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视新闻主播,董倩的市场定位尚不足以达到门面的位置,但她却能够屡次成为观众讨论的话题人物,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和其他新闻主播相比,董倩的优势在访谈类节目的制作,其所参与录制的《面对面》系列节目,在秉持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等优势的基础上,镜头中总是能够出现引发市场关注的话题人物,也是因为和这些人物的交流,让董倩进入到观众视线。
前段时间和雷军的采访引发观众讨论之后,董倩采访全红婵再度被市场所关注。
奥运会赛场的表现让全红婵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而在比赛之外,她和记者的“采访故事”也带来一定的市场热度。
尤其是当记者针对全红婵的采访进行回应之后,观众更是质疑该记者的业务水平,尽管全红婵并未公开回应该事件,但其粉丝还是集中表达了对于记者的不满。
在这种不满之后,董倩采访全红婵的节目播出。
《面对面》的舞台上,董倩“循循善诱”式的采访得到观众一致认可,这也让其市场口碑出现明显回暖。
尽管已经是两届奥运会比赛的冠军选手,但全红婵不过是17岁的青年,所以在对其采访的方式上,董倩以一种家人式的方法开展。
所以在《面对面》的舞台上,董倩和全红婵与其说是记者和受访者的身份,倒不是说两人更像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晚辈向长辈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这种呈现下,采访工作展现出一种亲密感。
对于其他记者来讲,这算得上一次“教科书式教学”。
其实董倩在采访全红婵被认可之前,其市场口碑并不理想,有时过于凌厉的采访风格会让其显得缺少幽默感,从而让观看节目的观众内心也会产生不适。
好在采访全红婵的过程中没有暴露该问题,同时在和其他记者的采访工作形成鲜明对比之后,才帮助董倩的口碑顺利回暖。
借助于全红婵的热度,董倩和《面对面》这档节目的市场话题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由此市场也展开另一番有关于记者业务能力的讨论:记者的采访工作是否需要顺应受访者的喜好,而在问题的选择上又该如何决策。
其实董倩的工作表现已经给出明确答案,记者可以进行任何问题的提问,但前提是需要建立和受访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直接开门见山式的提问,其实很难走进受访者内心,受访者又怎么可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以董倩为例,她以循循善诱式的提问建立和全红婵之间的信任,从而让双方都能够放下包袱进行提问与回答。
而全红婵在《面对面》节目上的受访表现也让观众眼前一亮,参加比赛背后的故事以及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被观众所了解。
董倩向市场展现了央视主持人的专业性,也让记者更加明白应该如何做好一场采访。
借助于此次采访帮助董倩的市场口碑有效回暖,也让观众再次见证了央视主持人的能力。
正是她和全红婵的用心交流,呈现出一期被认可的《面对面》。
-【全文结束】-
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是在中国,是事业,不是游戏,一定要保持状态,加强训练,短暂的运动生涯,不进则退,稍有波动,瞬间会被其他优秀人才取代,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一心几用的,全红蝉,加油
高水平的记者对高水平的冠军!
又被全红婵带火了!有些事相得益彰的事!不只1加1大于二这么简单的!
看了,绝对是专业级的采访
哈哈哈
相由心生,看着不舒服
[赞][赞][赞]
还评论上了,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笑着哭]
媒体人有好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