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仙侠剧到仙偶剧,我们失去了什么?

影视产业观察 2024-05-24 17:35:40

近期上线的古装剧《又见逍遥》,作为改编自经典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的又一影视化作品,其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游戏粉”表示该版比05版《仙剑奇侠传》更加还原游戏,真正做到了诚意满满;也有不少观众认为新剧在选角、剧情设置上都有不妥之处,与旧版无法相提并论。在这里我们且不论新旧两版《仙剑》的高低,而是想去探讨一下如今的仙侠剧与之前的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人说,仙侠剧对于国产影视剧集的意义,就等同于科幻对美国影视的意义。从2005年《仙剑奇侠传》至今,近20年的时间中仙侠剧的内核——“侠”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仙侠剧注重对人生哲学、道家思想的阐释,而现在的剧则更注重对情感的刻画和情绪的宣泄,有仇报仇的爽感和恋爱过程千回百转的虐感成为了剧集的收视和热度保障。从仙侠剧到如今所谓的仙偶剧,这个过程中,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国产仙侠剧又该如何重现往日的繁荣景象?

仙侠剧的兴起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提起仙侠剧,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由胡歌、刘亦菲、安以轩、彭于晏等人主演的《仙剑奇侠传》。该剧于2005年播出后,“仙侠剧”的概念逐渐被观众所熟知并成为了市场上流行的电视剧类型之一。2010 年,以《轩辕剑之天之痕》《仙剑奇侠传 3》《古剑奇谭》为代表的仙侠剧相继登上荧幕,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与高热度的网络讨论,国产仙侠剧由此进入相对繁荣的发展时期。

随着国内影视行业掀起了IP改编的热潮,仙侠剧也拥有了更多可改编的母本。2015 年,由赵丽颖、霍建华领衔主演的《花千骨》引发中国仙侠 IP 热;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风靡一时;2020年,《三生三世枕上书》《琉璃》《三千鸦杀》《且听凤鸣》等相继播出,将仙侠剧推向了又一个高潮。近年来,《苍兰诀》《长相思》等作品也引发了大众的关注。时至今日,仙侠剧依然是国产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类别。

仙侠剧为何能够长期赢得观众的喜爱?究其原因,在于这是独具中国特色、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能够唤起人们的观看兴趣和民族认同感。《仙剑奇侠传》中人身蛇尾的女娲后人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青丘九尾狐的设定都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花千骨》中的“十方神器”是根据《山海经》中的“神器”改编而成,《轩辕剑之天之痕》具有鲜明的民族化风格。以及仙侠剧中出现的天帝、神女、妖怪、苍生、四海八荒等说法都是脱胎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仙侠剧建构世界的难度更低、叙事空间更大。在仙侠世界中,主角可以穿越时空、腾云驾雾、变换容颜。无论是场景的搭建、法术的手势,还是服化道的设计,仙侠剧都能让创作者较为自由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仙侠剧凭借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配合华丽梦幻的国风场景,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想象中的仙侠世界,让大家在获得视听享受的同时,提升了民族自豪及文化认同。

从仙侠到仙偶

“侠”之内核的变迁

拆分仙侠剧的仙侠二字,“仙为皮,侠为骨”。与武侠剧快意江湖、家国情怀和锄强扶弱的内核一脉相承,《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之天之痕》等早期仙侠剧,有着“仙道一体”“拯救苍生”的设定。《仙剑奇侠传》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道家思想,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就贯穿了全剧始终;殷若拙与青儿分手时说出的“大爱而非小爱”,以及女主角赵灵儿的死亡,都在强调“拯救苍生”的“侠”之大义。

2015年,由赵丽颖和霍建华主演的《花千骨》播出,创下了中国内地周播剧收视纪录,成为首部网络播放破200亿的电视剧。虽然其剧集影响力表现突出,但是剧中的“侠”之内核是缺失的,花千骨撇下天下苍生的性命安危,费尽心机去窃取神器只为了保全白子画一人的生命。从这部剧开始,“仙恋”似乎成了一众仙侠剧的叙事重点。这些剧中依然保留着四海八荒的大千世界,但不再执着于解救苍生、斩妖除魔,反而让剧情围绕男欢女爱的小情感展开,且常常落入“工业糖精”注射过多的窠臼,逐渐演变成了网友口中的“仙侠偶像剧”。

