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稳方致远,世事因果记心间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4-08-02 00:20:34

行稳致远要讲和气,和气,就是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和谐、团结,行稳致远,和谐生发于和气,因为和气致祥。

汉王充的《论衡·讲瑞》写着:“瑞物皆起和气而生。”

明杨慎的《词品·雪辞》:“满天和气,太平有象。”和气致和谐,和谐出团结,团结生合力,合力利远行。

正所谓: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气是一种人心换人心的行为,不要用经常拒绝的方式来否定别人,要学会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行稳致远要能忍气,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而是脾气一来,放纵自己,则小矛盾有可能变成死结,小问题有可能酿成大祸。正如《论语·卫灵公》所写的:“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熹在《论语集注》写道:“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不是有违原则的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行稳致远一定要遵守的一个原则。

行稳致远要有静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何为静气?苏洵《权书·心术》中的一句话是最好的描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一个人要做到静气待人处事大不易。

诸葛亮对儿子有过流传千古的叮嘱:“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事纷繁复杂,心静者方可胜。而静气待人事,是一个人修为的最高境界,这份静气来自于“底气、正气、朝气、和气和忍气”!

“五气”成“一气”,宁静助远行,行稳亦致远。茶是水,水是财,和气生财稳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做人做事,能够稳得住的人,大多能行稳致远,自在无忧。

行稳致远的人,谦虚低调,和蔼可亲,能做到光而不耀、净水流深,深藏智慧,静而不争,稳中求进,与人相处融洽,友爱和睦。

博学多识,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期待自己在慢慢丰盈自我,积蓄能量的过程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大的突破。

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技能,用自己的心态,驾驭人生的舟楫,因为稳,馨香满怀,幸福甜蜜,只要方向选择对了,坚持不懈,持续前行,终能朝着梦中的星辰大海靠近一步,再靠近一步。

人生是一盘棋,能够用稳去应对一切的人,犹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即使手中无精兵强将,可是强大而稳定的心态,智慧和从容的应对,足以让自己在兵临城下时,从容应对,化险为夷,轻松化解人生路上每一次坎坷和磨难。

能够行稳致远的人,不单单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智慧的头脑和高超的技能,更多的是拥有良好的人品和良好的品德。

佛说:“因果循环,皆有定数,种因得果,各自有报。”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有因必有果,你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芸芸众生,谁都逃不过轮回的法则。你可以不信命运的安排,但不能不相信世间有因果循环的道理。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珍惜当下,行善积德,才能为未来种下美好的种子,行稳致远要树正气,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就是公平正义、刚直不阿的浩然之气象。

一个人要想行稳致远,就要有这种浩然正气,要行正道,做正事。遵规章守法纪,恪守道德准则,是行稳致远的基石,为官者,当清正廉洁;为商者,当诚信经营;为学者,当严谨治学……

正如《文子·符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以君子之为,有正气之行,方有行稳致远的资本。反之,以小人之为,有邪气之行,则行而不远。

而行稳致远的人,守着自己的良好品质,一生稳稳当当,稳中求胜,稳中进取,不仅过得风生水起,更会过得恣意从容,人生之路,一帆风顺,万事顺意,好运和幸福更会接踵而至。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2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