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动作变形,是怎样让教育生态局部“回潮”的?

蒲公英智库 2024-03-02 15:20:04

当人工智能快速进化,“教育强国”时不我待,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变得更为迫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虽然“阵地”在高等教育,但“大后方”在基础教育。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式正处于转型关键节点。转型时期,在教育实践中,对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却存在不少误解,导致“拔尖”动作变形,衍变为拔苗助长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

那么,“拔尖”是如何变成“掐尖”的,又是怎样让教育生态在某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回潮”的?创新人才究竟该怎样培养?

创新人才被误解为

“智力超常”“成绩优异”的学生

“拔尖”动作变形的首要体现,在于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认识误区,直接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创新人才”的两大误区

一是将“智力超常儿童”简单等同于创新人才,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天才筛选出来并进行培养就可以了。事实反复证明,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小的时候智商超群的人,长大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并不多。

从1921年起,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启动了一项长达35年的天才跟踪研究计划,招募了1500多名IQ超过135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这个“天才军团”几乎没有对社会作出什么创造性贡献。

二是将学科测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等同于所谓的创新人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庞维国团队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5,几乎把学业成绩视为创新能力。

无论心理学意义上的“智力超常”,还是学科测试意义上的“成绩优异”,都是我国当下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选拔的极大误解。实证研究显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也高。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智商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7,呈弱相关。

而分数也不必然与创新值成正比。正如物理学家丁肇中所说:“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

如果把考试分数与拔尖创新划上等号,必然导致具备超高应试能力的“考试高手”会在标准化考试中脱颖而出,而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却无法跳脱出标准答案去求新求异。

创新培养应该面向人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江澎认为,对基础教育而言,“拔尖”与“创新”并非一个整体概念,“拔尖”通常指一个人才在某个学科中所达到的高度。中国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唯一的方法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在探索中求知学习,而不是在做题中记忆知识。

“创新”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更应该关注一个人身上是否具有创新的素养、创造的潜质。无论是“无中生有”的创新,还是“有中生新”的创新,都可以在大面积学生身上培养的素养。

同样,在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看来,创新人才培养的希望应该寄托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而让每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未来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要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社会条件。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创新需要一种认同的环境和容错力,这个环境需要靠文化塑造。

第二,智力条件。创新需要一个人有系统学习的过程,形成比较丰富的大脑神经回路,从而达到基本的智力水平。创新不是完美,而是突破,创新不是智力,而是热情。

第三,人本身的多样化。科学家们认为,智力、艺术天赋和社交能力等是由人类8万个基因中数千甚至数万个基因所决定,而且是以复杂而相互关联的方式起作用。一个小小的基因片段发生变化,就会为创新提供新的基础性保障。

拔尖变“掐尖”

学习成过度的机械训练

除了对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存在误解外,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存在动作变形的地方。

以拔尖的名义“掐尖”

有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常常是有名无实,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名义,举办“创新班”“创新人才班”等,实质上却是“掐尖”,变相抢夺“好生源”。这里所说的“好生源”,其实仅指那些学业成绩好、考试分数高的学生。

以拔尖的名义“掐尖”必然带来“层层选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相当常见。选拔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竞赛证书等,并不是“创造性人格特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就指出,为了提高“层层选拔”的人才甄别精度,需要更多学生作为“分母”来陪跑,导致少数人被选出来而多数人被淘汰,在这个过程造成的“人才误伤”或“漏网之鱼”损失巨大。

那些在某些方面真正超常发展,呈现优异素养,但是考试成绩不顶尖甚至靠后,或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却难以进入学校选拔视野,大多被忽视、被拒之门外。只针对鉴别出来的一部分学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此外,以拔尖的名义“掐尖”导致资源向少数顶尖学生集中,从而又加剧了教育不平等。

集中培养,提前做更难的题

在“层层选拔”之后,紧跟的是“集中培养”配套动作。

“集中培养”默认创新人才就应该学得比别人快,通过人才集合的高强度加速培养模式,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毕业进程,对人才培养设置“加急订单”,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快出人才”的目标。于是,各种实验班、奥数班、创新班、培优班应运而生。

唐江澎通过四十多年的观察发现,所谓“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方法,大多不过是在所有做题的孩子中间挑一堆做题比较好的孩子,把他们提前选出来做更难、更高程度的题。最后通过各种难题,以及考上几所名牌大学来证明拔不拔尖,创不创新。

