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陈毅元帅追悼会现场,一副不起眼的挽联吸引了毛主席的目光。这副出自文物收藏家张伯驹之手的挽联,不仅道出了陈毅一生的写照,更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友情往事。当得知写下挽联的张伯驹并未到场时,毛主席陷入沉思。此时谁也没想到,这位74岁的老人因这副挽联,即将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毛主席当即嘱咐周总理为其安排工作,而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一位功勋卓著的文物收藏家的晚年生活,更彰显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人文关怀。
家国千秋藏宝人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张伯驹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名字。作为近代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子,一位胸怀家国的文物收藏家。
张家原本富甲天下,张伯驹的父亲张振芳在朝为官,担任的都是富得流油的职位。但张伯驹并不热衷于仕途,虽然为继承父志进入陆军模范团学习,毕业后也曾进入军旅,却只是挂个闲职。
军阀混战时期,张伯驹将重心转向金融界和文化界。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他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保护文物。
张伯驹对名人名迹的喜爱尽显大气,他收藏文物不是为了私藏,而是为了阻止国宝流落海外。1956年,年近六十的他深感自己垂垂老矣,生怕去世后国宝文物遗失。
在与夫人商议后,张伯驹将珍藏的八件国宝级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这些珍品包括晋朝陆机的《平复帖卷》、隋朝展子虔的《春游图》、唐朝李白的《上阳台》等稀世珍宝。
政府想要奖励他们夫妇20万元,但两人婉言谢绝。这些珍藏大多是张伯驹倾其所有购回的,他曾说过:"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这不是一句空话,他用毕生精力践行这个诺言。当展子虔的《春游图》险些被古董贩子卖到海外时,他变卖了一处占地13亩的居所,只为买回这幅名画。
在他的努力下,这幅展子虔唯一的传世作品、世存最早的画卷得以留在故宫博物院。为了保护文物,张伯驹变卖家产,甚至到了晚年生活困顿的地步。
在文物鉴赏和保护方面,他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胸怀。他精通琴棋书画,在书画、诗词、京剧艺术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张伯驹不仅是一位收藏家,更是一位真正的文化守护者。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瑰宝,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事业。
忘年交谊存风骨建国后的1957年,上海市市政府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彼时已到古稀之年的张伯驹专程来沪,只为与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探讨诗词。
不巧的是,陈毅当时正在南京办公,这一场文人雅士的相会只能推迟。七年光阴匆匆而过,两位风骨铮铮的文人终于在北海相遇。
1957年的那个夏天,陈毅参观了在北海举办的明清书画作品展。展会上的珍品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驻足良久。
通过了解得知,这场规格极高的展览会是由张伯驹牵头组织的。众多珍贵展品中,不少还是张伯驹本人捐献的藏品。
几天后,陈毅特意邀请张伯驹到家中做客。这一次,两位相差三岁的长者终于得以相见。
在这次会面中,陈毅先是感谢了张伯驹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作的贡献,随后话题便转向了诗词。谈笑间,两人仿佛相识多年的老友。
当诗词谈兴正浓时,陈毅忽然取出一副围棋,邀请张伯驹对弈。这副南阳玉制成的围棋,黑白分明,棋盘则是用黄杨木精心雕琢而成。
从下午一直谈到深夜,两人谁都不愿意结束这场难得的会面。这次相见,让张伯驹感受到了陈毅身上那种军人特有的豪迈与文人独有的儒雅。
多年后,张伯驹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1957年夏,始相晤于北京,坐接春风,陈帅如冬日可爱,平易近人,言谈爽快直接,全出于诚。"
这次会面之后,虽然两人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彼此的关心从未间断。1960年,陈毅得知张伯驹处境不佳,立即通过老友于毅夫,为张伯驹在吉林安排了工作。
接到吉林省文化局电报的张伯驹,第一时间给陈毅写信表达感激之情:"五七年一见,觉公如冬日可亲,至今耿耿难忘,现受聘将去吉林,拟趋谒辞行。"
陈毅随即派车将张伯驹夫妇接到家中。在这次会面中,陈毅嘱咐张伯驹要为吉林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张伯驹夫妇随后前往吉林省博物馆工作,主要负责文物鉴定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并未持续太久,但两人之间的友情却从未改变。
