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
唐诗的豁达,宋词的超脱;跟随诗人、词人的脚步,寄情山水之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学习古诗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引导孩子理解诗中的意境。怎么让孩子通过恰当的语言将诗中的意境描绘出来,而旅行就是学习唐诗宋词中最优秀的老师,在旅行中,不仅能够更直观地领略到那些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的真正内涵,还可以用心去感受,用自然去化解,这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江南诗山之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唐朝诗仙李白可谓是最常见的了。有一年秋天,大诗人李白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非常美丽。成群的鸟儿在天上展翅高飞,天边的云朵悠闲的飘着。他觉得看也看不够,于是就写下了一首诗。诗的叫《独坐敬亭山》
同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敬亭山的一边听,一边想,从这首诗中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听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西晋时为避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敬亭山属黄山支脉,山势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大小山峰60座,拥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敬亭山虽不高,但在此丘陵地带拔地而起,远看满目青翠,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近观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它不追“五岳”之雄奇,不纳“四佛”之烟火,但自有清丽时俏之容。
敬亭山是值得父母带着孩子到此一游的地方,这里不仅能够看到美丽风景,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孩子可以与千年前的诗人们“沟通”、“对话”,会发现他们所思所想,从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本。
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中原第一楼”鹳雀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楼阁之一,由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而闻名于世。此诗虽然只有20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干古,鹤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白日依山尽”时,登临鹳雀楼找出太阳的位置,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
远望“黄河入海流”时,体会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孩子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父母与孩子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孩子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如今楼阁胜景虽已不在,空余黄河天际流。无数旅游者乘兴而来,惆怅而归。岁月又越过了几百年,重建古楼的呼声高涨。新建的仿唐代高台楼阁,楼高73.9米,建筑总面积8222平方米,楼中设有王之涣的青铜塑像,虽然这里的鹳雀楼已经不是当初的鹳雀楼,但是人们登楼后仍然可以体会到王之涣登楼之后的景象,可望白日依山,黄河入海的壮观气象。在山水之间,感悟人生,憧憬未来!
登上鹳雀楼顶层,远望山峦巍巍,俯瞰大河滔滔,千里胜景尽收眼底。从这里,更能感受到王之涣在这首诗里想要表达的内容。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而这种精神并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改变,恰恰是困惑的人们最需要的精神。
人生路上,不论是工作、学习、生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是退缩还是前进,这将呈现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其实,这些困难和挫折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恐惧,只要我们有信心,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自己、克服困难。
神仙洞府之洞庭湖唐·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中《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鱼米之乡”。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在这首诗《望洞庭》中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后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底山(君山)比作青螺,后两个比喻句能较快理解。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不同,在平时,我们通常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就见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就不容易理解了。
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膘腺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所以这个比喻句要结合诗的意境来解说,并要先介绍古时候,便用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月光下的湖面和恫镜都是腺胧就,故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者为之倾倒。
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洞庭湖风光绮丽迷人,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至今都是东洞庭湖的写照。湖北和湖南之称,即来源于洞庭湖。
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洞庭湖的风光,不论从宏观或微观赏览,远眺或者近看,也不论是春夏或秋冬,晴天或阴雨,各有其特色,都十分绮丽迷人。而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展示了洞庭湖变化多端的绮丽风光。
一家人泛舟洞庭湖上,在感受家庭温馨的同时,不妨给孩子增加点乐趣,让孩子找一找诗人诗中描写的“白银盘里一青螺”的“青螺”在哪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他们也不会觉得坐船是枯燥的。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也能够学到知识,并且通过游戏还能加深孩子对诗的理解。
人文圣山之庐山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暂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在中国众多名山之中,庐山的文化积淀是最深厚的。观山如读史,游庐山如果只带“风景眼”而不带“文化眼”的话,那可真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其山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关于“庐山”二字何时最早出现,说法不一。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考证得出,早在战国时代一本名为《竹书纪年》的书中就有“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的记载。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庐山”这两个字之所以耳熟能详,却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这座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山,以其独特价值的自然美,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孕育了无比丰富的内涵。在积淀和酝酿之中,它又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人文圣山”。
庐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造就了庐山的人文底蕴,而神圣的文化气息也始终融入了这座山。这里的夏天气候凉爽宜人,非常适合人们前来避暑游玩。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就曾于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的八月游此山。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孩子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孩子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把重点放在让孩子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
当你真正地踏入庐山,就会知道它为什么会被称为“人文圣山”了!如果是带着孩子一起出游,那上山前的准备工作中,父母不妨试着让孩子自己准备自己的行囊,不论是准备得充分还是不足,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知道,这样孩子下一次的准备工作就会比这次做得有进步。通过这样的锻炼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在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诗词之都杭州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面对西湖美景,杨万里写下了千古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了写荷花的千古绝唱。
诗中的西湖就在美丽的杭州,杭州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这里秀美的湖光山色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并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赞叹及帝王名人的足迹。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作为隋唐名郡、吴越首府、南宋都城和元代以来的浙江省省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它是一个与唐诗宋词有缘的城市。它是唐诗之路上的重镇,也是南宋词的中心,更是元曲两大中心之一(另一是大都,即现在的北京)。
在诗词史鼎盛的唐宋时期,杭州先后拥有两位诗词大家作为“市长”,即唐长庆年间刺杭之白居易与宋元祐年间知杭之苏轼。他们不仅保一方平安,更心念苍生,惠加黎民,同时他们还歌吟咏唱,各陈珠玉,妙喻西子,诗化杭城。
白居易、苏轼为杭州和西湖留下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已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的诗词名句,这些诗句如今都已成为杭州、西湖的最佳广告词。
其实,早在白居易之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与宋之问就已为杭州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佳句。至于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孤山的梅花,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小巷的风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西湖的荷花,以及姜夔、周邦彦、俞国宝等人的词篇,更是不胜枚举!
