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计有几百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战犯在功德林接受改造教育,级别较低的国民党俘虏甚至都没资格进入功德林。
这一众战犯中,把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三人合称为“三巨头”想必没太多异议:虽然他们原本的正式军衔都仅是陆军中将,但前两者都担任过“剿总”副总司令,还一度兼任兵团司令,后者更是全盘负责山东军政的“封疆大吏”。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话题,除了杜宋王之外,谁堪当功德林的“第四巨头”?
个人以为,要入围所谓“第四巨头”,军衔至少要为陆军中将,军职为兵团司令及其以上,否则无法进入筛选范围。
先说正式军衔为中将加上将的王陵基。此人军衔在功德林一众战犯中虽一骑绝尘,但被俘虏前早已转入备役,名义上挂着备役陆军上将的军衔,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军事一线甚至军界,转任专职的四川上将省主席。
王陵基
王陵基的情况与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有着较大区别,王耀武还兼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统一指挥主任,理论上拥有对山东境内所有国民党军的指挥权,这也是他能入列功德林“三巨头”的主要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陵基可能很难入围。
次说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从名头上看,范汉杰的军衔军职几与杜聿明等同,杜聿明任过徐州、东北两大“剿总”副总司令兼徐州指挥所主任。
况且,出任东北“剿总”副总之前,范汉杰还任过陆军总部副总司令,更早之前还任过第一兵团司令官,这两个职位原本都归汤恩伯所属。
从军职上说,范汉杰不仅不低于杜聿明、宋希濂,还稳稳地压过王耀武一头,他能算是“第四巨头”不?
范汉杰
说了范汉杰,势必会提到另一位陆军总部副总司令汤尧。
理论上讲,“陆总”副总的职位并不会低于“剿总”副总,但汤尧就任该职时“三大决战”已经打完,且国民党已经只能暂时偏安于西南一隅,因此他这个“陆总”副总的含金量已经打了很多折扣。
王陵基、范汉杰、汤尧等“备选人”之外,还有两位国民党将领也可进入功德林“第四巨头”的选择之内——他们都曾任主力兵团中将司令官。
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被俘前所带的兵团分别为关外、关内唯一的重装兵团,兵力也都超过十万人,都算是兵强马壮的实力派。
除了74军和第五军,国民党所谓“五大主力”的另外三支部队也全集中在上面所说的两大兵团之内。
最后还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国民党将领必须单独拿出来提一提,他就是康泽。
康泽
康泽早期原为国民党特务系统骨干分子,只是在1947年底被任命为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官,驻守襄阳和樊城。
之所以把康泽单独拎出来说,更多是因为他是功德林之中唯一的国民党“中常委”,政治地位独居一档。
到这里,我们可以稍稍小结一下了。
功德林战犯之中,如果算军衔,首推王陵基,他是唯一的正式铨叙之国民党中将加上将,其余人至多为中将。
如果算政治地位,首推康泽,毕竟他为功德林唯一的国民党“中常委”,其他人至多为“中执委”。
如果算军职,范汉杰、汤尧居于名义上的高位。
如果算军事实力,则几乎无人能与廖耀湘、黄维相提并论,他们掌握的兵力以及战力甚至都超出了宋希濂、王耀武、范汉杰等。
这么一来,你认为谁堪称功德林“第四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