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米造车始末,SU7Ultra不会是雷军的天花板

汽车观察瑟驲 2024-07-22 01:39:35

4个月前的3月28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经把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吓了一大跳。

当晚,雷军在万众瞩目下揭开了Xiaomi SU7的神秘面纱。在北汽董事长张建勇、蔚来董事长李斌、小鹏董事长何小鹏、理想董事长李想、长城董事长魏建军或赞叹或愕然的注视下,Xiaomi SU7创下了1分钟内创始版售罄、4分钟大定破1万辆、18分钟大定破4万辆的纪录。远在重庆的朱华荣没能第一时间见证到现场的热闹景象,却也在发布会结束后收到了来自雷军的虚心请教:“朱总,您看今晚的发布会还有啥要改进的?”朱华荣被冲击到几乎失眠。

4个月后的7月19日,雷军再度“出山”,以「勇气」之名迎来个人第五次年度演讲。在长达3个小时的演讲中,雷军用一半的时间首度公开梳理了小米造车的来龙去脉,及其个人过去3年里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而另一半的时间则用来发布了小米车家生态的年度新品,以及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

不知这次发布会结束后,朱华荣有没有再次收到来自雷军的“亲切问候”,也不知这次车圈有多少人彻夜难眠。但从发布会现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和密密麻麻举起的镜头可以看到,曾经备受争议和质疑的小米汽车,正在雷军的亲率下加速走上正轨。

“一场意外”引发的造车

但为什么非要全资?

在外界看来,从官宣入局到Xiaomi SU7发布,小米造车是一场值得全行业学习的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案例,但雷军却在演讲中用“一场意外”来形容。

2021年1月15日,小米遭遇美国制裁。收到消息后,小米‌紧急召开董事会商量对策。面对“如果手机不能造了,公司三四万人该怎么办?”的灵魂拷问,‌一位董事建言造车,并提出要雷军“亲自带队”,‌这一建议得到了几乎所有高管的支持。

切入一个陌生的赛道并不容易,为了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定,雷军带队组成了60多人的调研组,从1月15日萌生造车念头到3月30日官宣造车,调研组用时70多天,马不停蹄‌在10多个城市进行了85场调研,‌面访200多人,‌开了4次高管会议。在所有雷军拜访的汽车高管中,李斌和何小鹏一致力劝小米造车。“也不知道劝我造车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如今的雷军回忆起那一幕,已经能够用轻松的语境去调侃,但在当时,他的内心一定满是煎熬。

“如果不是遭遇巨大的冲击,我们肯定不会贸然进军汽车这样复杂的行业。”雷军表示,“但如果决定要造车,就一定要有长期的打算,一定要奔着全球前五去。我们当时的测算是,要至少烧掉100亿美金。”

造车3年,小米汽车一共收到38万份简历,也有几家VC给小米汽车开价,估值最高的恰好达到100亿美金。这样的好事没有谁能拒绝,但雷军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小米造车,钱全部自己出,风险全部自己扛。

按雷军的想法,“造车的周期很长,如果我们拿了别人的钱,想法要很长时间保持一致,这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在小米内部造车,大量的人才、技术都可以直接用,我非常非常清楚,造车难度很大,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这需要小米集团每个人都能毫无保留地支持、全力以赴,才有胜算。”

在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都直言“佩服小米,但也为小米捏把汗”的时候,雷军已经以破釜沉舟般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造车事业中。

造车从学车开始?

一帮“草台班子”吵成“特种兵”

在手机行业,小米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巨头,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并且小米维持这一排名已经有连续15个季度之久。但在汽车行业,再往前推4个月,可能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问一句:小米是谁?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小米造车的第一步,居然是从雷军学习自己开车开始的。已经10多年没有开过车的雷军“新手上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重新适应亲自开车。从这也不难猜到,10多年没碰车的雷军对车的了解并不多。为了在与新同事们共事时专业压力没那么大,从借同事的车到戴着墨镜、蒙着口罩去各个品牌4S店试车,雷军在3年时间试驾了170多辆车友商产品,甚至还学会了开赛车,整理的试驾笔记和资料多达20万字,几乎可以出版一本专著。

国内汽车市场早已卷到极致,车圈每年都要发布两三百款新车,对于初出茅庐的小米来说,一炮而红很重要。刚开始,小米汽车团队找来一大堆调研报告进行学习和研究,写了上百页的分析材料。雷军的想法反而很简单:不要浪费时间了,一百份报告也替代不了和一个真实用户面对面的沟通,先造一辆小米工程师们想买的车!

