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初十的清晨,朝霞染红了瑷珲城(今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江面。
渔民撒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突然,一声刺耳的汽笛声打破了宁静祥和的气氛。
人们抬头,看见两艘挂着双头鹰旗帜的蒸汽炮舰,冒着黑烟从上游驶来。
前面炮舰的船头,站着一个穿着华丽、趾高气昂的俄国官员。
虽然不知道他们来干什么,但渔民们都摇起头来:
“毛子一来,准没好......”
02
渔民们断定的没错。
此人是俄罗斯帝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
穆拉维约夫画像
其实俄国早在1643年就派出探险队进入黑龙江流域,开始建立殖民据点,企图将黑龙江流域占为己有。
但那时大清帝国正处于上升期。
1689年,在康熙的坚决反击下,俄国被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承认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以东的广大区域都属于大清领土。
这个事儿,俄人一直耿耿于怀。
但到穆拉维约夫当总督的时候,大清国已是明日黄花了。
从1849年开始,穆拉维约夫就不断派出探险队偷偷进入黑龙江流域,利用黑龙江以北地广人稀、清政府管辖不到,到处建立殖民据点。
胆子越来越大,公然在黑龙江北岸地区大肆移民、驻军、建城,甚至跑到瑷珲城对岸的海兰泡,在清军眼皮子底下公开殖民、开垦。
02
如此明目张胆,大清就没有反应么?
有反应,但也只限于口头抗议。
为什么?
因为自太平天国兴起后,清廷就不断地从黑龙江抽调精锐,前往南方作战。
黑龙江的驻军数量从13000人,下滑到5500人。
这5500人,要守卫全省,简直是杯水车薪。
而且,武器方面和俄军更是差距很大。
所以,只能打嘴炮,不承认俄国已占领土地的事实。
穆拉维约夫这次来,就是要逼大清承认这个既成事实。
穆拉维约夫在瑷珲城码头下了船,走进约定的谈判地点——瑷珲副都统衙门。
一场充斥着恐吓和威胁的外交谈判,随即拉开了序幕......
03
大清谈判的代表是黑龙江将军——奕山。
这位奕山大人,是根正苗红的爱新觉罗皇族出身。
他的高祖是康熙朝大名鼎鼎的“老十四”——胤禵。
因为这层关系,奕山深受道光、咸丰两代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十多年前,奕山因为和英国人签订了《广州和约》而被下了大狱,但随即又被赦免,继续出任封疆大吏。
三年前,又奉命出任黑龙江将军。
而面对穆拉维约夫的咄咄逼人,三年来,奕山睁只眼闭只眼,尽力避免冲突。
咸丰听说后,非常恼火,责成奕山同俄方谈判,绝不能让俄方合法地占领大清国土。
但因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外有英法联军,国库空虚、兵力不足,对奕山的这次谈判,朝廷几乎没给任何实力上的支持和保障。
而穆拉维约夫则为了这次谈判,在海兰泡部署了3000多陆军,还在黑龙江中部署了2艘蒸汽炮舰和10余艘快艇。
实力对比如此悬殊,注定了奕山将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04
谈判一开始,穆拉维约夫就要求奕山承认中俄两国以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
这一划,就要划走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饶是奕山性格偏软弱,也不敢把这么大一片江山拱手送人。
奕山坚决拒绝,并据理力争:《尼布楚条约》里划定了以外兴安岭和格尔必齐河为国界,你依据何在?
穆拉维约夫也知道自己没依据,开始胡搅蛮缠,说:“现在英法两国正在攻击你们沿海地区,如果他们攻击黑龙江入海口,我俄国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占有这一地区。”
奕山反驳:“那也是我们大清和他们之间的事,跟贵国何干?”
......
一天唇枪舌剑下来,没什么结果。
瑷珲历史陈列馆内的瑷珲谈判现场复原场景
05
接下来的几天,穆拉维约夫继续威逼利诱,奕山也是不肯松口。
耗到了四月十五,穆拉维约夫终于失去耐心,愤然离场,回到炮舰上,渡江返回了海兰泡。
当天夜里,海兰泡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瑷珲军民以为俄军即将渡江大举进攻,惊恐不已。
奕山更是腿肚子打转。
其实,这是穆拉维约夫的心理战,真大举进攻,他也是没底的——手上这些兵,拿下瑷珲没问题,但万一大清决心殊死一战,那就麻烦了。
第二天,穆拉维约夫回到瑷珲,继续谈判。
被吓破胆的奕山,果然不敢坚持了,当场同意以黑龙江为国界的要求。但对割让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表示拒绝。理由是,那地方归吉林将军管辖,自己无权做主。
穆拉维约夫一听也在理,于是同意不提“割让”的字眼,改为“中俄共管”。
就这样,当天,双方签订了著名的《瑷珲条约》。
共315个字,一张A4纸绰绰有余。
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条约,但却是割地最多的。
《瑷珲条约》汉译本全文
根据条约,中国从此在法理上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土地。
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比整个四川省+重庆市还要大。
相当于4个河南省。
或6个江苏省。
或18个台湾省。
06
签完字,穆拉维约夫则是马上回了海兰泡,立刻派人给圣彼得堡报喜。极度兴奋之下,还给海兰泡改了个俄文名字——布拉戈维申斯克。
意思就是“报喜城”。
尼古拉一世得到消息,马上破格将穆拉维约夫晋升为陆军上将,并授予“阿穆尔斯基伯爵”的爵位封号。
而奕山面如死灰,端坐许久。
他深知,不但皇上不会饶恕自己,史书更不会饶恕自己!
