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大论》: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但实际上,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种阴阳不平衡的状态,有阳盛也有阴盛,有阳虚也有阴虚。从这个观点出发,也就衍生了我们所说的“体质”,诸如阳虚体质、阴寒体质等等。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他身上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有所不同。有时候即使看上去似乎一样,但其本质却会截然相反。
比如阴虚的人容易上火,阳盛的人也容易上火,但前者主要以滋阴为主,后者则需要清热为主。
虽然其目的都是为了清除多余的火热,为了追求某种意义上的阴阳平衡。如果那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尽可能得到维持,那么,他的身体也就保持在健康状态了。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体质”,无非就是寒性和热性两种而已。
首先说说寒性体质:
内经说阴盛则寒,但阳虚也会生寒,寒性体质也就有阳气不足和阴寒内盛两种。
阳虚的人,表现为机体的火力不足,常年畏寒怕冷,喜热怕凉,腹泻便溏,四肢不温,早晨一起床就犯困等等。
而阴寒内盛的人,除了有那种怕冷喜热的趋势之外,他们更多一些“寒性收引、凝滞主痛”的感觉。
比如阳虚生寒的腹痛,一般以绵绵而痛、按之则减;而阴寒盛的腹痛,则多是绞痛拒按的。
寒性体质的人的养生,也就需要温阳驱寒。当然,既然称之为“体质”,一般还是以阳气不足为主,阴寒内盛可能只是某一个阶段的表现。
再说说热性体质:
热性体质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阴虚生热,一种是火热邪盛,当然又以阴虚生内热更为多见。
他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怕热喜凉,经常觉得身上有一种烘热之感,多穿点衣服、稍微活动就会汗出津津。
平常爱喝水,喜欢吹风和呆在阴凉的环境里,性格也偏于急躁,容易生气;
经常口干咽燥、便秘失眠等不适,脉搏相对较快,女子的话还可以出现月经前期、量多。
如果是阴虚生热者,当然需要滋阴生津,其目的就是让亏损的阴津恢复到能制约阳气的程度,这也是阴阳平衡的最终目的。
如果是火热邪盛,反而就直接去掉其火热即可。
相对来说,滋阴慢于温阳,中医说“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需当速固”,也就从侧面说出了阴阳调理的对策:温阳可适当加快,滋阴则不能仓促。
当然,在生活中,除了寒热两种泾渭分明的体质之外,我们还可以见到一些表寒里热、上寒下热等情况,但那些基本都只是一些分支,只不过根据病位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即可。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临证时的一种心理,充分考虑病者的体质,有时候却需要忽略其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拨开迷雾看真相”,比如舍证求脉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一些寒性体质的人,脸上突然长痘痘,还全部是红色的,同时伴有咽喉干涩疼痛等“上火”的表现。
此时如果用一系列清热降火之品,可以说是随停随发。
如果能辨别其寒性体质,充分认识到他的上火是由于“阴寒格热”所致的假象,用引火归源之法,温阳以散其内寒,佐之以清轻之品,才能够最终实现阴阳平衡。
这也就是从病者的体质去察看疾病的根本。比如寒性体质的人有时也会发热,但通常是虚热,不是真正的阳热有余之火。
这时候的调治,一般从滋阴补水开始,切忌一开始就是大苦大寒地清泻火热,那样很容易导致阴阳双亏。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见寒凉就温补,如果遇到热性体质的人,那又何异于火上浇油?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体质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很难改变的,那就是阳虚多寒,阴虚多热。
阳虚的人经过调理,或许已经没有什么怕冷的表现了,但其体内阳气不足的原始机制很可能还存在。一旦遇到某些特定的时机,很有可能旧态复发。
就像一些肝旺脾虚体质的小朋友,肝火盛而脾胃虚弱,肝木过旺化火就会克土,影响脾胃的运化,于是出现流涎、消瘦、挑食、大眼袋等。
“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不好,痰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而清肝火多为苦寒之剂,最伤脾胃。
这时候,也不应该极力地苦寒清热,而是以培土健脾为主,稍佐之以疏肝即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孩子的阳气,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境界,更利于他们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