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符号类比

张总文化 2024-03-15 00:36:35

类推

类推是指把一个事物的类属性推及同类的另一个事物身上,以求对另一种事物有所认识的思维形式。它是分类思维形式的继续和深化。

类推在《易经》成书之时便已存在于编著者们的头脑之中,虽说《易经》本身没有记载,但是《易经》用以算卦的方法却贯穿着类推的思维形式,因为用《易经》算卦离不开用卦辞和爻辞记述的事情去推测来事吉凶的过程。这便是类推的过程。比如《左传》所记周史用观卦六四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推测陈侯后代有国而朝于王。《易传》对这种思维形式做了概括,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往”,指卦辞和爻辞所记述的往事;“来”指将要发生的事,亦即算卦求问的事。认为《易经》用蓍草算

卦是依据以往验证之事来推断所问未来之事。以往验证之事所以能作为依据去

推断未来求问之事,那是因为《周易》编著者认为,它们是同类事物。同类事物异中有同,所以可以从一个事物的类属性推出另一个事物的类属性。朱熹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推类旁通”。《朱子语类》卷七十五记载他的话说:“一卦之中,凡爻卦所载,圣人所已言者,皆具已见的道理,便是藏往;占得此卦,因

此道理以推未来之事,便是知来。”意思是说,《易经》的卦辞、爻辞所记载的事,是过去圣人所经验的事,这些事不单单是一件事,其中包含着圣人已经

体认出的道理。这便是《易传》中所说的“藏往”。算卦时求得一卦,根据此卦包含的道理推出求问的未来之事,便是《易传》中所说的“知来”。朱熹所说的“道理”,便是往事和来事中共有的类属性。所以从藏往而达知来的认知过程,便是根据往事与来事中共有的类属性进行推理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的思维方式便是类推。比如一人求问攀登险峰是否平安无事,算卦时求得了益卦,其卦辞说“利有攸往,利涉大川”。依据“利涉大川”推出登山可以平安的结论。这一推论也就是把涉大川与登险峰视之为同类事物。同类事物,其类属性相同,其道理相同,因此可以相互印证。

近代学者严复将《周易》中包含的类推法称之为“外籀”,亦即形式逻辑中所说的演绎法。他在《天演论自序》中对这种方法做了解释,说:“据公理以断众事者,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所谓“公理”和“定数”,皆指同类事物中共有的类属性;所谓“众事者”和“未然者”,皆指求间的来事。“据公理以断众事”、“设定数以逆未然”,就是根据已知之事及其包含的类属性推知未知之事。

比如:山水蒙卦问投资,那么好不好呢?蒙有蒙蔽朦胧蒙在鼓里看不清楚事物的本质现象,问投资你说都蒙蔽了双眼蒙在鼓里了怎么会好呢。

同样的“山水蒙”卦问健康状况,这个时候就要转换一下思路根据“经卦”万物类象去逻辑推敲。山水蒙,上艮下坎。坎为水为肾为腰,上震为疼痛是不是腰痛,再接着我们从上向下看看以及(连互)拉出来一起分析。艮为土为脾胃互坤结合起来确定是脾胃功能不好,震为木克艮坤是不是脾胃功能消化功能不好,震又为酸,那不就是胃酸吗,不但胃酸还胃寒因为下卦有个坎卦。这样分析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很有意思,一步一步推敲排除再根据爻位高低五行属于结合更加的明显等。只是肤浅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大家有时间多去实践多去练习。正所谓:君子居者观其象,玩其辞,动者观其变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