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作为同光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在清末政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掌握一定的兵权。在政治上,李也是不折不扣的洋务派,这一点和年轻的光绪皇帝和在政治理念很相似。那么,在光绪皇帝失去权力被囚禁在瀛台后,却选择效忠已经老迈的慈禧太后呢?
李鸿章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注定了李鸿章绝不会冒险去做这样的傻事。实际上,在百日维新失败的前后几乎没有臣子支持光绪皇帝,假意勤王的袁世凯,事后也向荣禄告密。
1.封疆大吏与封建士大夫的节操起于清廷镇压太平军,作为一个安徽人,李鸿章既有保卫家乡免遭祸乱,又有货卖帝王家的想法。饱读圣贤书,注定不敢谋反。皇帝虽是天下之主,然而清朝真正的法理则是来自于咸丰帝一系,光绪帝属于典型的旁系继统,在同治帝盛年去世的情况下,其生母慈禧皇太后选定光绪帝载湉继位。无论如何,作为过继而来的皇帝,都没有实力动摇慈禧太后的位置。如果李鸿章跟着光绪帝对抗慈禧太后,不占理,最终很难成功。
2.慈禧太后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抛开历史上丧权辱国的经历,慈禧太后绝对把权力拿捏得死死的。从辛酉政变开始,慈禧太后击败所有的政敌,实现大权独揽。光绪帝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在政治上和实力上,远远比不了伯母兼姨妈的慈禧太后。李鸿章如果跟着光绪帝,下场可能就是戊戌六君子。
在咸丰皇帝去世后,清朝进入了女主时代,这个女主就是慈禧太后,尽管争议多,但一直到慈禧太后去世,清廷的权力始终在慈禧手中,即使素有鬼子六之成的恭亲王奕訢还是清朝其他贵族始终都斗不过慈禧,除了慈禧有咸丰和同治带来的正统地位外,重要的是慈禧有权力手腕,她懂得在列强环伺,先后出现太平天国、义和拳等民变的情况下,单单依靠已经严重腐蚀的八旗兵士已经不行了,必须倚重汉族士大夫。这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于是她开始默许洋务运动的进行,虽然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具备一定的实力,但真正意义上离对抗根深蒂固的清王朝还有差距。李鸿章作为久经沙场和涉足政坛多年的老油子,绝对不会冒着抄家的风险,去做这样的傻事。
3.光绪帝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主子
有人说光绪帝作为青年皇帝,意图变法来拯救清朝,如果变法成功了,就真的可以救中国。这里面有个概念容易被混淆。维护清廷统治与挽救中国危局,矛盾不?看似不矛盾,实则非常矛盾。旧的封建制度已经不适用东方古国,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光绪帝是皇权的代表,皇权意味着巩固封建专制,这种情况下,只能巩固上层贵族利益,对于国家和几亿国民来说,根本没有利益,因此光绪帝的所作所为就是封建统治阶层的一次挣扎。而由于光绪帝的正统性不够再加上地方武装崛起,使得皇帝真正是有名无实。
光绪帝如果能够选择隐忍,或许会等到掌权的那一刻。光绪帝去世的时候38岁,按照慈禧太后和他前后脚去世的史实,很有可能是被毒害。这里面就有意思了,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还有四岁开始就抚养的光绪帝,竟然和养母一般的慈禧太后彻底闹翻。在这里面,显然说明光绪帝城府不够深,政治能力不够。38岁斗不够73、4的老人,这说明了什么,他还是没看清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不懂得什么是忍,什么是熬。指望光绪帝,很难成功。
3.避免李鸿章的位置上的尴尬
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廷政变莫过于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李靖等一大批老臣在李建成、李世民储位争斗已经白热化的情况下,选择中立。在李世民取得储位之后也没有对李靖等人采取行动。而在明初靖难之役的过程中,除了朱棣和建文帝的死忠外,很大一部分明朝老臣选择中立。这两个历史最最著名的宫廷变故,都属于家族内斗,属于皇家自己的事,作为臣子的掺和进来并不好。除非李鸿章是光绪帝的死忠,作为汉臣,李根本就没有资格是死忠。既然是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事,一个外臣不参与为好,参与之后难有好结果。
明朝土木堡事变后,兵部左侍郎(后为兵部尚书)于谦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的情况下,拥立朱祁钰继位,这本身是稳定大局的一步,但已经犯了皇家忌讳,一个大明朝,出现了两个天子。在朱祁镇被放回后,朱祁钰与朱祁镇兄弟反目,朱祁钰不愿意放弃已经坐上来的皇位,囚禁了朱祁镇。朱祁镇的支持者发动夺门之变,作为拥立朱祁钰的功臣于谦被杀。按理说,于谦是处于公心才拥立新君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社稷安稳的,在夺门之变过程中,也没有动用兵士制止政变,可以说是完全中立,但依然被杀。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触碰了皇家的底线。
