答不幸福就是不幸福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么回答,而在于当下的内在体悟或感受。

自身的感受,别人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所以,说与不说给外人听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其实就是禅宗的核心,不可外求,只能自悟。

面对这个问题,神秀及一众师兄弟都回答“无欲”,而轮到智诜回答时,他给出了相反的答案:“有欲!”

武则天对智诜的回答不解,问道:“你怎么会有欲呢?”

智诜禅师说:“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

智诜禅师的这个回答非常高明,实际上给出了两个“左右逢源”的答案。不同的答案取决于不同的维度、各异的前提。

意识也好,理想也罢,这都是活着的证据,但同时又是生命维度的局限所在。

何时才能财务自由?何时才能思想自由?何时才能行为自由?这些所谓的“自由”都是基于一定标准而存在的,既然是标准就是有为,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同样,欲望也是人活着的证明。欲望不分好坏,不分高下。不管是出于平安喜乐,还是天下大同,只要有想法就是“欲”,只要有“欲”则就会被牵着转。

那是不是就要“无欲”呢?“无欲”,那你与草木又有何分别?

“有欲”是二执,“无欲”是断灭,落于两端都不是。庄子的浪漫主义自由又是哪一端呢?

这需要揭示一个问题:禅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肯定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只要能有答案那就不是答案。但只是要明白一点,脱离当下的都不是。“当下”不是狭隘的“现在”,而是“同时”。

无论过去,未来还是现在,都不是,而是“同时”。当下,不是指的某一刻,而是时时刻刻。没有开始,没有终结,那个真如不曾离开自心一分一秒。

一个连续的曲线,没有节点,没有起点、终点,连绵不绝。线是由点构成的,其实组成曲线的每一个“点”就是答案。那就是“当下”、“同时”。

“你幸福吗?”

不用言说,但要知道脱离当下一刻在思考这个问题、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就注定找不到答案了。因为已经不是“同时”。幸不幸福就在当下的分分秒秒,时时处处,而不是此刻此处以外的某种认知。

“这杯茶的味道怎样?”

茶的味道不在别人的答案中,你尝一下,已经知道了,但即使用尽一切所能用的词语来表达则都不够,因为脱离了“同时”。茶的味道就在它进入你口腔的一刹那展现,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自心无碍,当下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至于这个“自心无碍”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自己去慢慢体会吧,谁说了都不算,答案只在自己那里。

回到故事中来。对于智诜所说的“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武则天是深有感触的。回想自己起起落落的一生,不都是欲望牵着在走吗?

如果哪一天自己没有任何想法了,也就是行将就木了的时候了吧!智诜禅师的这句话,无论是讲佛理,还是说世俗,都是应景的,深得武则天的认可。

武则天问智诜:“既然你还有想法,那么你的欲望是什么?”,她很想看看能否填满智诜的“有欲”。

“我想回到四川去,看一看老屋、喝一喝老家的井水”,智诜这才说出了他真实的想法。

智诜的真情流露,对于此刻的武则天来说,是能理解的,这一次她爽快的就答应了智诜的要求。而且她还送给了智诜很多礼物,让他风风光光的“荣归故里”。

而在武则天送给智诜禅师的礼物清单中,就有达摩祖师的那件传法袈裟。这可是一件“圣物”,不知智诜的欲望能否被填满。

她为何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智诜呢?这也是脱离当下的妄想了,那干脆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了。总之,结果就是“木棉袈裟”跟随智诜禅师来到了四川。

回到德纯寺没有多久,智诜禅师就感到自己在这个世上待不了多久了。于是就把自己最看重的弟子处寂禅师叫来,然后关上房门,把传法袈裟拿了出来,对处寂说:“这是达摩祖师所传的木棉袈裟,是武则天赐给我的,现在把它交付给你,希望你能好好保护。”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七月六日夜,智诜禅师在方丈室里端坐圆寂,享年九十四岁。而这件传法袈裟的故事还并没有结束,保唐派的辉煌也才刚刚开始。

保唐派后面的传奇,还要靠处寂、无相和无住三代禅师来书写。

禅宗人物志:德纯智诜(完结)

2 阅读:53
评论列表
  • 2024-09-19 06:57

    心还分内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