在剧情设置上,早期的仙侠剧除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还注重对人生奥秘和哲学思辨的探索。比如在《仙剑奇侠传》中,独孤剑圣殷若拙与女娲后人青儿相爱后又放下执念,通过小爱得道,从而扩展到对于世界和万物的大爱。这些仙侠剧致力于对儒释道进行重新审视,希望通过更大的维度来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和秩序,以纾解人类当下的困顿、渺小与无力。

但在现在的仙偶剧中,那些曾经借由仙侠世界去探讨的宏大命题,对于现代社会的科技、信息、宗教、经济的隐喻担忧几乎都消失了,只剩下“爱情”这个空壳。所有剧情几乎都是为促进男女主角恋爱而设置,“拯救苍生”成为了男主与女主之间感情催化的工具,甚至只是为虐而虐的一个固定剧情,几乎所有仙偶剧中都出现了男主为了苍生伤害女主,或者为了女主不顾苍生等情节,让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这也是近几年仙偶剧广受诟病的一大原因。

仙侠剧该如何突出重围?

仙侠剧发展至今,虽佳作连连,但已开始呈现创作疲态,模式化的人物形象设置、“鲜肉+小花”的选角、套路化的爱情叙事等让观众直言“没有创新精神”。无论是风格类似的《玉骨遥》《重紫》《花戎》,还是改编仙剑IP却遭网友群嘲的《仙剑四》《祈今朝》《又见逍遥》,都是创作疲态下导致的结果。

在这种情形下,要想让仙侠剧重现往日之荣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人物设定上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主角身份上玩出新花样。如今的仙偶剧主角越发华丽、自带光环,比如《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花神之女锦觅与天帝之子旭凤、《苍兰诀》中上古时期的月尊和息山神女小兰花、《长月烬明》中的魔神澹台烬等,男女主角都是有身份、会法术的设定,不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在之后的仙侠剧创作中,主角可以突破这种高高在上的身份,用凡人之躯对抗生死轮回,凸显出凡人升级打怪、挣扎求长生以及仙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可以增加剧情的精彩程度,更能展现“人定胜天”的理想信念,以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

除了主角,在配角、群像戏上也要做到精细描摹。在《仙剑奇侠传》中,拜月教主虽然以反派形象出现,但并不影响他具有喜欢阅读、善于思辨的优点,甚至有网友提出,这部剧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反派角色。而现在的很多仙偶剧只突出了男女主角,其他配角更多沦为了推动两者感情的工具人,因嫉妒女主而变坏的女二、喜欢女主的温柔深情男二、坏的毫无特点的恶毒反派......这种脸谱化的配角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仙侠剧的魅力,所以未来的仙侠剧要在群像戏上下功夫,让每个角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其次,要深入把握仙侠剧的根本,重提“侠”之内核。在仙侠剧中,精神内核主要有“生死轮回”“苍生与小我的取舍”和“心怀天下”的侠之大义,如今前两个都有所保留,但第三个已然消失了。在《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帮助韩医仙解决僵尸造成的灾难,灵儿为了南诏国子民奋战而死;《仙剑三》中,景天为了天下人选择割舍自己的寿命,必平在邪剑仙身边当卧底最终惨死。剧中的主角很少有天生神力庇护,而是身为普通人去闯荡江湖,维护正义,这才有了仙侠剧中的核心——“侠”,未来的仙侠剧要在塑造侠义精神方面多多打磨。

最后,仙侠剧要深耕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近年来,一些仙侠剧深受西方玄幻影视作品的影响,在讲述东方仙侠故事时偏爱于使用西方的场景,如《镜·双城》《九州天空城》采用西方皇室背景,《千古玦尘》中也使用了过于西式的天宫布景等,使得叙事与场景割裂开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们可以为仙侠剧中的事物和奇观的构建提供大量灵感,例如《山海经》中来自四海八荒的奇珍异兽,它们多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现在除了出镜频率较高的鲛人、九尾狐等,尚有众多影视化空白亟待挖掘。

仙侠剧一直是国产剧重要的品类之一,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优秀的仙侠剧往往能做到将古今文化完美融合,虚拟与现实也能更好地衔接在一起。在未来的创作中,仙侠剧应更重视其内容上的思想性,比如深度的哲学思辨、仙凡之间的关系延伸、“侠”之内核的体现等,在为观众提供良好观感体验的同时,讲述拥有文化与历史底蕴、中国特色的好故事,真正将“仙侠”精神融入影像世界之中。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