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百病生!从舌象分辨脾虚轻重:脾弱→脾寒→脾湿→脾滞→脾瘀

点点健见 2024-11-15 12:58:37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血,又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不仅为身体提供“能源”还提供“运输”服务,能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运送到全身器官和组织,并将体内的代谢病理产物排出体外,维护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发生脾虚,身体就会出现“能源”短缺以及“运输”服务障碍,从轻到重出现各种不适,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

能源短缺就会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心悸气短、面色萎黄等;如果“运输”障碍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异常、水肿、带下增多等,同时,体内的代谢产物(垃圾),如寒、湿、痰,以及多余的血脂、血糖等,就无法运输出体外,久之就会“积聚”成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积液、囊肿、增生、结节或者肿瘤(癌症)等。所以说“脾虚百病生”。

脾虚从轻到重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一下就会形成各种疾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及时阻止,病程就可逆转,或者不会发生疾病或肿瘤。下面和大家从舌象等多方面去分析脾虚发展从轻到重的五个阶段。

一、脾气虚(脾弱)

一、脾气虚(脾弱)

*病因病机:长期的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病情相对较轻。

*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胀腹满、大便稀溏等症状;

*舌象表现:舌质淡,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

*调理思路:健脾益气。

*参考成药:四君子丸。

二、脾阳虚(脾寒) 二、脾阳虚(脾寒)

二、脾阳虚(脾寒)

*病因病机:在脾虚的基础上,食入过多生冷寒凉食品,或者外界寒邪的入侵,使脾胃进一步损伤,以至于伤及脾阳,导致发展成脾阳虚。

*症状表现:手凉脚凉、怕冷、脘腹冷痛、容易腹泻的情况。

*舌象表现:舌质淡白,舌苔白,舌中裂纹。

*调理思路:温中散寒。

*参考成药:小建中汤颗粒、附子理中丸。

三、脾虚湿困(脾湿)

三、脾虚湿困(脾湿)

*病因病机:在脾阳虚的基础上,导致脾中阳气亏虚,脾的动力(运输)功能低下,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就会导致水液停聚,出现湿气,就象水气遇寒变水一样。

*症状表现:身体困乏不想动,拉肚子

*舌象表现:舌质淡,舌中有裂纹,舌边有齿痕。

*调理思路:健脾祛湿。

*参考成药:参苓白术丸。

四、脾虚痰湿(脾滞)

*病因病机:如果寒湿困脾久了,湿(清)聚成痰(浊),而痰性沾滞,容易阻碍气机,导致气机运行不利,出现脾滞。

*症状表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头晕、便溏或便秘、嗳气、腹胀、腹痛等。

*舌象表现:舌苔比较厚腻有齿痕,舌中有裂纹。

*调理思路:燥湿化痰的。

*参考成药:二陈丸。

五、脾虚血瘀(脾瘀)

五、脾虚血瘀(脾瘀)

*病因病机:如果痰湿凝滞的时间长,阻碍了气机的运行,出现气滞,气无以推动血行而致血流缓慢。中医理论说,气滞血瘀,气不行血不通。所以当气滞时,血液流通也不畅了,就会造成血液瘀滞。

*症状表现:神疲乏力、肢体倦怠、不想说话、身体局部疼痛、且痛有定处,并且有的人还能摸到肿块等。

*舌象表现:舌质暗淡,舌头有裂纹。

*调理思路:行气理气、活血化瘀。

*参考成药:香砂六君丸、血府逐瘀丸。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最后提醒大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治疗、用药推广,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找专业医师就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