在约谈了300多名工程师,数遍了小米员工停车场的所有车之后,小米终于锁定,“高车容易低车难”,先从更难的轿车开始。

披星戴月干了大半年,到了2022年春节前,小米汽车召开了第一次正式的项目评审会。没想到,分歧特别大,产品方案几乎要推翻重干。春节后,开工第一天,雷军取消了所有日程,把小米汽车团队的10多个核心成员抓过来开会,谁也没想到,一个临时会议最后整整开了21天。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矜持,后来争论越来越激烈,有时甚至能从早上9点“吵”到晚上9点。也正是在一次次高强度的“吵架”中,一个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草台班子”迅速融合,为小米汽车凝聚出了一支“特种兵”,也为后续创纪录的小米速度打下了基础。

讲起小米汽车“创业”之初的故事,雷军止不住话头,滔滔不绝。但在顺着时间线聊到Xiaomi SU7交付前后时,他的语调有了一丝范围之外的起伏。

刷新行业纪录

但小米要做的是上牌桌而不是颠覆

从2023年12月28日小米汽车召开首场技术发布会,到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上市并曝光价格,雷军为自己和Xiaomi SU7留下了3个月的真空时间,一方面用来考虑定价,另一方面也试图观察舆论风向。如雷军所愿的是,这3个月里,关于SU7定价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雷军没有想到的是,小米汽车也因此被卷入漩涡。

随着XiaomiSU7上市时间的逐渐逼近,小米股吧上米粉们的声音被持续放大,其中有不少泼冷水的声音,例如“军儿,收手吧,外面都是XX”“除非小米爆出颠覆性的价格,不然还是专心做手机吧”“苹果十年都干不成,凭啥小米三年就能成?”“销量过1000算我输”……

遭遇了大量质疑和诋毁的Xiaomi SU7,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卖不动,就连雷军自己心里都开始打鼓,直到上市前夕还在组织团队连夜商讨定价。销售团队信心不足,雷军本人则认为巨亏卖车是饮鸩止渴,争论十分激烈。

但当3月28日Xiaomi SU7正式开售,21.59万起的售价、2.78秒的百米加速、700公里的标准版续航一出,官方直播间播放量4300万、评论数21万、订单量27分钟破5万,雷军彻底松了口气。也正是在那晚,缓过劲来的雷军连夜向朱华荣发去了求教的短讯。

关于Xiaomi SU7的交付情况。小米汽车官方信息显示,截至 5 月 15 日,已经完成第 1万辆的交付,用时仅 43 天。作为对比,AITO 问界首款车型问界 M5 交付 1 万辆用时 87 天,理想汽车首款车型理想 ONE 交付1 万辆用时 7 个月,小鹏汽车小鹏 G3 下线1 万辆用时 7 个月,蔚来 ES8 下线1万辆用时 11 个月。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6月Xiaomi SU7已经交付3万辆,其中6月交付超过1万辆,从零到月销过万,小米仅用时3个月。对比之下,从品牌成立到月销过万,蔚来、小鹏、零跑用了7年时间,即便是有吉利汽车集团背书的极氪汽车,也花费了整整1年的时间。

目前,小米SU7的销量仍在爬升,并预计7月继续交付超过1万辆。小米SU7今年的交付目标是保底10万辆,预计在11月提前完成目标,并力争全年交付12万辆。目前,小米汽车还有至少7万辆的目标空间,接下来的半年月均销量需要在1.17万辆以上,如果按照12万辆计算,月均销量需要在1.5万辆以上。

为了完成水涨船高的交付目标,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也在紧锣密鼓地铺设当中。截至2024年7月,小米汽车门店将覆盖全国31个城市,包含30家交付中心、103家销售门店和59家服务门店。到2024年底,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预计可覆盖全国59个城市,交付中心数量增长至53家、销售门店增长至220家、服务门店增长至135家,为小米汽车用户带来更便捷的销售服务体验。