多年来,“集中培养”的各种创新班、英才班几乎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采取集中培养模式必然产生“贴标签”效应,在充满竞争比较的氛围中,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会遭受打击。另外,这部分学生过早脱离家人和同龄人的正常成长环境,他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发展将受限,尤其是在社会与情感因素方面。

多样化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初中和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孕育期”,重点应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个性化培育,尊重人格多元和人才多样性,充分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普通高中要提升课程教学的学术性与发展性,以创新教学体系助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多样化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教育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要培养个性化人才,需要实行多样化教育,多样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手段。

具体如何操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提出,一是应大幅度减少课堂教学时数,改变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淡化分数竞争;

二是实行自如自洽的生活教育,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教育条件,让学生在广泛接触和沉浸体验中培养兴趣爱好;

三是开发实施STEM课程等高水准学科融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

四是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对于兴趣特长明显、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灵活的教学管理和学习条件支持。

培养目标功利化

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实践中也存在偏离现象。功利化的培养目标,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

将“拔尖”等同于学科竞赛,以提高分数为目的

功利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后果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出现。比如,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竞赛成绩、高考成绩简单等同起来,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的教学安排和评价标准,既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也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兴趣、特长的发展空间。

而为了提高分数,学校教育又陷入疯狂刷题,过度机械训练的怪圈,不顾学生的个人发展潜质,盲目地进行竞赛训练、增加教学难度,加大训练强度,学习中的“套路”与“快知识”特征非常明显。这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道而驰,甚至扼杀了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

教育的急功近利心态,用工业生产的方式对待人才培养,反而害了人才,毁了人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压缩音体美的课,压缩学生假期,剥夺学生深度接触社会的机会,这只能让学生的思维僵化、视野狭窄,甚至失去生命的活力,忽视对学生全面能力,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社交和情感技能的培养。

将“拔尖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指标和绩效

细细观察很多冠以“拔尖创新”名义的教育行动,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简单化、程式化理解的问题。当然,简单化、程式化理解的背后,仍是办学功利主义心态在作祟,把一切都指标化、绩效化。

比如,将“摘金夺银”认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以把学生送到重点大学为最终目的,从而“凸显”学校的办学成果和教育水平。

北大教授刘云杉认为,现在的“拔尖人才”培养以结果、标准为导向,是一种寻找确定答案的尾随性学习。这和“创新人才”培养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和不怕失败的精神相违背。长此以往,本应选拔“最好”的“竞优”机制就会落入筛选“最聪明”的“竞次”陷阱。

她举了数学家陈省身的例子。陈省身曾寄语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不要考一百分,原生态的孩子一般考试就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到一百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一百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十遍化肥,最后孩子的创造性都被磨灭了。

而当教育已经蜕变为选拔赛,筛选出的“拔尖”者常常是熟悉规则从而跑得最快的人,而非天赋最好者,也不是最有创新潜力者。

回归人的生长与教育的本质,走出“拔尖”陷阱

如何才能打破“拔尖人才”培养绩效化的局面?说到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以及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摒弃功利性,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开始,强调人的内在生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新教育与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与意义建构关联起来。

提供更丰富的、非功利性的教育环境

通过顶层设计在基础教育阶段打造非功利性的、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多元育人通道,为有天赋的儿童和少年营造更友好的发展空间。

重视“科学与人文”的同步滋育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落实美育工作,把美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审美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特质。美育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于对人整体创造能力的培养,包括创造欲望、动力,创新意识、思维,创造性实践、技能等等,且体验性与参与性高度融合。

实现“学科与科学”的双向赋能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超越单一化的框架体系,建构知识与能力“双核”并重、必修和选修双向互动的学科课程,创设适应个性又适度弹性的人文管理模式,要以特色学科课程发展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达成从学科知识到创新素养的转变

一是创新人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之所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更在于其独特的人格与素养特质。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备思维的灵活变通、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多维度沟通能力。

二是创新“学习力”提升。教育赋予孩子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六个方面,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

三是创新思维发展。智能时代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思维方式的提升。创新人才培养中尤其要关注批判思维、联想思维、设计思维。

四是创新实践探索。在当前信息爆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倘若学生只是了解关于某个事物或者某种行为的知识,不能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解决问题,很难真正实现创新。

责编丨黄耀庭

美编丨张天禹

执行主编丨张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