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迎来“拐点”,房企“悄然降价”,要不要买房清楚了

大川说楼市 2021-07-20 18:58:18

2021年已经过半,要不要买房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不少人。毕竟,房地产的“造富神话”大家都不陌生,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凭借着持有房产实现财富增值,甚至是财务自由的人并不在少数,而后悔没有买房的人,同样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如果按照过去的买房逻辑,面对买房与否的时候,几乎不用思考,只要是自身经济条件允许,果断买房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是,自从1998年房改以来,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肯定的是,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楼市的发展逻辑也已经“生变”,所以,如果当下继续按照过去的买房逻辑去判断要不要买房,显然是不正确的。

在笔者看来,要不要买房,最关键的是看影响房价的根本因素有没有发生变化,而不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经济学家任泽平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房地产周期变化,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并且,这个理论也得到了行业内的一致认可。也就是说,要不要买房的关键在于人口、土地以及金融的变化。倘若人口、土地以及金融的变化仍然有利于房价的上涨,那么,只要是经济条件允许,仍然是可以买房的,反之,则不然。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人口、土地以及金融的变化。

首先是人口。在2021年5月份的最后一天,国家出台了“三孩生育政策”。那么,问题来了,国家为什么会出台“三孩生育政策”?答案显而易见。自然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变化。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率连年降低,“总和生育率”甚至已经跌破国际警戒线。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却在日益严重,根据“七普”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们国家60岁及以上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达到3个亿,占比21%。

一边是新生儿出生率的连年降低,一边是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如此一来,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主力购房人群的减少(25~50岁之间)则是必然结果。

其次是土地。关于土地政策,我们国家的土地政策多年来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直到今年的2月份,官方宣布:22个重点城市要实施“两集中”的新政,其一,集中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原则上全年不得超过3次;其二,集中组织出让活动,行业内也把该政策叫作“集中供地”。

这22个重点城市包括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还包括18个二线城市:南京、青岛、济南、苏州、杭州、福州、长沙、合肥、宁波、长春、沈阳、厦门、成都、重庆、无锡、郑州、天津、武汉。

以上提到的22个重点城市,几乎涵盖了我们国家大多数房地产市场活跃的城市,也就是说,对于判断我们国家的土地政策变化,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说实话,“土地集中供应”的新政对于开发商来说,是对其自身资金链的考验,也是压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有效手段,毕竟,“集中供地”决定了“集中入市”,竞争激烈,如何提高房价?

最后是金融。提到金融,有“3项政策”就不得不提。其一,“三道红线”的划定,分别是:房企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要小于1倍。其二,年初,央行及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要对房地产进行贷款额度的合理限制。其三,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开始大力核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包括经营贷、消费贷等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

凡此种种,旨在说明一个问题:房地产金融正在持续收紧。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房企获取资金的难度和成本增加。

通过对人口、土地以及金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2021年,可以称得上是楼市的“拐点”。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保利、融创、万科、恒大、碧桂园5家房企的5~6月份销售价格同比年初1月份呈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其中,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5家房企,平均价格分别下降:5202元/平、2890元/平、1897元/平、696元/平以及280元/平。

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这5家房企都在打折促销。须知,这5家房企可谓是我们国家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是行业“龙头企业”,既然他们都选择打折促销,我们不难猜测,现如今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分析到此,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房企降价的根本因素是因为人口、土地以及金融的变化已经不利于房价继续上涨。而且,未来的房价也很难继续上涨,也就是说,未来,房企的打折促销或成为“常态”。

如此一来,要不要买房清楚了?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是特别着急,不妨再等等,在下半年以及年末的时候,楼市或还会迎来一波“打折促销”。当然,不要把该预测当作投资准则,毕竟,楼市变化多端,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牢记“按需购买”“量力而行”才是买房正道。对此,你怎么看?

1 阅读: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