小米汽车的利好消息远不止于此,7月12日,在工信部官网披露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出现了四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Xiaomi SU7的全新尾标通过备案,由原来的“北京小米”变更为“小米”,Xiaomi SU7的生产企业名称变更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正式取得独立造车资质。

创下新势力交付1万辆最快历史纪录,3个月的时间就实现单月交付过万辆,交付首年就将目标定在10万辆,渠道首年就覆盖59城,还顺利拿下了“特批”的独立造车资质……雷军“赌上所有名誉”的造车事业,似乎就此被打上了成功的底色。

但聚光灯下的小米汽车也并非完美,就如雷军所言,“三年前的小米对汽车工业怀抱敬畏之心,三年后也是一样。我们距离成功还很远,长征才刚刚开始。小米汽车的宗旨是先上牌桌,而不是一上来就颠覆”。

纽北不是SU7 Ultra的终点

造车也并非雷军的天花板

在首款车型爆火之后,米粉和竞争对手们都在密切关注小米汽车的下一次出牌。当所有人都以为小米要趁热打铁,进一步推出改款SU7或网传神似法拉利的全新纯电车型时,雷军的目光却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家用车市场。

发布会上,在宣发了一系列小米车家生态产品之后,雷军专门为小米汽车留下了宝贵的最后15分钟时间,为整场发布会做压轴演讲,定位巅峰性能纯电动车的小米SU7 Ultra原型车——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也以彩蛋的形式被公之于众。

在演讲中,雷军将这款有着“闪电黄”车漆、涂装其亲自设计的“闪电拉花”的纯电车型称作“专为赛道打造的刷圈利器”。

从雷军播放的宣传视频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与市面上常见的性能车不同,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首先在造型上就做到了完全为功能服务,全新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搭配重新设计的底盘结构,打造出独树一帜的低矮、宽大车身姿态。

为了适应赛道所需的高性能需求,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首次搭载小米自研的V8s超级电机,0-100km/h加速时间低至1.97秒,最高车速可达350km/h;为满足三电机系统更高功率的需求,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首次搭载宁德时代的第二代“麒麟”电池,并联合研发赛道专用高性能电池包,可支持 1330kW 最大放电功率;为解决电动车自重难题,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采用了“全碳设计”,全车碳纤维使用面积多达15平方米,系统减重500kg以上,车重仅1900kg;为最大化赛道能力,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通过重构空气动力学设计,带来最大2145kg 整车下压力,这一数值甚至超过了车辆的自重——理论上车辆在极速状态下甚至能够做到瞬间在天花板上倒置行驶。

据雷军介绍,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将在今年10月征战纽北,挑战10年之内成为纽北最快四门电车,通过这种验证纯电技术及车身安全的极致方式,小米汽车将在未来把更多更厉害的技术应用到量产车中,为米粉们带来更多具备品价比的选择。

纽北是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简称,这条1927年建成的封闭式赛道拥有全球距离最长的单圈、最多的弯道和最大的落差,被称作赛车手的“绿色地狱”。到底是汽车驯服了纽博格林,还是纽博格林征服了汽车?这样的辩论曾一度在车圈流传。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汽车品牌不断在纽博格林测试他们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如何能够更快征服纽博格林150多个复杂的弯角,成为许多汽车品牌的毕生追求。由于自重更大,纯电车型挑战纽北比燃油车难度更高,自2014年以来,在纽北上榜的纯电动车仅有7辆。

雷军曾在微博上开玩笑说:“雷字带电,军字带车,雷军造车,天命所归。”而按照雷军的预想,造车只是梦想的开始,小米汽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15-20年的努力晋升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意味着未来小米汽车“每年出货量要超过1000万辆”。

无论是SU7 Ultra挑战纽北最快四门电车,还是小米汽车挑战全球前五车企,都是一项相当宏伟的目标。但也就像雷军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耐力,比的是后劲”“也许我们会成功,也许会遭遇挫折,但小米一定会坚持到底,直到最终的胜利。”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