即便在晚年身患重病期间,陈毅仍多次打听张伯驹的近况。而张伯驹也一直关注着住院的陈毅,只是未能有机会当面探望。
直到1972年1月6日,陈毅溘然长逝。张茜夫人派人将这个消息告知张伯驹,这位比陈毅年长三岁的老人,在得知噩耗后写下了那副令毛主席驻足的挽联。
挽联引得主席驻1972年1月10日下午,毛主席的车队缓缓驶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他走进陈毅元帅的追悼会现场。
追悼会礼堂内,正前方悬挂着陈毅的遗像。毛主席走进灵堂,驻足凝视这张照片,四十余年的革命友情涌上心头。
他们的相识要追溯到1928年的井冈山。那时,朱德和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军在郴州掀起湖南暴动后,派毛泽覃去井冈山联络。
1928年4月底,两支队伍在宁冈胜利会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从那时起,陈毅就成为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毛主席将目光移向灵台两侧摆放的花圈。一路上,他仔细端详着每一个花圈上的挽联内容。
在通往第三休息室的路上,一个角落里的花圈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个不起眼的花圈上,写着一副气势恢宏的挽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毛主席一字一句地读着上联。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读完下联,毛主席不禁连声赞叹。
看到落款是张伯驹的名字,毛主席更加赞许:"好,张伯驹先生的挽联写得很好,很有气势,概括了陈毅的为人和一生。"
他转身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工作人员简要介绍了两人的交往渊源。
追思往事之际,毛主席又问:"张伯驹呢?张伯驹来了没有?"得知张伯驹并未到场,他陷入了深思。
这位老人的事迹,毛主席并不陌生。1956年,张伯驹将珍藏的多件国宝级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拒绝了政府的20万元奖励。
为了保护文物不流失海外,张伯驹甚至变卖了自己的房产。如今,这位为国家文物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却过着困顿的生活。
想到这里,毛主席转向一旁的周总理:"我看像张伯驹先生这样的人才还是要给出路的,起码要给人家一口饭吃,你是总理,你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吧。"
周总理郑重地点头应承。随后,毛主席走进第三休息室,与陈毅的夫人张茜和几个孩子见面。
尽管张茜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建议他回去休息,但毛主席执意要戴上黑纱,参加追悼会,为这位老战友送行最后一程。
一副挽联换新生陈毅追悼会结束后的第十一天,一个特殊的信使来到了张伯驹的家中。他带来了一份重要文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亲笔签发的聘书。
这份聘书任命张伯驹为文史研究馆馆员,一个令他魂牵梦萦的职位。这是陈毅生前一直关注的事,是毛主席亲自过问的事,更是周总理亲自督办的事。
在此之前,张伯驹只能通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了解追悼会的盛况。那些悼词和报道给了这位老人莫大的慰藉,却不知自己写的挽联已经在无形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身份,让这位年过古稀的文物守护者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不久之后,又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送到了他的手中。
张茜派人送来了陈毅生前最珍爱的那副围棋,作为对老友的永久纪念。这副围棋正是当年两人初次相见时对弈用的那一副。
张伯驹小心翼翼地打开大理石棋盒,南阳玉精研细磨而成的黑白棋子依然光洁如新。黄杨木雕成的棋盘上,似乎还留着当年对弈的痕迹。
197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它见证了陈毅的离世,见证了一副挽联引发的转机,也见证了一位文物守护者人生的转折。从此,张伯驹有了安稳的工作,有了体面的身份。
这一年的年初,陈毅离世。这一年的年末,张伯驹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一个时代的友情,就这样被岁月定格。
十年之后的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在北京溘然长逝。他生前珍藏的文物,已经成为国家的珍宝;他与陈毅的友谊,已经成为一段佳话。
从1957年的那次初见,到1972年的那副挽联,再到最后的长眠,张伯驹用二十五年的时光,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友谊之歌。
他们的故事,从军阀混战的年代走来,穿过革命战争的烽火,跨越和平建设的岁月。这不仅是两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从张伯驹写下那副气势恢宏的挽联,到毛主席的及时关怀,再到周总理的迅速落实,短短十一天,勾勒出了一幅大时代中的温情画卷。