对于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来说,出门就坐车已经习以为常,再加上繁重的工作,让我们的运动时间一再压缩,甚至没有。趁着旅行之际,不妨徒步行走,尤其是到西湖景区时,可以放弃游览车,徒步走一圈,既考验了自己的耐力,也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一个诗词氛围这样浓厚的城市,不妨试着写一首关于杭州或者有关景点的诗。也许,语言可能稚嫩,但是只要写出来,就是好样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读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这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
我们再来朗诵一遍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送别的人是林子方。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浙江第一大河之钱塘江节自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在四年级语文课《观潮》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唐代诗人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诗句中“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是中国名川,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全长605公里。在浙江,无人不知钱塘江潮,就是每年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慕名而来观潮的人都不计其数。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著名大潮之一,实乃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高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其实由来已久,其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刘禹锡的这首诗,讲述的就是农历八月钱塘大潮的景象。除农历八月之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干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吸引着八方来客,观潮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尤其是带着孩子的父母,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所以一定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观潮时一定要在安全地带,不要太过靠近潮水。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诗化城市之扬州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小学古诗词中,李白的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干古丽句”。
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年前的诗人李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这一句诗,让后世多少人对扬州生出无限的爱慕和憧憬。从唐诗宋词中走出来的扬州,即使只是轻轻念上两声,也会觉得风情无限。
扬州是一座迷人的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时扬州并不称扬州,而是称广陵、江都、维扬,扬州这个地域称谓的出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有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历史上就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苏北的重要门户。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自春秋吴王夫差筑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几度盛衰,但仍“雄富冠天下”。扬州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且不说烟花三月里扬州的绝代风华,更不说腰缠十万贯,骑马下扬州的奢华,只是那瘦西湖畔玉树琼花的富丽,二十四桥不沉的明月,都足以让无数人为扬州生发出无限的想象。
到扬州旅行,一定不可以错过瘦西湖畔萦绕的江南风情。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行走在这景色宜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的湖上园林,不禁会为湖面上那清秀婉丽的垂柳而驻足;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更是赏月的绝佳之处,在这里想象比现实更具有美感;在有“晚清第一园”、“城市山林”之美誉的何园,漫步于拥有“天下第一廊”盛名的1500米复道回廊,观赏这综合了园林四通八达与回环变化之美的长廊,你定会被古人的建造工艺所惊叹。
九塞尊崇第一关之雁门关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代诗人李贺短暂的一生愁苦多病贫困交加生不逢时,但是他沉思苦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悲壮的战歌也是一幅绚美的边塞图,通往诗人内心的钥匙就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形象。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同时寄托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渴望以才报国的迫切心情。
当我们在读到或看到这首唐诗时,如果没见过此类场景是很难想象诗人所描写的边塞苍凉景象,以及诗人所想表达的意境。那么,不妨找个时间,亲自到真正的雁门感受一下,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雁门山因两山东西对峙,其形如门,飞雁出于其间而得名。雁门关高踞雁门山上,为“天下九塞”之首。在中国历史上,雁门关一直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前线要塞,许多名将在这里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赵国李牧曾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万余骑。汉朝霍去病、卫青和李广先后由雁门关出兵,北讨匈奴。
隋炀帝被困雁门关时,李世民献策用疑兵之计退去了突厥军队。唐末,沙陀(西突厥的一支)贵族李克用攻克雁门关,奠定了后唐的基业。宋朝时,杨业和杨延昭父子都曾镇守此关,与辽军展开多次鏖战。杨业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的称号。可以说,雁门关是古代宋代的历史标志,一说到雁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
“三千年雁门,半部华夏史。”雁门关3000多年的历史、饱含人文内涵的历史遗迹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并巩固华夏历史的认知,并在此基础进一步丰富新知。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抗日战争,雁门的身影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在这个方圆不足50平方公里的地方,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明,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迹。在这里,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民族游牧文明相互交融,汇集成一部鲜为人知的华夏文明史。
雁门关的夏天是凉爽的、舒适的,在夏天时可以到这里避暑,消夏。尤其是作为父母的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这里。不仅能够让孩子欣赏到有别于城市的精致,更能为孩子上一堂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课。品古鉴今,让孩子知晓民族大义,从而更加热爱国家,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闲暇之余,家长们带着孩子看山、看水、看风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古代文人骚客的陪伴下,在旅行中亲身体验、亲身感受,这比任何补习班都更有效。
心动不如行动,利用空闲时间,走出城市、走出家门、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跟着唐诗宋词一起去旅行吧!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积极调整产品供给与服务;完善产品设计思路和服务;适应新需求、把握新趋势、切换新赛道。
疫情即将过去,期望每一位“旅游人”,以自律和诚信为引导,助力旅游市场有序恢复;我们要置身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旅游行业大格局中,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更好地服务旅游者,在变革中开创新篇、行稳致远。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