李鸿章即使支持光绪帝取得最终胜利,光绪帝会善待他吗?历史上,这样的功臣比比皆是,善终者几人?李鸿章不可能看不明白这些,他会傻到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去和光绪帝冒险吗?显然不会,李鸿章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最正确的处理皇帝和太后分歧的方法就是中立和听话。中立意味着两头都不得罪,也能保证两头都重用自己。听话就是忠于朝廷,你们斗你们的,我不掺和,我只是大清朝的臣子。
4.忠君卫道者岂能参与权力之争
曾国藩是对李鸿章影响极深的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创立了淮军,有了属于自己的武装。而曾国藩信奉的是忠君卫道,换句话说,有了兵权之后,曾国藩并不是考虑反清。反清复明的时代距离曾国藩、左宗棠太远,他们的根子里就是清朝的臣民,创建武装首要是保卫家园,另外就是想,借此机会位极人臣之列。李鸿章最高做过直隶总督,身份已经非常高了,他没有必要违背臣子的身份,谋朝篡位。
皇帝谁都想做,如果李鸿章有这个实力,他也不会放弃做曹操的想法。李鸿章的后辈袁世凯,即便有称帝的想法,也是先依靠革命党人在南方不断军事动作,来恐吓隆裕太后支配宣统帝退位,然后先做总统,其后再称帝。李鸿章的政治影响力远不能威胁清廷的存在。军事上,他的家底子和南方团练形成的几路地方武装比并没有优势,慈禧太后对各地官吏说话还好使,一旦李鸿章和光绪帝企图改变现状,切断军用给养,自然就崩溃了。
5.列强未必支持李鸿章
李鸿章由于经常参与清廷与列强的交涉,在对外关系上有优势。很多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他代表清廷签的,他也自嘲自己是“裱糊匠”。进入近代的清朝,自主性已经很弱了,很多事情需要取得列强的支持。由于一系列的条约存在,列强想在中国取得利益,有必要保留清朝这个躯壳。李鸿章深谙其道,在列强横行中国的时代,谁做皇帝都是傀儡,自己没有实力出头,而慈禧太后又什么都可以舍得出去,敢割地、敢赔款,列强轻易不会考虑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读圣贤书,力图报效朝廷,取得功名的李鸿章,不会去冒险。但是李鸿章并不是没有野心,也不是完全忠心于慈禧太后,只不过是惧怕皇权的威严。一旦真正有了机会,他也会有所行动。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东南互保,就把李鸿章的野心暴露出来了。
庚子国变,慈禧太后和列强的矛盾加剧,并演变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这个时候,李鸿章的军阀性已经显露,在他的带领下,东南各省和列强签订合约,列强对华宣战的范围不包括东南各省。对于东南互保,历来争议不断,有人说保证东南各省不受战乱影响,应该算是一个好事。但问题是,朝廷跟外国宣战,地方官员擅自议和,不站出来勤王,维护清廷权威,这已经出离了人臣范围。而更极端的是东南大员试图在清廷不保的情况下,让李鸿章做总统。
此时,李鸿章不安分的一面出现了,这是有清以来从来都没有的情况。这只能说明,清朝的统治在逐步瓦解,注意此时是1900年,距离清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只有11年,清朝已经苟延残喘了。从曾国藩创建湘军开始,满汉一体的政治局面已经维持了近50年,汉族士大夫长期经营南方,已经具备了和清廷对抗的资本。东南互保只是一个开始,虽然后来,慈禧太后削弱李鸿章等人的权力,但汉族士大夫控制武装并军阀化的局面,已经不可逆转。
1901年,显赫一时的清末风云人物李鸿章去世,他的接任者是曾经由他举荐过的袁世凯,袁世凯有了比李鸿章更好的时机,慈禧太后去世,顺便带走了她又爱又恨的光绪帝,清朝开始了宣统时期,南方革命党的一把火,让清朝瞬间崩溃,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权力大戏,最后袁世凯成为了临时大总统,又进位为大总统,最终成为了所谓的洪宪皇帝,然而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真正的天下还是看民心,皇帝不得人心,复辟帝制,此后就没有成功的。
大清李中堂,争议点多多,有贪腐的恶名,有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者,还有甲午战败的责任。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如白驹过隙,不能以现在人看古代人、近代人,更不能以现在观点看以前发生的事。能做“裱糊匠”,自然知道清朝早已是千疮百孔,四处漏风了,灭亡是早晚的事。封疆大吏有的是尽其所能,去维护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不亡,然而有可能吗?答案不用说,“裱糊匠”三个字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