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门槛真的很低?

车百智库 2024-09-19 10:00:17

9月13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主办、阿维塔科技支持的“昆仑之巅”增程技术发展论坛,在新疆喀什隆重举行。20余位智库专家齐聚昆仑山下,围绕增程技术市场前景、演进趋势、用户体验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结束后,中国汽研将联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细化增程技术新标准。

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已形成共识,已经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驱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本处于上升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24年7月份的新能源车辆达到了创纪录的51.4%。

在数据欣欣向荣的背后,新能源汽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补能体验较差等。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电动化过程中的重要产品,可以较好地平衡纯电驱动和补能体验,有效应对和丰富出行场景,减少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是新能源汽车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ONE

增程技术正经历多方面利好时期

国家支持多元技术路线发展,增程技术迎来发展利好。我国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顶层设计、标准法规、财税政策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加强了产业战略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继续确认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的整车技术发展路线(如下图)。增程式电动乘用车在中长期内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至2035年全面实现乘用车的电动化转型,以增程式乘用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也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增程式电动汽车满足消费者主流用车需求。随着对产品认识的日渐成熟,汽车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舒适性。近两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持续上升,相关上市车型不断增加,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成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车型。增程式汽车具有电动汽车安静、起步转矩大的优点,可以当纯电动汽车使用,在充电方便的条件下只充电、不加油,使用成本较低。同时,发动机工作只为动力电池补充电能,不受车辆负荷影响,可以一直处于最佳燃烧区间,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2TWO

增程技术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在纯电动商业化环境有待优化的情况下,增程汽车将成为新能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性:增程式混动作为一种绿色动力系统,具有显著的可持续性优势。首先,增程式混动采用了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双重动力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它能够有效降低燃油的消耗和尾气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其次,增程式混动还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和利用内燃机余热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能源的消耗。这些特点使得增程式混动成为了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交通工具选择。效能提升:除了环保特性外,增程式混动还具备显著的效能提升优势。首先,通过电动机的辅助作用,增程式混动可以在启动时提供更高的扭矩输出,使得加速更为迅猛,驾驶感受更为动力十足。其次,增程式混动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调整功率输出,使得动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和平稳,提升整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通过电动机的电力支持,增程式混动还可以实现零排放纯电驱动,在市区等低速环境下,能够享受到安静、舒适的电动出行。用户体验:增程式混动不仅在环保和效能方面具备优势,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首先,通过增程式混动的动力调配和切换,驾驶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驱动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混合模式和充电模式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驾驶需求。其次,增程式混动具备更高的续航里程,相较于纯电动车型,驾驶者无需担心续航焦虑问题,能够享受更长的驾驶乐趣。此外,增程式混动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能量管理和路线优化,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2.未来我国增程汽车市场仍有较大市场空间待突破。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总体在500~800辆,截至2023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接近238辆,预计在2025年达到250辆的水平,2030年达到289辆,综合考虑人口密度、交通承载力与环境因素,400辆/千人大概是极限值,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测,2035年我国新车销售4000万辆,其中新能源(含增程式)汽车超过50%。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测的2025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40%的占比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15%~20%占比目标应可以实现;按照2035年4000万辆的乘用车销量预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到2035年占比50%,约2000万辆。乘用车未来电动化销量预测如下图所示。(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THREE

