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比亚迪在海外为啥突然火了?
实际上为了这两三年,比亚迪准备了20多年时间。
2023年11月底,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工厂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从“1到100万”,比亚迪足足花了13 年,之后便如同开挂一般飞速发展:触及第二个100万辆,大幅缩短到一年;第三个100万辆,用时半年;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只用了9个月:仅仅过了107天,就实现第六个100万辆。
诞生之初,比亚迪就怀揣国际化梦想。企业在95年创立, 98年底就在荷兰成立了第一个海外子公司,以电子代工业务(手机电池、零部件)为基础,拓展国际业务,这也为日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从电子电池业务到商用车外销,再到两年前正式启动乘用车出海计划以及海外建厂,比亚迪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目前,其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58个国家及地区,海外销量累计超过23万辆。在泰国、新西兰、新加坡、以色列、巴西及哥伦比亚等市场均取得销冠的成绩。
与很多国产自主品牌不同的是,比亚迪采取“高举高打”的品牌策略,向传统豪华品牌BBA看齐,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科技感的产品,一改往日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出口产品廉价的印象,受到有钱人的青睐。
比亚迪海外版售价要比国内高出1-1.2倍。例如,德国市场上的海豹纯电款售价4.49万-5.09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5万-40万元,而国内起售价仅为18.98万元。巴西市场上的汉EV,售价高达539990巴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79万元,这个价格在当地足以买奔驰、宝马等豪车。
能够被全球的消费者所认可、所选择、所喜爱,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证明其技术、配置和客户体验越来越好。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的海外战略大概归纳为四个节奏,电子和电池的业务,商用车,乘用车,最后才是海外建厂。”
为了这两三年,比亚迪准备了20年。李云飞指出比亚迪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外界往往只看到比亚迪这两三年的风光,却容易忽视背后“二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作为行业内研发人员最多的公司,比亚迪拥有9万多技术研发人员,设有汽车工程研究院、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等11个研究院,持续打造创新摇篮。目前公司拥有4万多项专利,平均每天申请专利19项、授权专利15项,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系统、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先后推出,大幅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与此同时,比亚迪持续推进垂直整合,保证零部件供应的稳定和持续。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一级总成中约有一半,比如电池、电机、电控和核心总成件等都可以自己做。即使面对整个行业“缺芯少电”的挑战,也能够从容面对、保持增长。不难看出,比亚迪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比亚迪的品牌使命。通过提出“为地球降温1℃”倡议、拍摄《山河中国》自然地理科普纪录片,不仅彰显企业责任和理念,更引导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品牌还以文化推广官的身份发起“国宝守护计划”,持续注重传递中国文化及中国力量,践行时代担当。为了突破传统圈层的限制,开展了“云辇跳舞”活动,通过音乐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活动,联合B站推出“河蚌青年态度片”,拉近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树立更为亲和、时尚的形象,吸引更多消费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92.2万辆,这一数字预示着全年出口量将反超日本,登上全球第一的宝座。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所赋予的,更是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的生动写照。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舞台上的更大作为,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蓬勃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一切都是厚积薄发
比亚迪的销量提升的很迅速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六百万那辆下线了
20年的坚持与努力,造就了现在的比亚迪
国外管这玩意叫新能源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