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都值得被人民所铭记。我们不妨怀揣着敬意与热忱去了解一位为国家富强而奉献了一生的“人民公仆”,这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民公仆”便是李建国同志。
穷苦人家
1946年,李建国出生于山东鄄城的一个农民家庭里。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可解放战争的烽火却又在齐鲁大地上燃烧起来。那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经由这战火洗礼,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可贫苦的生活没有把李建国扼杀在童年,他的衣服虽然破旧但却十分干净,尽管没有可口的食物甚至常常填不饱肚子,但他却能如颜回一样不改其乐。李建国年纪渐长,到了该上学的年纪。
如果是在旧社会,哪怕是终日在地里辛苦劳作,恐怕李建国的父母也难以供养他上学。可好在新中国此时已经建立,不但社会秩序与生产建设恢复了,学校教育也开始大兴。
李建国乘着建国的东风得以进入学校念书、接受教育,而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不负父母的期望和国家的栽培,李建国自小便成绩优异,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1964年,他在高考中一展身手,考入山东最好的大学——山东大学。在学校里,就读于中文系的他阅读了大量名篇著作,不断汲取着知识,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明前程1969年大学毕业的李建国工作将由国家进行分配,可以说是有着无比光明的前程。可一场政治洪流却摧垮了光明的前路,他在学校苦等一年也没能等来工作分配,而是收到了前往天津宁河劳动锻炼的消息。
当时国家提倡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李建国没有多想,选择了响应国家号召,前往一线劳动锻炼。在公社里,李建国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他幼年时的穷苦经历在此时对他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每日扛着锄头下地劳作并没有让李建国产生悲观情绪,他对农活的熟练让不少世代耕田的老乡都发自内心的赞扬。他在公社里突出的表现也让上级领导十分欣赏,觉得他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同志,不应该窝在山沟沟里,于是向组织上推荐了他。
1972年,李建国进入宁河县委宣传部任干事,由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坐进办公室里的李建国没有懈怠,他以一个农民的勤劳与质朴对待着工作,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了周边同事的钦佩和上级领导的赏识。
得益于此,他的职务一升再升。1991年,他成为了天津市的市委常委,为天津地区上千万老百姓的幸福殚精竭虑地谋发展。
经邦济世李建国在天津任职期间,多次下基层调研实际情况,慰问基层工人和农民。在获取了天津经济发展的大量实际情况后,他才大胆推进他的经济改革计划,解决天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症顽疾,助力天津经济发展。
1997年,他51岁,离开天津,奔赴陕西任省委书记一职。这个黄土高原之上的省份,时刻需要着黄河的滋养,但却又时刻面临着黄河的威胁。“地上河”正随着全省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水涨船高。
作为陕西发展的掌舵人,李建国及时发现了陕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写在陕西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为陕西未来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007年,他终于回到了齐鲁大地上,担任山东省委书记。在这片养育了他的故土,李建国依然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时刻不忘为民的初心,把人民的幸福生活视作己任,推动了山东经济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山东地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把山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在山东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他的重任后,他入京任职。2008年,62岁的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如今,李老已经77岁了,但当初那个穷小子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却一刻也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