于是折子里蒙骗了咸丰,改变国界的事,一个字不敢提。
说,俄国人提出的要求,只是在黑龙江以北的空旷地带,划几个定居点,同时希望能把商船开进黑龙江。
咸丰此时正在为大沽口之战失利、英法逼签《天津条约》的事头大,对于奕山的汇报也就没有问查,觉得俄国人的要求也不算过分,就批示同意了。
07
但该来的总会来——
一年后,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俄国公使彼罗夫斯基来北京,拿着《瑷珲条约》,要求清廷根据条约规定,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区域交给俄国“共管”。
这时候,咸丰才知道实情,赶紧派大臣肃顺前去谈判。
《瑷珲条约》割让土地示意图
六月初十,谈判开始,肃顺明确表态:奕山那小子去年是瞒着皇上,私自和你们签的,皇上根本没有授权给他。所以《瑷珲条约》从根儿上就是无效的,我大清不认!他已经被皇上革职拿问,这件事你们别再纠缠了!
俄国公使伊戈纳切夫,军人出身,风格也是简单粗暴,回道:奕山是代表大清国签了字的,你们怎么处理他我们不管,但条约你们必须认!
肃顺态度也很强硬:中俄边界,《尼布楚条约》早已划定,你们擅自和奕山划定新的国界线,说破大天去,我们也不能认!
伊戈纳切夫开始赤裸裸地威胁:据我所知,你大清国正和英法开片,就你们那点国力,如果英法从海上进攻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你们守得住么?还不如让给我们,我们帮你守卫。
肃顺作为肃亲王豪格的后人,骨子里还是有股子血性的,当即回怼道:守不守得住,是我大清国的事,跟你们无关,咸吃萝卜淡操心。
谈判不欢而散。
08
八月初四,谈判再开。
伊戈纳切夫咬住《瑷珲条约》不松口。
肃顺则坚持以《尼布楚条约》为依据。
......
十一月三十日,第三次谈判开始。
伊戈纳切夫意识到肃顺是个强硬难缠的对手,因此要求清廷调换谈判代表,派个“明事理之人”来。
清廷拒绝:肃顺系礼部尚书兼管理藩院事务,肃顺是最合适的谈判代表。
......
之后,双方你来我往,又较量了几个月。
肃顺依然坚持原则,绝不承认《瑷珲条约》,并警告伊戈纳切夫:如果俄方敢单方面侵占乌苏里江以东,中国一定有所反应!
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初八,清廷正式通知伊戈纳切夫:双方已无继续谈判的必要,车马都给你备好了,走人吧您nei。
09
离开北京后,伊戈纳切夫马上赶往上海,同英法代表进行磋商,告诉他们北京和天津一带的防务虚实,怂恿英法继续发动对华战争。
英法本来在去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被清军打得满地找牙,三方一拍即合,决定由英法联军攻击天津和北京。
俄国人则等英法联军把大清打得差不多了,装扮成“调停人”的角色,以迫使大清接受各国的条件。
再后来的事,历史教科书上都写了——
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
八里桥之战清军惨败
咸丰逃去了热河
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
火烧圆明园……
10
为了让清政府麻溜儿接受“调停”,伊戈纳切夫继续恐吓清廷:“如果讲和不成,英法联军还要烧紫禁城。”
咸丰吓得够呛,紫禁城要是被烧,自己这龙椅以后摆在哪儿?赶紧请俄国帮着“调停”。
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大清国和英法分别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
具体内容教科书上都有,就不多说了。
英法和约一签完,伊戈纳切夫马上趁火打劫,找到负责谈判的大清国代表恭亲王奕䜣:王爷,你们大清总不能让我白忙活一场吧?《瑷珲条约》那事儿,给个说法啊!
奕䜣明知毛子趁火打劫,可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办?
英法军队占着北京,俄国要是宣布退出“调停”,英法联军载趁机祸害北京城,那就完犊子了。
请示了躲在热河的咸丰后,奕䜣接受了伊戈纳切夫的敲诈。
咸丰十年十月初二,奕䜣和伊戈纳切夫又单独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清政府完全承认了《瑷珲条约》,还把《瑷珲条约》规定的“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割给了俄国。
11
就这样,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没了。
吉林省也从中国海岸线最长的一个省,变成了一个内陆省。
这是吉林珲春防川口岸的“一眼望三国”。只有十几公里!却“遥不可及”!
PS:
国家自然资源部于近日正式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
自然资规〔2023〕2号
就一些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包括对以下地名应当加括号标注表示(汉语拼音版地图和外文版地图除外):
(一)“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
(二)“乌苏里斯克”括注“双城子”;
(三)“哈巴罗夫斯克”括注“伯力”;
(四)“布拉戈维申斯克”括注“海兰泡”;
(五)“萨哈林岛”括注“库页岛”;
(六)“涅尔琴斯克”括注“尼布楚”;
(七)“尼古拉耶夫斯克”括注“庙街”;
(八)“斯塔诺夫山脉”括注“外兴安岭”。
我们眼光,应该再放长远点,继续隐忍,然后,动手的时候,把整个西伯利亚,都拿过来,让卾霍茨克海,成为我们的内海[鼓掌][得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