我国增程技术的局限与创新

1、智能化与动力总成的融合尚处初级阶段。在智能汽车时代,车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已经有较为深度的应用,“无智能不汽车”成为行业共识。但智能化与动力总成的融合仍待加强具体表现在充电管理、动力输出的精准控制以及热管理等方面。例如,充电系统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充电策略,导致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受到影响;动力输出方面,现有系统往往难以根据实时路况和驾驶习惯自动调整扭矩分配,降低了驾驶体验和能效比;热管理系统则可能因无法动态调节电池和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而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2、动力总成的智能化不足也限制了车辆整体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由于动力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智能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当前的动力总成技术尚未充分集成先进的传感技术和AI算法,难以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和智能响应。3、馈电状态动力输出显著下降,甚至存在失速风险。新能源汽车依赖电池作为能量源,而电池的剩余电量直接影响着其输出功率。当电池电量充足时,能够提供更高的放电倍率,从而使电机发挥出最佳性能;反之,当电池电量较低时,虽然充电倍率可能增大,但放电倍率会相应减小。在新能源汽车中,一旦电池进入馈电状态,即电量接近耗尽时,其提供给电机的电能会大幅减少,导致电机无法输出足够的动力。这种情况下,车辆的动力性能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失速现象。这不仅会影响驾驶体验,还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4、增程式汽车缺少专属零部件配套。市场上的增程器往往是基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改造而来,而电池系统则多是从纯电动车型中移植。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推出产品,但却难以真正打造出高端豪华的增程车型,并且无法充分发挥增程式汽车应有的优势。传统发动机在设计时考虑的是全工况下的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而增程器更注重的是在特定工况下的高效运行和低噪音表现。非专属的零部件可能会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损失和用户体验不佳。增程式汽车的电池在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及热管理等方面的有其特殊的场景,非专用的电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程式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和安全性上的表现。5、企业创新发展案例阿维塔汽车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车企,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优化产品和技术体验,以行业独有的“一巅峰三极致”核心优势,给用户带来无限接近纯电车的增程新体验。“巅峰智慧”体现在行业首次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增程系统,通过全栈自研的昆仑增程全域能量智慧妙控系统,实现了OTA常用常新。该系统具备智能温度控制功能,能够精准调控增程系统的工作温度;智能油电控制则优化了启停策略和油电混合比例;智能扭矩控制则确保了车辆在加减速过程中扭矩输出的精确控制,使得驾驶体验更加流畅。“极致强劲”的特性确保了无论是在满电还是馈电状态下,阿维塔都能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能实现了5秒级别的电驱功率,即便是馈电状态下也能轻松应对山路驾驶。此外,通过优化电驱功率密度,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而高效;配合业内领先的电流功率模块,确保了动力的快速响应与释放,无论何时都能给予驾驶者充足的信心。“极致静谧”方面,阿维塔采用了行业独有的电子机油供给系统,确保了启动过程中的低噪音和平稳功率调整。其停机活塞主动控制技术和发动机降摩擦及降噪技术,大幅降低了噪音和震动,从源头上提升了驾驶舱内的静谧程度。“极致省心”方面,阿维塔昆仑增程HE 1.5T 超增压发动机动力强劲不挑油,电池稳定工作温区达100℃,全国都能放心开。同时搭载的云端BMS电池管理系统全天候实时监测预警,真正做到充电快不挑油,油耗低续航长,使用无限制、出行更安全,让用户使用更省心。

4FOUR

促进增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好应用的建议

为推动增程式技术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9月13日在“昆仑之巅”增程技术发展论坛会上,论坛主办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阿维塔一起发布“昆仑之巅-增程技术发展倡议书",为行业建言献策。坚持创新驱动。技术的先进性不应仅由动力形式决定,而是应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性能与用户体验,探索增程技术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更智能的动力控制解决增程汽车在极端工况下的动力衰减等问题,加快技术突破,推动增程技术创新发展。用户体验至上。增程式汽车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为宗旨,持续降低用车成本,无限接近纯电的静谧舒适体验,企业与用户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共赢、多样、活力的用户生态。聚焦关键部件。充分认识关键部件对增程式发展的基石作用,推动增程式发动机、电池等关键部件高端化、智能化、专用化发展,通过关键部件的专用化实现动力的稳定输出和使用无限制、出行更安全的增程汽车驾乘体验。建立行业标准。推动产业标准、规范、技术认证体系建设,加速产业标准制定,尤其在发动机、电池等关键模块不断推进专用化和标准化,实现更高的用车经济性和驾乘安全性,构建公平、开放、务实的产业平台,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